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海口(17)

蛙鸣阁

第二十天<br> 醒来餐厅有早饭,还挺丰盛,老婆的饭量奇好,我因为吃的快,总是在最后看着她吃,然后不停地起身给她拿馅饼、玉米、包子、豆浆等,反正她觉得哪样好吃就得再给她拿,最后还得来一大盘哈密瓜、西瓜、橙子等一大盘水果。她说这是我中午不管她饭的缘故,而且每天的活动量那么大就靠早饭支撑着呢。 我们退房时向前台服务员打听后面应该怎么玩,服务员告诉我们应该开车去游客中心,然后坐30元的大巴上山,上面是雪窦山景区。我问自己开车可以说吗?服务员说也可以,但是山路不好走,还是坐大巴车好一些,我心里就盘算着自己开车上去。我们开车出来,在路口停了一下,因为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游客中心,前面是个巨大的停车场,可是没停几辆车,我就断定游客们肯定都是自己开车上山,我便不顾老婆的阻止,右转往山路开去,开了好一会儿,感觉应该到某个景点了,因为旁边的停车场停了不少的车子,我也就停了进去。<div> 游客稀稀拉拉地,我们走进售票大厅,那里标着票价120,加上大巴车30,每人150元,原来这里才是真正进山的游客中心。我们买完票被工作人员指示在一个候车间里坐着等车,因为乘客少,要等到够一辆车的人数才发车,有几位已经坐在了这里。等了一会儿,人凑够了二十位,检票口那里胖胖的女服务员,尖着嗓子喊:“可以蹬车了”。</div> 大巴车拐进山路向上爬,两侧山高林密,但车速不减,很明显司机对这条山路熟透了。十几分钟之后,把我们拉到了一个停车场,这二十多人下了车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原来都是第一次来这里玩儿的。有一位挎着单反相机的老者问司机,可司机很高傲,根本不理他。幸好站台上有一位保安,指给了我们方向,我们便沿着步道踏进了茂密的丛林里,说这里茂密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由于两侧的树木相接,路上几乎看不到阳光,也可能是阴天的缘故,反正走在里面,空气新鲜,凉爽宜人,那叫一个舒服。 沿着步道几分钟的路,我们来到了一个类似公园的开阔地,这里鲜花遍地,有小桥流水,有曲径通幽,中间一个湖泊。右侧远处能看到巍峨的弥勒大佛了,那里就应该是雪窦寺了,哎,现在都不给纸质的票了,以前从票上就能看一下景点的位置,现在只能从手机上找。左侧是秒高台的检票口,二十多人便分成了两拨,我们选择了先进秒高台,老婆说爬完了秒高台再去拜弥勒佛,因为她更喜欢弥勒佛,看见弥勒佛的样子,她就想笑,所以放在后面,可以多玩儿一会儿。 我们六七个人开始爬山,其实山并不高,而且这山路的台阶还修得非常人性化,到底是蒋介石的老家,据说他在下野的时候经常来这里住,那台阶每隔三五个便修一段平道。可走着走着,我们还是变成最后的了,老婆走走停停,每爬几个台阶就要在平道上喘着粗气,休息一会儿,这体力真是没谁了。我们路过了一个水池,那水从我们的脚下经过,流到悬崖那里就形成了一条瀑布。我们站在了瀑布的顶端,远远地望去,可见下面的小桥流水。真希望能到下面仰望一下瀑布,才有意思。 越过瀑布,拐了一个弯,又是一条茂密的林荫道,路面台阶修的跟前面一样舒缓。有四位精瘦的,穿着很朴素的老头,一点点地超过了我们,然后有两位在我们前面的椅子上坐下来休息,他俩掏出馒头来啃。<br> 我借着等老婆的时间站在山路上跟他们攀谈了起来,其中一位的普通话说的还行。我问他们:“您几位是从哪里来的?”<br> 有一位回答说:“绍兴,你是从哪里来的?”<br> 我说:“北京”,然后夸赞他们:“你几位老同志的体力真好哇,您多大岁数了?”