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平气和的父母——读杨建峰主编《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有感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初读《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的书名,父亲的身影竟不自觉浮现在眼前。身为军人的他,一生刚直磊落、正直无私,是众人眼中的好人,可在教育我和妹妹时,却总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即便父亲已离世多年,那些童年往事回想起来,仍让我心有余悸。</p> <p class="ql-block">世人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此催生了内卷化的学龄前教育。可很少有人意识到,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若想培养出成绩优异、情绪稳定、人格健全的孩子,首先要做一对高素质、能心平气和的父母。而这背后的方法,书中给出了清晰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就像9-10个月的宝宝爱“扔东西”,这并非调皮捣蛋,而是他们探索世界、认知事物的必经阶段。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才能避免无谓的焦虑与指责。</p> <p class="ql-block">关注是教育的根本。这份关注要以爱为出发点,用触摸与爱抚筑牢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母亲,我们应当善用这些温暖的方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真高兴你是我的宝贝”,多给孩子拥抱、抚摸与亲吻。这些细微的举动,会慢慢在孩子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纽带。书中的理念让我深有共鸣,在教育儿子时,为了避免自己唠叨重复,我尝试用写信的方式沟通。没想到,孩子在反复阅读信件的过程中,能慢慢平复情绪,效果远超预期。除此之外,真诚赞美孩子的一言一行,也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有人认为“吼得越大声,孩子越听话”,可事实上,怒吼时孩子听到的只有情绪,而非道理。教育孩子,说话“有分量”远比“高分贝”更能让孩子信服。与孩子沟通前,父母必先抚平自己的情绪,再理性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恩赐,能有幸照料他们成长,便该像园丁般耐心:浇水、除草、施肥,再满怀感激地欣赏幼苗抽枝展叶。教育从无固定的公式,只要我们愿意不断学习、主动尝试沟通,与孩子并肩成长,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最棒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