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之行(十六)——车行路上

莲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来自莲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加拿大,外出必须乘车。生活区与各商业区相距很远,步行难以企及。每个周末,孩子们都要带我们外出。进超市,逛商场,游公园,吃西餐。孩子让我们把在国内领略不到的异国风情,尽可能的享受,不留遗憾。而每一次外出,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灵魂的洗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上,各车辆礼貌有加,文明行驶。在叉路口,既便前后左右都无车,也要按规定停车,观望后再行车。礼让行人,看见路口有行人欲过马路,早早地将车停住,耐心地等行人通过。斑马线两侧的行人,只要红灯未熄,左右未有车辆来往,也不会贸然闯红灯通过。行车路上,若前车因故障或上下老人、孩子而挡住去路,后面的车一定会静静地等待,并在需要的时候下车帮忙,绝不会按喇叭催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停车场,残疾人的位置是残疾人专享的,空出的位置再多,健康人是不能觊觎的。常常看见有车子在车场一圈圈转,直转到有车子离开腾出车位方罢;有些大型的停车场还专设有带小朋友车的车位,其标准是车子上必须装有儿童座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有偿服务的停车场或街道边,没有专门的收费人员,只有投币机,所有车主都按规定投入相应的硬币,绝无投机取巧的现象发生。加油站里没几个工作人员,车主自己加油自己刷卡。你若是不想自己动手请工作人员加油也行,一是你要等,二是加完油后要付10%以上的小费,以示对劳动者的尊重。城里上下班高峰时段也堵车,驾驶者淡定自若,一点点往前蠕动,没有人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更没有聪明人见缝插针秀车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班芙公园的落基山脉沿线,万里森林沿岸都围有几米高的铁丝网,防止动物们跑到公路发生不测,每隔数公里,公路上方都架设有过路天桥,保护动物们安全外出约会、旅游、安全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偶尔乘公交车,车上残疾人、老人、孕妇专座无健康人染指,没有座位就站着,放童车的位置是活动的,遇有童车上车座位马上翻起,车门跟前的人都热情帮助拽车翻座椅逗孩子,和谐愉快,其乐融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加拿大,我没有看见因抢道、抢位、刮蹭而引起的交通纷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么多天里竟然没有听到一声喇叭呜笛声!不由得我杞人忧天,按照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汽车喇叭长期不用会不会锈死?继而影响车辆的电器电路?车辆制造商们是否可以考虑取缔喇叭降低成本?这对厂家及消费者都有莫大的好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不慎发生交通意外,无论是轻度剐蹭还是严重撞击或是车毁人亡,只要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有伤亡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后,车主就可以安静等待处理者,这期间绝不会遭受车祸之外的伤害,剩下的,就是保险公司的事了。车主只消把来年翻番的保费准备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辆与当今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须臾离不开车辆为其服务,而行车人的素质决定了行车秩序与行车安全。在艾伯塔省的省会埃德蒙顿市,只有闹市中心装有几为数不多的摄像头,其余的三岔路口、十字路口,街口、巷口、道口、花园口等,是没有“天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加拿大的公路不是很宽敞,但豁达的加拿大人能容纳地上最拥堵的繁华。车行路上,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生活。生活中的千姿百态,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来自生活压力的承受。谦逊,遵秩序,讲友善,会让生活更加舒心,行走起来更加顺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