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岁月·千年一梦——常州博物馆观展记

秋凉水水

<p class="ql-block">今年五一前夕,先生对我说:“常州博物馆即将推出‘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得提前预约。”于是我们决定,在这个人潮汹涌的小长假,避开喧闹的风景区,去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之约。</p> <p class="ql-block">常州规划馆博物馆坐落在市民广场西侧,是一座现代化的一级国家博物馆。其建筑外观简约而富有时尚感,自2007年新馆开放以来,我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常州人,却是第一次走进这里,很是惭愧。</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楼特展厅,仿佛一步跨入浩瀚汉风。122件组文物如同散落的星辰,在“金色海昏”特展的穹顶下重新汇聚成银河。</p> <p class="ql-block">序厅长廊将时光拉回两千年前,马蹄金与麟趾金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只是贵重的黄金,更是大汉王朝威仪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令我驻足的,是那盏青铜雁鱼灯——雁首回眸,鱼身作罩,灯烟可循雁颈流入水腹,设计巧思兼具美感与实用,更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它仿佛仍在寂静中燃烧,映照出汉代匠人的智慧与雅趣。</p> <p class="ql-block">转身是透雕龙凤纹玉环,玉质温润,雕工精绝,依稀似有佩玉清响,回荡于未央深宫;而玉具剑整肃端严,纹饰遒劲,犹可见当年贵族的威仪与风度。</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墓中出土的文物,不仅是器物,更是一页页镌刻历史密码的竹简,即便沉默如谜,仍让我们触碰到了那段鎏金岁月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看完特展,时间尚早,我们又步入二楼的常州古代史馆。</p> <p class="ql-block">这座展馆系统梳理了从史前至明清的常州历史变迁。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原始陶器,诉说着远古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印记。</p> <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淹城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和青铜器,揭示出吴越文化的交融与地方方国的风貌。延陵季子“挂剑留信”的故事不仅载于史册,更通过复原场景和出土文物,让人感受到先秦士人的诚信风范。</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常州成为运河重镇,展厅中舳舻千里的漕运场景复原,和反映市井生活的墓俑、铜镜,生动再现了“中吴要辅”的繁荣。宋元厅中可见常州文脉的兴盛——苏轼舣舟亭图的诗情、宋代漆器的精工,无一不延续着江南雅韵。</p> <p class="ql-block">明清部分尤为丰富,除了云锦织机模型和极尽精美的织锦实物,还有常州画派的作品、龙城书院示意图等,完整呈现出人文与经济并兴的古城气象。</p> <p class="ql-block">古城砖叠成光阴年轮,延陵剑淬炼吴地风骨。原来常州的底色,是玉珏通透的温润,也是运河不息的奔腾。这一路走来,宛如徐徐展开一幅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以至于看得入神,许多场景都忘了拍摄。</p> <p class="ql-block">离馆时已过中午,却丝毫不觉饥饿,仿佛身心仍停留在那鎏金岁月与龙城往事之中。文物是时间的容器,这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它们盛满的,何止是帝侯的豪奢、工匠的巧思,更是一整个文明无声却磅礴的呼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