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绛彩瓷杯

乐土

<p class="ql-block">作者:乐土</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自藏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编号:440990117</p> <p class="ql-block">  浅绛彩创烧于清晚期咸丰年间 ,衰落于民国早期,前后一共70年左右。浅绛彩是在粉彩绘画基础上,借鉴了国画的画法,由景德镇创新的釉上彩新品种。这种工艺虽存在时间不长,但在中国陶瓷装饰史上,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独特的历史地位。浅绛彩一改原来工匠制瓷的传统,许多文人画家直接参与绘制,将诗、书、画、印的笔墨韵味融入瓷器,是瓷器装饰中“文人画入瓷”的重要代表。</p> <p class="ql-block">  我收藏的这只清末浅绛彩瓷杯,器型比较大,高11厘米,直径10.5厘米,自重435克,盛满水量980克,近2斤。其胎质细腻、白釉温润,底款书“张义泰造”字样 ,底部有鸡爪纹,缺盖。杯身绘有两位仕女,闲坐庭院,在欣赏芭蕉。人物神态温婉,衣饰色彩淡雅,绘画线条流畅。另一侧书有文字“美色清华,时甲辰冬月张义泰作” 。字迹墨色沉稳,旁有红彩闲章点缀,增添了文人气韵。作者张义泰是清末瓷器画家,江苏常熟人,以绘制狮子题材最为突出。其作品用笔细腻、灵活、娴熟。此杯落款时间为甲辰冬月,应为1904年12月,光绪时期。</p> <p class="ql-block">  细细观察,这么重的一只瓷杯,杯柄却十分细巧,且形状特别。杯柄的9字形造型让人有点捉摸不透。为什么是9,而不是其他数字,是否9字有特殊含义?</p><p class="ql-block"> 这个杯柄的形状着实迷惑了我好一阵,终有一天我豁然开朗。其实,9字形状并没有特殊含义,其设计完全是处于使用考虑。当你拿起杯子喝水时,握杯的五个手指可以全部派上用场。小指托底、无名指托在9字形下面、中指伸入到9字下面的勾内、食指伸入9字的圈内、大拇指紧贴9字上面的杯体,五个手指满握瓷杯,服帖不滑动,自然又轻松,一点也不觉得茶杯之重,还有一种温暖贴心的味道。不由得赞叹古人设计之巧妙。</p> <p class="ql-block">  这只瓷杯是20多年前,我在南京古玩市场淘到的。每当秋冬季节,我就拿出来使用。当满握一杯茶香升腾的热茶,望着绘有仕女、蕉叶的杯子,喝上一口热茶,全身暖和起来,外面的秋风萧瑟、冬雪清冷都与我无关,唯独这仕女蕉叶杯,让我有与古人围炉夜话、品茗闲聊的感觉。顿时,疲惫劳累缓解了,心静了,心情也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