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月的风已染了些秋凉,却恰好吹软了人心。2025年9月12日这天下午,我和相识四十年的好友一起,前往博山区源泉镇天津湾的爹娘山,目的地只有一个——参观焦波先生《俺爹俺娘影像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 登上爹娘山,与喧嚣的博山城区像被隔在了另一重世界。山坡上立起的陶瓷黑白照片,是焦波先生镜头里最普通的日常:俺爹扛着锄头从田埂上走来,裤脚沾着泥;俺娘坐在灶台前烧火,火苗映红了她的脸颊;俺娘站在麦田里,怀里抱着大把麦子;老两口在院子里晒玉米,阳光落在他们花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碎金。好友忽然停在一张照片前,指着画面里两位老人相握的手,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你看,这多像咱的爸妈那时候的样子。”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照片里的俺爹俺娘并肩坐在门槛上,没有说话,只是手紧紧攥着,皱纹里都裹着安稳。一瞬间,记忆突然翻涌——小时候,夏夜的院子里,爹娘就这么坐着乘凉,我们则在旁边追着萤火虫跑,那时总觉得日子长着呢,长到能装下无数个这样的夏天。</p> <p class="ql-block"> 夕阳正斜斜地照过来,把我和好友的影子拉得很长。四十年光阴,我们从爱追梦懵懂少女,长成了两鬓斑白退休一族;从并肩闯天下的伙伴,变成了能一起安静看一场展览的老友。这场关于“孝心”的参观,更像一场时光的重逢——我们借着焦波先生的镜头,重逢了自己的爹娘,也重逢了彼此年少时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风又吹过来,带着秋的温柔。老友拍了拍我的肩膀:“下次,咱们带着孩子们再来。”我笑着点头,心里想着,有些情感从不会被时光冲淡,比如父母的爱,比如四十年的友情,就像焦波先生镜头里的俺爹俺娘,永远留在最温暖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