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谣

老警察

<p class="ql-block">苍茫时分</p><p class="ql-block"> 吴克敬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 2013年</p><p class="ql-block"> 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在晶莹的雨露中,绽放着清雅高洁的芬芳……《荷花谣》,王建明的又一部摄影作品集。我高兴他的网络稿本,呈现在我的邮箱里,让我有个先睹为快的机会。我小心地点击开来,又小心地看过去,题头中的两句话,仿佛两朵开在王建明相机镜头前的荷花,在我的意识里,跳跃出来,为我的思索开了一个头。</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个开头,这是要感谢王建明的,是他镜头前的荷花,清晰了我的思维,也清晰了我的感受……亭亭玉立,姿态玲珑的荷花,堪称花中仙子。</p><p class="ql-block"> 王建明用相机镜头采撷的荷花,可以说是荷花的幸运了。娇媚粉艳的荷花,如果只是生长在泥塘里,或迟或早,都有枯萎凋零的一天,但她被王建明采撷进他的镜头,她就有长生不谢的能力。无论春夏,无论秋冬,也无论百年,无论千年,她都会一直地灿烂着,一直地鲜艳着,与时间而共生、与日月而共荣。</p><p class="ql-block"> 衬托着水的波纹,烂漫着光的色彩,王建明镜头下的荷花,是那样的清雅,是那样的脱俗。用圣洁赞美,我都以为不够,我是非要拉出古人来说话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话说到了根本上,我们后来人,谁能找出一个句子与之相抗衡呢?大概是没有的,但我却想说,被人诟病的淤泥又有什么不好?试想,洁净的荷花,如果不是生长在淤泥里,她还能有自己的成长吗?答案是肯定的,绝不能。生长在高原上不能,生长在高山上也不能,她只有根植在淤泥里,才有自己生长的机会,才有自己展示的机会……不怎么被人待见的淤泥,恰是荷花的最爱,仿佛孕育她的胎盘一样,无私无畏地,甘受人间的诽语,还有社会情感抵触,默默地,深潜在水的淹没下,烘托出荷花的高洁。</p><p class="ql-block"> 哦,这就是淤泥,一种并不输给荷花的精神气质。</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要说,我们在赞美荷花的时候,也绝不能玷污淤泥……阅读王建明的《荷花话》,从那一帧一帧的图像里,能够获得这样的体会,我是要感谢他呢,当然还要赞美他。同样的照相机,拿在他的手上,有时候竟然会有透视光机的作用,透过他眼前的视像,拍出视像深处的东西出来。</p><p class="ql-block"> 苍茫时分……一个在公安战线上生活工作了数十年的铁汉,能有这样一份爱好,能够做出这样细腻的活儿,是太难能可贵了。不过我还要说,他在摄影艺术上的收获,还不至于这一端。在此之前,曾对迁徙途中落脚在黄河滩上的天鹅,用他的相机,进行了一次真诚的收录;还对秦岭骄子金丝猴,也用他的相机,作了一次艰苦的记录。现已成书的两本摄影集,就沉甸甸地摊开在我的书桌上,让我目不暇接……我相信,吃得了苦,又有高超镜头艺术感觉的王建明,未来不知还会给朋友们怎样的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