<br> 普通话还行的老人说:“北京好哇,有天安门,我今年68了,你知道他多大岁数了吗?”说着指了指另外那位。<br> “老人家多大岁数呀?”<br> “他79 了。”<br> “我的天哪,您太棒了。”我说着竖起大拇指。79岁的大爷说了句什么,我没听懂。<br> “你今年有六十了吗?六十就可以免门票了。”68岁的老哥说<br> 怎么一路上老有人提示我这个问题,引起我一丝的不快,但瞬间即逝,还得回答:“没有,我刚54。”<br> “你们北京的退休金很高吧?得有七八千吧?”老哥问,我却没有回答,因为没法回答。这时候老婆也走过来了,我冲他们笑了笑,挥挥手说:“我们先往上爬了。”<br> 两位也冲我挥挥手。 快到秒高台的时候,本就想休息一下的老婆,看到路边的小文创店打着牌子“盖章打卡”,就从我背的包里拿出打卡的本子要盖章,店里只有一名女服务员,正在屋外的大伞下打盹,见我们走了过去,赶紧站起来说要消费才能盖章。老婆犹豫一下,我说:行,那就买个冰箱贴,我再来根冰棒,来瓶水,咱坐大巴上来的,一会还得爬大佛呢,恐怕不够,再来一瓶脉动吧,说着便进屋自己拿。女服务员见我们消费的不少,便不再拦着老婆盖章。此时下起了小雨,我咬着冰棒坐在伞下跟女服务聊天,我问她:“这个景点平时人都是这么少吗?节假日应该人多吧?”<br> 女服务员说:“昨天人多。”<br> “昨天也不是节假日呀?”我好奇地问 她说:“昨天是国际旅游日呀,公园都是免费的。”<br> 哦,我恍然大悟,一拍脑门,冲着老婆嚷:“我说昨天的‘天一阁’怎么免费呢,还骗我们说前一千名免费,感情是都免费的,而且昨天的蒋氏故居也都免费的,要知道昨天先来玩这里,可以免三百块门票呢。”<br> 女服务员说:“对呀,昨天大巴车也是免费的。”<br> “嘿,我怎么就不知道国际旅游日呢!”我又一拍脑门<br> 女服务员就乐,老婆过来象征性地踢了我屁股一脚:“都怪你,昨天非要修整一天。”<br> “我还不是为了你,你走完那普陀山,第二天还能爬这儿吗?”<br> 老婆不说话了。 妙高台是蒋介石起的名字,这里是一个悬崖上的平台,平台上又修建了几间房子,面对着悬崖的那间房子上的匾额“妙高台”也是蒋介石题的。台前的风景还是不错的,望去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茂密的森林覆盖着着山峦,负氧离子肯定很高。上面的几间屋子里挂满了老蒋和小蒋不同时期活动的照片,据说老蒋下野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幕后操控着国民党,看着眼前的景致仿佛哪部电影出现过这里。哎,历史永远在路上,在不停地变换着,不变的就是这风景。我们秉持着昨天的约定,这里的建筑虽然还不错,但却是蒋介石的住处,我们拍照都很少,只照风景。 老婆下山就快多了,我们走到雪窦寺门口的时候,有牌子提示,在五百米外的一所房子,就是当年“西安事变”之后,老蒋最初幽禁张学良的地方,应该去看看,老婆不想看,想借机休息一会儿。雨下的大了起来,我让她在雪窦寺的入口处避雨等我,我举着伞,随着人流走过去。<br> 那是非常小的一个院子,院子中央立着张学良的铜雕像,下面刻着“历史功臣”四个字,是“西安事变”之后,周总理出于政治考量对他的评价,但是我认为,他放弃东北应该算是罪人,虽然是奉老蒋的命令,也应该被谴责,“西安事变”也只是将功补过而已,况且当时他手下的东北军,个个都盼望着能打回老家去,几乎处于哗变的边缘,他不得不胁迫老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div> 雕像后面是几间平房,一间屋里挂满了介绍张学良的照片,还有一位女讲解员在带着浓厚的崇敬的感情地讲解。