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航天封邮记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5周年”纪念邮资封

小林

<p class="ql-block">前苏联航天封欣赏:</p><p class="ql-block">一一这是一枚苏联的纪念邮资封,纪念的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5周年”(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枚邮资封发行于1962年,用于纪念该事件五周年)。邮资封上有相关的图案和文字,体现了苏联在航天领域早期的成就,也反映了当时苏联对航天事业的重视与宣传。</p> <p class="ql-block">​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p><p class="ql-block">​这颗卫星呈球形,直径0.58米,质量83.6千克,运行轨道高度为215千米/947千米,轨道倾角为65.1度。它主要由壳体、卫星设备和天线组成,外部装有4根鞭状天线,星载无线电发射机采用20.005MHz和40.002MHz的频率发送无线电信号。“斯普特尼克-1号”在轨工作了22天,因电池耗尽而终止信号传输,于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气层烧毁。</p> <p class="ql-block">其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太空新纪元,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其具体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p><p class="ql-block"> 1. 科学与技术层面:首次成功将人造物体送入地球轨道,验证了火箭推进、轨道计算、太空环境适应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为后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奠定了技术基础。</p><p class="ql-block"> 2. 国际竞争与格局层面:直接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促使两国加大对航天领域的资源投入,同时也推动了全球范围内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合作,改变了当时的国际科技竞争格局。</p><p class="ql-block"> 3. 人类认知与文明层面:突破了地球大气层的限制,让人类第一次从宇宙视角观测地球,极大拓展了人类对宇宙和自身所处星球的认知,是人类文明向宇宙空间延伸的重要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 1 号”的研制团队主要人员构成如下:</p><p class="ql-block"> - 谢尔盖·科罗廖夫(Sergei Korolev):苏联太空计划的核心领导者,是著名火箭专家,他领导设计了用于发射卫星的 R-7 火箭,并且对整个人造卫星项目起到了关键的组织和推动作用,被誉为“苏联航天之父” 。</p><p class="ql-block">- 米哈伊尔·吉洪拉沃夫(Mikhail Tikhonravov):卫星的总设计师,他早年研究滑翔机,后投身火箭和卫星领域,1953 年,其与团队证明了多级火箭能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1955 年,吉洪拉沃夫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 鲍里斯·切尔托克(Boris Chertok) :是一位参与其中的设计科学家,他在火箭技术研制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其曾表示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和火箭创造紧密相关 。</p><p class="ql-block"> - 格奥尔吉·乌斯宾斯基(Georgy Usov) :是莫斯科郊区博尔舍沃市 4 号科研所的科研人员,该研究所承担了弹道导弹计算等相关工作,乌斯宾斯基参与了太空飞行相关问题的早期研讨与后续科研工作。</p><p class="ql-block"> - Yu.A.Mozzhorin 上校:他所率领的队伍负责了地面观测任务,其组织的“指令监测组”包括“NII-4”监察中心以及 7 个遍布全球的监测站,是全球太空监测控制中心的雏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