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沪杭铁路线宛如一条巨龙在我家小村东南方向成S形游动,在新浜镇附近停留,这里是新浜火车站。一列绿皮火车从杭州方向开来,一声长呜,从新浜镇中间驶过,缓缓地驶进了新浜火车站,稳稳地停在了车站上。火车的头越过了站台,火车的尾还留在新浜镇。始建于1908年的新浜火车站座落新浜镇北,离镇最近处不到半里。新浜火车站在沪杭甬铁路线上是个不起眼的小站,如果按铁路系统对火车站定级,它一定算最低等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浜火车站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她把一个个游子送出家门,她年年、天天盼望着游子回家,她伸出双手不时迎接一个个游子回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砖黛瓦、大约200平米的站房,房间一面墙将站房一分为二。一边是候车室,墙的高处挂着停靠本站的车次、进出站时间表,是否标着票价已记不清了。靠检票口的墙上开着一个四方形小窗,专门用于买票。墙上还开着一扇门,用于站职工进出,平时总关着。窗户小,只能见到售票员的脸。二排靠背长椅<span>并</span>排摆放在候车厅内,供候车人员休息。候车厅后墙上开着一扇大门,站房与地面有一定高度,有台阶下站房。站房后地面就是水田了。如果在暑假里,站在站房后门远望,绿油油的稻田,绿色的天际线与蓝天白云连成一片,构成水乡农村美丽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浜火车站虽小但五脏俱全。每当我到这里乘车或路过,不管是货车还是客车,是快车还是慢车,要停靠车子还是飞驰而过的车子,我都会好奇地认真观察。沪杭铁路还在单轨运行期间,有二股铁轨横卧在小站上。靠站台一侧的轨道专门给停靠的客车和快速通过的车子使用,外轨给让路的车子停靠。小站的两头,离站有二三百米的路基边各竖着两根水泥管,管的顶部上下装着两块长方形的木板,我叫它旗。这二面旗长边一头安装在水泥杆上,另一头伸出管外,伸出水泥杆的一头可以绕着另一头上下有几十度运动。这个装置听车站职工介绍叫扬旗。扬旗上的两面旗放下,指示同方向来车可自由运行,如果两面旗不动,告诉来车对面方向来车还没有进站,你必须在扬旗外等候,等对方来车进站后,扬旗立即倒下,这时在扬旗外等候的车子可以通行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扬旗上的两面旗有时倒一块,有时两块一起倒下,这种情况分别指示什么信号?我没有搞清。指示火车通行信号的还有站长手上的红绿两面旗。平时,两面旗子总是卷着或拿在手上或手臂夹着。当火车通过车站时,他把绿旗擎在手里伸向火车。当火车安全通过车站后,他有时跳上轨道有时站在站台面朝向火车车尾,握着手中的绿旗画圆,大概告诉火车上的职工火车已安全通过车站,祝你们一路平安,我从来没有见过站长使用红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小站上还有一个用水泥砌的装置,高度与火车车头上的瞭望窗位置一致,我多次见到这样的情景,小站员工将一个有半米直径的圈夹在这个装置上,远远地看到火车从前方急驶而来,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到咔嚓一声,火车和站台交换了圈。后来我知道了,这圈叫路签,是铁路交通传递信息的工具。火车在快速行进中交换路签的动作,有的像变戏法,看得让人眼花缭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在小站上停靠的火车,交换路签就很简单,小站员工拿着路签跑向车头,与火车上的职工在手上就交换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浜火车站,站虽小,它为我打开了认识外部世界的大门,有了这小站让我又能找到回家的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1955年的9月,我要到松江城里读书,由父亲送我,我第一次走进新浜火车站,第一次从站房的售票处买到第一张火车票,第一次递票给检票员检票,看他拿着那把剪刀在票上夹去了一角。当一列绿皮火车缓缓停在站台,到站的旅客走下车,我跨前一步,第一次踏上火车的门,双手扶着车门的扶手,我激动的心情像心要从体内跳出来。在家时,天天远远地看着飞驶而过的列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夜幕降临,见灯光通明的列车从前方驶过,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坐上这样的列车,今天终于实现了。列车缓缓起动,加速驶出了小站,这时听到车轮和铁轨之间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火车正向目的地奔去。我坐在窗口边的坐位上,向窗外望去,目视家所在的小村从视线中略过,今天,我从这里走出了理想的第一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翻开七十年前已四角磨平、泛黄的我中学学生证,证的扉页上贴着的那张学生乘车优待证,证上文字也模糊不清,但新浜站的蓝色印章还非常醒目。这蓝色印章是我进出新浜火车站的历史记录,这蓝色印章见证了新浜火车站曾经的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经济發展,交通优先,沪昆高速建成了,从新浜镇旁经过,农村小路修成通汽车的公路了,沪昆铁路电气化改造,铁路线路的调整,人们出行方式也隨著改变,选择更便捷和高效。新浜火车站从本世纪初撤销停运。从此,新浜火车站走进了历史,收藏进了记忆的空间里了。然而,无论社会怎样进步,经济如何发展,新浜火车站那站台、站台上的路签装置、站台两头高高的扬旗、车站职工扳道岔的情景、站长摇动手中绿色信号旗时的身影和站房里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乘车的人群,留给我这些记忆和情感,永远无法抹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