我心中升起一些厌烦,因为每一位真正熟悉这段历史,并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不会如此动情地讲解张学良的。于是便草草逛过,离开那间屋子,到他的卧室和老蒋卫队长的住处简单一看便往回走。</div> 和老婆会面之后,我们走进了雪窦寺,据说这里是弥勒佛的道场。里面好大,三三两两的游人们在长廊下避雨,老婆却迫不及待地要去爬大佛,去抱佛脚。我们便冒雨前行,二百五十多个台阶,她也不累了,穿着雨衣总是走在我的前面,看来有没有劲头还得看兴趣哈。想要抱佛脚,在大佛的脚下还得交二十元坐四层电梯,然后再爬一层才成。我们走到佛脚下的时候雨停了,金黄的弥勒佛大铜像,刚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坐在那里冲着我们哈哈地笑着。老婆的心情大好,抱着佛脚指头不停地变换着姿势让我给拍照,又安排我的姿势给我拍,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大佛眼前的景致也很美,站在大佛脚下能看到雪窦寺全貌,前面是弥勒佛的大殿,然后是那二百五十节台阶,台阶两侧各立着四位金黄的金刚力士。玩够了终究还是要下来的,下来时老婆一个个地数台阶,这二百五就是她一个个数出来的。<div> </div> 然后她直行说在前面等我,我则沿着右侧的长廊里浏览着一块块的书法作品前行,一块块的碑刻书法非常精妙,不同的笔体,是请不同的书法家书写上石的,仔细看了一块碑的内容,居然没看懂,于是便加快了速度,等看到最后才明白,这是刻的《颂古百则》,是唐朝高僧重显在主持雪窦寺是所著,因其见地纯正,境界高邈,偈颂文字雅正,寓意深刻,故问世以来在禅林之中传颂,以致文字禅风炽盛。 我们走出禅寺,到停车场等候去下一个景点的班车,但是没有指示牌,没有排队的队伍,我们不知道应该坐哪辆车,问第一辆车的司机,他面无表情地说我这是下山的车,其他的我不知道,问了好几个人才弄明白,去三隐潭的车就是第一辆车后面的第三辆。我坐在车上分析,这里的司机都如此冷漠,可能是自然现象,这些工作人员都是顶着蒋氏故居的帽子在挣钱,不太光彩,应该会有一些不快,在这里可能不光是司机,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才对。 三隐潭是上、中、下三个瀑布,大巴车停的是上隐潭的检票口,向女检票员一打听,前面是很陡的台阶往下走,到了下隐潭,再坐小火车前往下一个景点或者返回,但是老婆死活不下这个台阶了。我只好独自跑了一趟上隐潭和中隐潭,观赏了两个瀑布,再从山下爬上山来找老婆。此时她在休息区已经啃完一根玉米和两根火腿肠了。<br> 其实后面还有徐凫岩景区呢,那里有玻璃栈道,可是老婆这体力,不可能再玩儿了,况且玻璃栈道她也不可能上呀。我们便乘车往回走,跟来时一样,要等人凑够了才会发车,等了好长时间,大巴车把我们拉回到雪窦寺,然后再换车回到停车场。<br> 说实话,没出来的时候想出来玩儿,可是玩儿的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也会想家。昨天晚上老婆就说:“咱们回家吧,我都玩烦了,走了这么多的地方,我觉得就千岛湖和普陀山我还记得,其他的都快忘了,或者是记混了,我想家了。”<br> 我说:“那可不行,你不是答应我,过两年咱们退休了,咱出去玩儿它个一年半载的,这刚二十天你就想家了?”其实我也玩儿的有些烦了。<br> “那不一样,退休了可以什么都不想,这趟还得惦记着回京的日子,我还得想着单位的那些事儿,有些事儿还不如回去自己处理呢,这次还不是为了陪你。”的确是,她这一路每天不是电话就是微信地,跟单位联系着,做个小领导不容易。 “嗨,怎么能说是为了陪我呢?这不是为了给儿子送东西嘛!”