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顺应自然—学道德经第73章</p><p class="ql-block">【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p><p class="ql-block"> 【译文】勇于坚强就会遭到杀害,勇于柔弱就能保全性命。这两种行为一个得利,一个受害。天道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有道的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宽缓从容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稀疏但并不会有一点漏失。</p><p class="ql-block"> 本章主要讲人生哲学。</p><p class="ql-block">其一,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贵柔弱,不贵强悍妄为;贵卑下,不贵高上贵重。本人喜欢在丹东城区北山骑车或跑步,经常路过城区北山的墓地,发现好多墓碑的左面刻着男人的名字,右面一侧还空着。强悍的男子活不过柔弱的女子,老子的话不是凭空臆想。</p><p class="ql-block">其二,顺应自然。老子认为,真正的得道之人会顺应自然,凡事依道而行。 天道法则:“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p><p class="ql-block">一是不争而善胜。争而获胜是动物世界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法则。俗言,争名夺利,世间的名利是要依靠争夺才能得到。遍观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争斗才能获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争而胜似乎是一种异想天开的事情。关键是要在一个'善'字上做文章。'善'是取胜的法则,善是遵照道的法则去行事。善胜绝不是不争,而是争的另外的一种形式。曾国藩在攻取太平军占领的南京城时,不急于攻打,而是采取稳慎中求进的战略,最后终于拿下南京城。“不争而善胜”依靠的是超常的智慧,是依据人类人性的法则而有效地利用人类劣根性的大的智慧。</p><p class="ql-block">二是不应而善应。前有呼而后有应是人与人间交流的法则。俗言,有因必有果,种因必生果,譬如夏雨、秋风、冬雪就是自然之气回应的形式。有时宇宙自然的回应是强烈而巨大,这种回应会带来灾难或毁灭性的结果,譬如由于快速发展而破坏的环境所带来的回应是对人类的巨大灾害。前两年,位于黑龙江哈尔滨松北区一栋31层居民楼的承重墙被砸,事发后该楼栋4楼至21楼出现不同程度的墙壁开裂情况,导致全楼200多户居民被紧急疏散无法回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亿元。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回应法则,因此宇宙自然万物不是不应,而是有着自己的回应方式。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终会有报。这就是'不应而善应'的真正内涵。</p><p class="ql-block">三是不召而自来。宇宙自然也有不召唤而自己到来的现象。俗言,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往往发展到极处就会向着'来'方向往返。此消彼长与此长彼消是阴阳两气的转化法则。一些为政者,起初工作认真,勤勤恳恳,提升后,春风得意,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初心不再,贪污受贿,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道路,很快落马,由盛变衰,一夜就白了头,谁也没招呼他这么干,他是自寻死路。</p><p class="ql-block">四是繟然而善谋。善于谋划的人,不仅需要保持宽厚的心态,还需要创造安静的环境。善于寻找创造机会。善不仅需要高尚的道德修养,还需要历经长期的历练才能练就。</p><p class="ql-block">以上四条都是道的法则,是宇宙自然的法则。这些法则都具有广大无边与宽疏而不遗漏的特征。</p><p class="ql-block">老子的哲学主张非常明确。他认为,天之道贵柔弱而不贵强悍妄为,贵卑下而不贵高上贵重。天之道毕竟是不可违背的,在天道面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永恒不易。一切吉凶祸福,皆是各人的自作自受,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p><p class="ql-block">(朱世岱写于2025年9月13日)</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27日,环华骑游第218天,共骑行24384公里,当日,在辽宁丹东骑行游。</p> <p class="ql-block">抄写道德经第73章</p> <p class="ql-block">《环华骑游记》</p><p class="ql-block">十七章 吉林、辽宁段 </p><p class="ql-block">第218天 2014年9月27日 回到丹东(隶属辽宁省)</p><p class="ql-block"> 1、小重山(前片)</p><p class="ql-block"> ―――游丹东</p><p class="ql-block">鸭绿江穿山越谷。</p><p class="ql-block">花影枝前舞,</p><p class="ql-block">香満路。</p><p class="ql-block">虎山城据高扼固。</p><p class="ql-block">云飘忽,</p><p class="ql-block">北国水墨图。</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1、小重山:词牌名,本为双片,这里只写前片。</p><p class="ql-block">2丹东: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海岸线长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岛、小鹿岛、獐岛等岛屿。</p><p class="ql-block">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港口、铁路、公路、管道、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是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和物流集散地。</p><p class="ql-block">丹东生态环境极佳,水质优良,林木茂盛、资源丰富,人均占有水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5倍,森林覆盖率达66%,是支撑辽东半岛一把天然绿伞。已发现矿藏资源达64种,是中国著名的“硼都”。丹东地热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获评为中国温泉之城”。</p><p class="ql-block">丹东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是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是一个经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p><p class="ql-block">丹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之一,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获选为“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3、鸭绿江:鸭绿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803公里,流经丹东段约2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4、虎山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位于丹东火车站东18公里的虎山镇虎山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