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8日(D11天)早6.30分我们从玉树出发前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大约在晚8点左右到达酒店,办理完入住后,前往网红打卡点马有鱼饭店</p> <p class="ql-block">因为一路下来都是牛羊肉,今天想换一下口味,吃当地鱼</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9日(D12天)早吃完牛肉面,我们前往察尔汗盐湖</p><p class="ql-block">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柴达木盆地的中东部,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盐湖。</p><p class="ql-block">盐湖形成原因:是柴达木古湖发展演化的产物,第四纪以来的地质环境决定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泛湖、盐渍、盐沼和干盐湖四个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在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的环境下,古湖水不断浓缩,盐类持续沉积,逐步形成了这个巨大的盐湖。其中钾、镁、锂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百万亿元。今天的察尔汗盐湖风特别大</p> <p class="ql-block">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在盐湖上的32公里路段,青藏铁路也从中穿行,是举世罕见的路桥工程</p> <p class="ql-block">茫崖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形成原因是历经多年的盐湖开采而形成的采坑,属于硫酸镁亚型盐湖,底部有石盐层,湖中盛产锂、钾肥、芒硝等盐化物。由于所含矿物质浓度不同,在阳光照射下,湖水会呈现出淡青、翠绿、深绿等多种颜色,风平浪静时,宛若镜面般散布在四处,与蓝天、白云、远山相互映衬,构成美轮美奂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艾肯泉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在蒙古语里,“艾肯”是“可怕”的意思,因泉水含硫量过高,周围飞鸟野兽不敢靠近,泉水流经之处寸草不生,故得名“恶魔之眼”,也被称为“大地之眼”。</p><p class="ql-block">最早确切记载艾肯泉的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他于1883年至1885年在青海和新疆穿越探险,在《走向罗布泊》中介绍了尕斯盆地艾肯泉。2017年后,艾肯泉被青海旅游和宣传部门关注,成为热门网红打卡点,2023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泉眼直径有10多米,深度超千米,如同沸腾的开水不断翻滚上涌,高度可达半米。泉眼周围硫磺等矿物质长期沉淀,形成红褐色、金黄色等色彩斑斓的环带状沉积物,从上空俯瞰,宛如一只镶嵌在大地的“眼睛”。我用手机拍的照片只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硫磺沉积物形成的红褐色、金黄色等环带状色彩,在晚霞的映照下,与天空的粉蓝、橙红等色彩相互交融,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天空中几缕白云像被霞光染了边,淡淡的光束穿透云层洒下来,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2025月7月20日(DI3天)</p><p class="ql-block">我们由大巴车换成越野车,早2点出发,前往俄博梁看日出。</p><p class="ql-block">俄博梁: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平均海拔3260米,总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这里的雅丹地貌形态丰富,有垄脊状、锥状、槽垄型、立柱型等,与火星探测器传回的地表影像相似度高达85%。这里的气候极度干旱,植被稀少,方圆几百公里内几乎没有生命迹象,呈现出一片死寂的荒凉景象,如同火星表面一般。</p><p class="ql-block">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走进火星一号公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区域一俄博梁</p> <p class="ql-block">当第一缕光刺破地平线,原本灰黑色的雅丹像被瞬间点燃,从轮廓到沟壑都被镀上金红,那些狰狞的、怪异的造型突然有了温度,仿佛沉睡的巨兽缓缓苏醒。有的像狮子,有的像猴子,在金色阳光的映衬下,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奇幻。同时,这里的荒凉感与日出的壮美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大漠荒烟、长河落日的独特氛围。</p> <p class="ql-block">源于75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当时柴达木盆地还是古湖,后经地壳活动、挤压、抬升,古湖干涸,海底沉积物露出水面,又历经数百万年的风力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雅丹地貌。</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科普研学和星空拍摄的理想之地,还因其原始的自然状态和独特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索和拍摄。</p> <p class="ql-block">在俄博梁独特的雅丹地貌背景下与朋友合影,真的是太珍贵了,这片土地空旷又独特,能和朋友一起踏足、一起对着奇形土林惊叹,本身就是难得的缘分。今后不管过多久,再翻到这张合影照片,不仅会想起俄博梁的苍茫,更会清晰记得那天和朋友一起探索、一起分享喜悦的瞬间,这份回忆,比任何风景都更让人觉得温暖又珍贵。</p> <p class="ql-block">千年之吻</p> <p class="ql-block">火星雄狮</p> <p class="ql-block">火星猴</p> <p class="ql-block">俄博梁不仅是一片荒漠,更是一部写满时间密码的地质史诗。