我有点儿急,但不敢发作,因为出京之前我答应过了,不吵不闹,所以经常提醒自己要克制。<br> “别提给儿子送东西,咱们这些天的花销,够买好几遍了。”<br> “行,咱们明天玩儿过了溪口,就直接回家。” 有了昨天的约定,我发动车,便用手机直接导航北京,选了一条最近的,是京沪和京台的结合,一条笔直的高速线路在手机里显现,显示12个小时30分钟,凌晨1点五十分就能到。我们出发,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凌晨到,因为我的规矩是不走夜路,天黑就找地方休息。我只是担心一点,就是我开始就设计的,要走一下杭州湾的跨海大桥,现在是下午二点多,别正赶上天黑过大桥,那就没意思了。<br> 我们走了一段国道,然后“高德地图”把我们导上高速,一路向北而行,虽然刚才爬山挺累,但现在都挺精神,老婆一会儿跟我说说话,一会儿大眼盯着前方,也不困了。<br> 原来出来玩儿的久了,回家也是令人很兴奋的一件事。<br> 还好,我们一脚跨过嘉兴,下午四点多就到了跨海大桥,我们在桥南加满了油,便驶上了大桥,这座大桥46公里长,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建造时间只用了两年,曾经是我国最长的跨海大桥,现在被港珠澳大桥超越,他的建成让宁波到上海的距离由四小时缩短至2小时。这就是中国速度,是中国复兴的一个缩影。 我兴奋,老婆也同样兴奋,我说:“赶紧,你录一段,发群里,让大伙都看看。”<br> 老婆掏出手机嚷:“你把车往最边上的那条道开开,我这儿录不着大海。”<br> 我把车开到了最外道,老婆兴冲冲地录,突然,我发现远处的高速旁,海中有一个巨大的建筑,就喊:“看,那是什么?”<br> 老婆说:“那是什么塔吧?”<br> “要是个观光塔,咱就一定要上去看看。” 越来越近,真的是一座观光塔,路边的电子屏上写着“观光塔可以参观/大货车禁止驶入”,两个同样的电子屏过后,出现了一条匝道,我顺着匝道毅然地拐进了这座钢铁建造的建筑物,停车场在一层。还有几辆车在停,我们停好车,随着人流绕过来,墙上便有了介绍,原来这里叫“海天一洲”,国家AAAA级景区,票价80,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杭州湾大桥。没说的,立刻买票上塔。 我们通过滚梯上到三层,走过一排商店和一家餐厅,通过一座铁桥走到塔下面,每经过一个口,都会有年轻、帅气、漂亮的男女服务员给指示参观路线,到了电梯口,还有他们还帮助给按电梯,这待遇像贵宾。他们提示我们电梯坐到最高是16 层,再往上走三层是顶层,都可以参观。我们按照提示跑到顶层,俯瞰整个杭州湾大桥,心情就别提有多么的舒畅了。就见大桥像一条长龙,飞卧在海中,这海天一洲建在了这条大龙的中间位置,我们停车的地方像一只张开翅膀飞翔的大鸟,以“大鸟”为中心,大桥在南边扭了一个弯,向北又扭了一个弯。后来查了deepseek才知道,那叫“S”形曲线设计,是为了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和适应复杂水文条件,大桥采用独特的蜿蜒设计。 我们站在160多米高的塔顶,吹着海风,不同方位地拍照,虽然是下午五点多,但海上依旧是阳光明媚,便于拍照。老婆兴奋地说:“这儿真好,我太喜欢了。”而我则认为拍照已经不足以记录眼前的美景,于是我用手机录像,把整个大桥和我们所在的位置用视频拍了下来,等晚上发给朋友们看,而老婆早就拍了一段发到了群里。<br> 我们流连忘返,久久的不愿离去,然而同样的美景没必要重复地拍,我们尽了兴才往下溜达,18层没东西,十七层有一个文创商店,可以盖章打卡,老婆惊呼没带打卡的本子。