<p class="ql-block">在医院的走廊,我碰见了他——广东广播电台副台长老高。</p><p class="ql-block">他坐在长凳上,依然高大硕长,背不弯,腰挺直,老军人的摸样。</p><p class="ql-block">我上前打了个招呼:“来看病吗?”</p><p class="ql-block">“住院了,现在准备出院。”他答。</p><p class="ql-block">我才发现,他面前摆着面盘、衣服等一大堆东西,身边没有旁人。</p><p class="ql-block">“要我帮你吗?”我说。</p><p class="ql-block">“不用,我请了工人。”他的脸色微微发红,满腮胡子茬,看上去住院有一段时间了。忽然,他有点迷惑地问我:“你是谁?对不起,我九十多岁了,有点糊涂。”</p><p class="ql-block">我有点吃惊:他不认识我了?大概不到一年前,我在马路上遇见他,相互还聊了一阵子。</p><p class="ql-block">和老高认识是差不多五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和朋友合写的一篇报告文学获得了广东省青年一等奖,老高是评委。他告诉我,评委们一致赞赏文章的开头,像电影的蒙太奇镜头,很有动感,很有画面感,</p><p class="ql-block">此后,他一直鼓励我多投稿,并给我冠以特约记者的头衔参与社会采访活动。不时,他会送我如笔记本、书籍等小礼物,还让我参加各种座谈会、内部电影观摩会,让我得到许多学习的机会。一个权威大媒体的老编辑如此善导辅助我这样的一个新闻界小学徒,的确难能可贵,令我受宠若惊。</p><p class="ql-block">我虽写稿不多,但在老高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投稿命中率几乎是百发百中,这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时间,出国热潮的影响,改革风雷的激荡,我不羁的心变得浮躁无心上班,三天打鱼两日晒网,也没有动力写稿,糊混度日,一时陷入人生低谷。</p><p class="ql-block">然而,老高并没有放弃,他三次登门家访并来信,劝说我安心工作,重新振作,眼光须放长远。老高的循循善诱,让我感到温暖,让我得到新的前进动力。</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到了电视台工作,老高力劝我改换门庭,投奔广播电台。他的理由很充分:一,你的声音条件好,在电台可以发挥长处,当主持播音。这样你就可以采编播集于一身,更有事业发展前景;二,现在电台的都是老员工,基本都有房子了,你享有分房的优先权;为了调动工作的顺利,必要时,他还可以人易人的方式进行对调。</p><p class="ql-block">同时,老高还委派电台的金牌主持人周郁对我进行说服工作。</p><p class="ql-block">何去何从,我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抉择。</p><p class="ql-block">我找到老领导——电视厅方亢副厅长,向他诉说我的苦恼。</p><p class="ql-block">副厅长没有明确他的意见,只是提示——论发展,电视台远比电台广播更有前景。</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作出了留守电视台的决定,也终于错失了跟随老高、亲耳聆听恩师指导的机会。</p><p class="ql-block">不过,在后来的工作中,我还是多次邀请老高参加座谈会,聆听他对我们电视节目的批评和建议,我视之为继续向恩师学习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多年过去了,如今,老高已是暮年,而我也不年轻了。我知道,老高不需要我的帮助,而我也没有能力给恩师的生活尽一点绵力、不能答谢相遇之恩。</p><p class="ql-block">我深深感到遗憾,感到难过。</p><p class="ql-block">老高,愿您平安、健康,心境愉悦度过您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而我,笨拙地写下此文,就作为对您的一片感恩之心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风的黄沙 2025/09/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