火星动物里每一粒沙、每一块岩,都讲述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火星湖:在雅丹地貌风蚀作用和植被稀少的干旱环境下,地质中的硫磺、氧化物等相互作用,使得地下水涌出地表后形成了富含硫磺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湖水因含高浓度硫磺,经氧化呈现出独特的金黄色,如液态黄金般璀璨,因此也被称为“芒果湖”。在不同季节,湖水颜色还会发生变化,6-8月金黄如芒果汁,秋冬则可能转为蓝绿。周边是壮观的雅丹地貌,白色的硫磺结晶环绕湖边,与黄色的湖水相互映衬,荒凉又魔幻,宛如外星景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俄博梁核心区域后,继续穿越柴达木盆地沙漠无人区,绕到胭脂山、黑独山后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车继续行进在柴达木沙漠中,车的颠簸混着车轮陷沙的滞涩感,让人有种很特别的体验——既有对未知路况的紧张,又藏着点深入荒野的刺激,这种复杂又微妙的感受,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吧!原来旅行最动人的,从不是抵达终点的瞬间,而是路上那些意料之外的触感、猝不及防的震撼,是在荒芜天地间,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黑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是一片海拔3000多米的黑色砾石台地,地表覆盖着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属光泽,周围则是连绵的白色盐碱地,黑白交织,宛如月球表面。网络照片(无人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里独山以黑色砂石为主要成分,形成罕有的“泼墨”雅丹,山体呈灰黑色,与山下白沙相互映衬,构成自然天成的黑白系“水墨画”世界。风蚀作用还形成了蜂窝状孔洞、风蚀蘑菇群等特殊造型,山脊锋利如刃,沟壑中散落着灰黑色碎石,远观山脉连绵起伏,宛如天然的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粗沙在脚下咯吱作响,风把天地间的辽阔裹进衣襟时,才真正懂“旅游”的深意——不是打卡般的匆匆路过,是站在这片千万年沉淀的沙漠里,清晰听见自己心跳与风的共振,才知人类的脚步在自然面前,原是这样轻浅。诗与远方从不是具象的目的地,是此刻踩过沙粒的实感,是抬头见云影掠过雅丹的惊动,是知道这莽莽沙漠藏着千万年光阴……</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1日(D 14天)我们由冷湖镇出发前往大柴旦,途径南八仙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南八仙魔鬼城,又称南八仙雅丹,是一片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境内的雅丹地貌。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6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广阔的风蚀土林群。</p> <p class="ql-block">南八仙魔鬼城的雅丹地貌形成于7500万年前,原本是湖泊,湖底沉积岩由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构成。后来古河床隆升,湖泊干涸,沉积岩露出地表,在长期的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下,逐渐被雕琢成形状各异的土墩,形成了如今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南八仙魔鬼城的由来:1955年,八位来自南方的女地质队员为寻找石油资源进入这里,在一次测量返回途中,遭遇铺天盖地的黄沙,标志被掩埋,她们迷失方向,最终长眠于此。为纪念这八位殉难的女地质队员,人们将她们牺牲的地方称作“南八仙”。由于这里风力大、空气流通快,狂风在土墩和沟槽之间穿梭时,会产生各种奇特的声音,时而如鬼哭狼嚎,时而如鹰啼,在寂静的戈壁滩上显得格外阴森恐怖。人们常称为南八仙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南八仙魔鬼城目前免费开放,游客可以沿着公路边玩边走,越往深处景色越壮观,且游人较少。但这里尚未开发,属于无人区,岩石富含铁质,地磁强大,常使罗盘失灵,手机信号也很微弱,自驾时需提前加满油,带好食物和水,不要轻易下道,以免陷车或迷路。</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境内,柴达木盆地北缘</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原是化工厂盐湖采矿队的采矿区,2017年因硼矿储量即将告罄,开始开发旅游项目,2023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因湖内富含不同浓度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盐床或淡青、翠绿或深蓝交替,色彩斑斓。风平浪静时,湖面盐花似冰雪,晴空万里时,能倒映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宛如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2日(D15天)我们从大柴旦行委镇出发,前往卓尔山 ,卓尔山是祁连山脉的一条支脉,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八宝河北岸,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最高峰海拔4328米,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卓尔山属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6-8月,山体裸露处的赤红砂岩与碧绿的草原层叠交错,景色壮美。</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3日(D16天)我们入住的YY民宿,出门便是一片片金黄色油菜花。由于昨天下午6点30分进入的景区,并且下着小雨,没有到达山顶就返回民宿,今天我们乘坐第一班区间车,来到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清晨,浓淡不一的云雾填满山谷,像柔软的棉絮裹住赤红的丹霞山体,只露出零星的山尖或成片的绿草原,让原本清晰的轮廓变得朦胧缥缈,仿佛每一步都能踏入云里。