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阳光明媚,134团第二中学的校园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第八师劳动教育基地之一,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学生们亲手种植、精心管理的红薯迎来了收获季。</p> <p class="ql-block"> 几个月前,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下,同学们怀着满腔热情,在这片劳动基地播下了红薯的希望。从翻地、播种、浇水到施肥、除草,每一个环节同学们都亲力亲为。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种植红薯的技巧,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如今,劳动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沉甸甸的果实。同学们手持锄头,小心翼翼地挖掘着红薯。一个个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看着自己辛勤培育的红薯,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p> 田间收获薯满筐 市集练摊初登场 <p class="ql-block"> 如今,同学们化身“小摊主”,在市集支起摊位,将红薯分类摆放,纸板上“巨无霸红薯 2.5/斤”的标价格外醒目。稚嫩的叫卖声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居民们纷纷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表示赞赏,并慷慨解囊支持。面对往来的居民,起初还有些腼腆的学生,很快就鼓起勇气大声吆喝起来:“新鲜挖的红薯,又甜又面,快来看看!”</p> 市井烟火中学经营 实践课堂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市集上,学生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招揽顾客,热情介绍红薯的口感;有的熟练操作电子秤,精准计算价格;还有的耐心为顾客装袋、找零。面对阿姨们关于红薯甜度、产地的询问,他们从容应答,把课堂上的沟通技巧和数学知识活学活用。一位参与卖薯的同学感慨:“原来卖东西要考虑这么多,从定价到推销,每一步都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 居民们也对这场“学生市集”充满兴趣,纷纷驻足选购。“这些孩子真能干,红薯新鲜,价格也实在。”一位买到红薯的阿姨笑着说。学生们在与顾客的交流中,不仅锻炼了社交能力,更体会到劳动成果转化为价值的成就感。</p> 劳动教育新延伸 多元成长见真章 <p class="ql-block"> 看着摊位上的红薯渐渐减少,学生们的脸上满是自豪。这不仅是一次卖薯的经历,更是一堂融合了劳动、数学、社交的综合实践课,让他们在市井烟火中,读懂了丰收的多重意义,也为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鲜活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134团第二中学开展的此次劳动实践活动,是学校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的生动体现。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种植、收获和售卖,他们完成了农作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体验。<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一次创新延伸,</span>培养了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深刻内涵。同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生们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理解了“市场”“经济”“交易”的含义,财商与情商也得到了提升。</span>相信在劳动教育的滋养下,同学们将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撰稿:潘多瑞</p><p class="ql-block">审核:骆俊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