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Qyf 美篇号:431969148</p> <p class="ql-block"> 五谷丰登是汉语成语,出自《六韬·龙韬·立将》中“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表明五谷丰登的盛世景象,与万民乐业、天下太平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五谷丰登,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寓意和象征,代表着丰收、富足与繁荣。传统意义中的“五谷”指稻(水稻)、黍(黄米)、稷(小米)、麦(小麦)、菽(大豆)五种粮食作物,后泛指各类农作物。</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上古黄帝时期,史官仓颉造字成功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神仙在梦中问他想要什么,仓颉答曰:“我想要五谷丰登,百姓都有饭吃”。第二天天空下起谷粒,黄帝便把这天定为谷雨节,后来人们也会在谷雨这天祭拜仓颉。但是人们尽管辛勤劳作但粮食仍不够吃。炎帝出现后,走进山林尝遍百草,选出稻子、黍子、谷子、麦子和豆子五种能吃的种子,即“五谷”。他还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到了收获季节,粮食大丰收,人们不再挨饿。后来“五谷丰登”便用来形容粮食丰收的好年景,也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p> <p class="ql-block"> 春华秋实,春天播下了种子,秋天就有了收获,“秋分一到,谷场见稻”。五谷丰登的季节,大地像被阳光吻过,稻穗低下了头,玉米挺起了胸,高粱举起了火把。农民开始忙碌了,深深地弯下腰背,汗珠滚入泥土,笑声却飞上白云。新谷入仓,老酒开封,妇女的围裙兜着果香。</p> <p class="ql-block"> 于是,晒场成了秋天最亮的镜子。稻、麦、豆、玉米、高粱,被摊成不同的几何图形。阳光照下来,它们各自反射独有的光。农民戴着草帽穿梭,木锨扬起,粮食在空中飞翔,再落回原处,发出“沙沙”的掌声,为自己喝彩。</p><p class="ql-block"> 风是秋天的信差,把晒场的香气送到远方。送给高速公路上的货车,送给港口里的巨轮,送给电商仓库的分拣线。于是,天南海北的餐桌,在这一季里同时亮起相同的颜色。东北的米饭晶莹,江南的年糕软糯,西北的酿皮透亮,西南的米线细长,华北的馒头暄腾。</p> <p class="ql-block"> 五谷丰登,不是终曲,而是序章。当最后一车粮食驶离田野,封进谷仓,秋天就合上它金色的封底,却在每个人的心里,悄悄写下新的题记。愿来年,风调雨顺;愿土地,岁岁丰登;愿我们,在每一次弯腰与抬头之间,都能与饱满相遇,与喜悦重逢。</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