</p> <p class="ql-block">青海高原油菜花每年七月中旬前后盛开绽放,展现出壮丽迷人金色花海的气势,如诗如画,让人惊叹!卓尔山地势起伏较大,油菜花田顺着山势高低错落,像一块块金色的拼布铺展在山间,具有很强的层次感,金黄的花海与蓝天白云、红色砂岩,嫩绿草原、皑皑雪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立体山水画卷!金色花海簇拥着卓尔山,成为卓尔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得卓尔山更加美丽、更加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卓尔山,流传着一个浪漫的爱情传说: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卓尔山原是龙界的公主,一次偶然的邂逅,使她深深爱上了守护祁连的山神阿咪东索,她甘愿冒犯天规,冲破重重阻碍,嫁给了阿咪东索。为此,她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变成一座石山。即便这样,她也无怨无悔,天长地久地陪伴在爱人身旁,千百年来,他们隔河相望,不离不弃,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第一批进入景区的游客,游客非常少,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拍照</p> <p class="ql-block">由于通往山顶的电梯还没有开,为了节省时间我一路小跑奔向山顶,这里的景色兼具苍茫壮阔与空灵澄澈的复合之美……</p> <p class="ql-block">烽火台是卓尔山最高点,站在卓尔山峰火台,可将祁连山的壮阔地貌尽收眼底——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冰川,近处是黄绿交织的草原与丹霞沟壑,视野开阔且极具视觉冲击力,是俯瞰卓尔山全景及周边风光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卓尔山峰火台是西夏烽燧遗址,相传西夏末代皇帝李睨于亡国之际,逃难至祁连后在祁连山腹地各山头险要位置修建,现存烽火台是在原址基础上重新修建的,高9.36米。</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人间仙境—卓尔山,它宛如一颗遗落在高原的璀璨明珠,融合了雪山、森林、丹霞、草原与花海的绝美风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是丝绸之路沿线最具代表性且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军事城堡,从明万历年间建成至今,已有417年的历史,它像一只静卧在戈壁中的“龟城”,曾是抵御外敌的军事要塞,城墙、瓮城、烽火台的遗迹还能看出当年的防御格局。而如今,周边是腾格里沙漠的延伸,风沙常年侵蚀着城垣,城内只剩几十户人家,断壁残垣与沙漠的辽阔相映,走在里面仿佛能听见历史与风沙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永泰古城是明代甘肃新边的重要据点,也是兰州以北重要的军事要塞和通往青海、河套、新疆和西藏的咽喉之地。城内有察院一条街,城墙内边修有马道,围城墙一周,城墙上有射击垛口,在4个瓮城上建有瞭望哨,堪称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永泰小学建于民国时期,是中西结合的哥特式建筑,是中国近代初级教育的重要见证,也是全国保留完好的民国时期三所小学城校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沙漠的苍茫放大了它的孤寂,因独特的风貌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如《决战刹马镇》《美丽的大脚》等,提升了其知名度。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羊群从沙漠边缘慢悠悠往城里走,牧羊人甩着鞭子,影子被拉得老长。羊群踏过凹凸的城砖,蹄声混着咩咩叫,和远处烽火台的剪影叠在一起,瞬间就有了“大漠孤烟直”的苍茫感。可惜我拍的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4日(D 17天)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带,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由于夜间下雨,景区关闭,我们只能选择在景区附近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黄河石林形成于四百万年前,是由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等地质作用形成的以黄色砂砾岩为主的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石林由桔黄色砂砾岩构成,高度80-100米,最高处达200余米。</p> <p class="ql-block">黄河像一条黄色缎带穿梭于石林与沙漠、绿洲、村庄之间,构成一幅苍茫的西部风情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可将整个黄河石林景区尽收眼底。黄河在这里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景区中央大片葱郁的果园,以及分布在视线左右两端的龙湾村,四周高大冷峻的石林将黄河、果园、村庄围在中央,构成一幅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美景。此外,从这里还能看到二十二道弯,其似巨龙盘卧于万丈悬岩,惊险夺目</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道弯:是景泰县沿着悬崖绝壁开辟的直达山下龙湾村的柏油马路,全长2.3千米,垂直落差约150米,因要转22次弯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程虽已近尾声,心中却满是温热的回忆。虽有小遗憾——因雨天错过黄河石林的雄奇风貌,但沿途绝大多数日子里,澄澈晴空与和煦阳光始终相伴,让每一段行程、每一个景点都充满了惬意。</p> <p class="ql-block">此次游我们横跨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总行程5800余公里。在此特别感谢森海行摄的精心安排,让这段旅程满是惊喜与顺畅;也感恩一路同行的朋友们,每一次分享风景、每一回并肩欢笑,都成了旅程里最温暖的光。期待未来某天,我们能再赴一场与风景的约定。</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