我觉得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么近,我回车里拿不就得了。我乘电梯回到二层,原路返回到车里,找到本子拿上再回来的时候,发现了墙上的另一张海报,那里介绍在此住宿节假日750,平时650。在回塔顶的路上,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大鸟”,只见它有五六层楼高,有宾馆可以住宿是肯定没问题的。 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原来这里能住宿,就是贵点儿,反正现在天也快黑了,走,跟老婆商量一下去。盖完章在回来的电梯里跟老婆一说,她的确觉得很贵,但是她说:“看现在的游客不多,住这里的人更少,又不是节假日,应该能便宜,走,咱问问去,一会儿看我的本事,把价钱给他砍下来。” 16层是玻璃罩住的室内观光层,中间放着一个长橱柜,里面摆满了文创商品,旁边的墙上也挂满了商品,我们转了一圈,在一处玻璃栈道上拍照打卡,老婆不敢上,我不怕,站上去,让老婆在旁边给我照。这时就听两位年轻飘亮的女服务员在争吵,细一听不是争吵而是争论,声音很大,语速很快,却没听懂,就问她们:“你们在吵什么?” 其中离我近的那位说:“没什么,我们在讨论一本小说的内容。”<br> 哈,看来这里使用的人员肯定都是大学生,因为她们不仅形象好,素质也很高。<br> 逛完观光塔,我们回到售票处询问,正好负责宾馆的女经理,也在那里聊天,她煞有介事地说:“我得回前台查查还有没有房间。”然后带我们上了“大鸟”的五层,那里是宾馆前台,一位女服务员查了一下说还有房间,价格是650。老婆说:“你们现在也没游客,还不便宜些?”<br> 女经理见我们犹豫,边说:“我可以把你们刚才买的门票给你们免了。”我一盘算那就合适了,减去160,才合490,虽然相比我们平时住宿的价格还是贵点儿,但是这里风景美呀,值了。老婆还要张口,我说能给我一间窗子冲东的房间嘛,早晨我可以拍海上日出,这等于就是答应了,老婆也就不说话了。 女经理说行,然后又带着我们看了一下房间,那房间不仅冲东,能看到塔,南面也是落地窗,能看到大桥的南半段,太棒了,没说的,交钱。办完入住,女服务员拿出一盒点心送给我们,盒子上面写着“海天一洲”。又说:“您可以加宾馆的微信,把车号报给我,我给您输入微机,把您的停车费也免了。”嘿,太贴心了,一条龙服务。<br> 老婆问吃饭在哪儿,女服务员说就是三层那家餐厅,而且早餐也在那里。 (她身后还有一对儿) <div> 我们提着行李回到房间,老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拿手机拍了屋内的全景,边拍边介绍,兴奋异常。我把单反相机放在东窗前的榻榻米上,准备明早拍日出,然后坐着榻榻米的矮凳上,用茶几上的茶壶、茶碗沏茶喝,享受哇,享受这窗外的美景和室内这静谧的时光。<br> 终于感觉到饿了,我俩来到三楼的餐厅,途径上塔的检票口,发现已经熄灯关门了。餐厅里已经坐了三桌客人,都是一对对的,都选择坐在靠窗的桌子,服务员把我们让到了靠窗的最后一张桌子,窗外的大海是漆黑的,可跨海大桥的南半段却像一条火龙在那里跳动。<br> 本来我以为这里会很贵,但一问有套餐,198三菜一汤,服务员说足够我俩吃了,还挺人性化的。并且菜一上来,品相和味道也不错。吃着吃着,就听邻桌的男子对女子说:“你不会做饭,那等你找了男朋友怎么办?”嗯?我立刻明白俩人的关系,这是出来临时搭伙的,而且走时还是女人结的账。老婆也听到了,等他们走了,就问我:“这是什么情况?”<br> 我告诉她:“这是打野炮的,来这种地方还真是挺有情调的呢,要不咱俩今晚也纪念一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