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道德经》有言:<b>“</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b>”天地间的疾风暴雨尚不能持久,何况短暂的人生?既然生命终将落幕,其意义究竟何在?</p><p class="ql-block"> 落叶终归尘土,朝露必将消散,生命宛如长河中的一叶扁舟,终将驶向终点。然而,正是这份“有限”,恰如老子笔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物壮则老</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的自然法则,赋予了每一刻沉甸甸的重量——<b>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执着于永恒的占有,而在于顺应本心,在过程中体验、联结与创造,回望时能坦然叹一句“我曾认真活过”。</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命的意义蕴藏于细微的体验之中</b><b>。</b>这正是<b>“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b>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春日清晨沾着露水的草木清香,寒冬深夜一碗热汤的暖意,与一本书跨越时空的共鸣,为理想拼尽全力后无怨无悔的坦荡……<b>老子劝人“知足”,并非不思进取,而是不执着于无法留住的“长度”,转而珍视当下的“浓度”。</b></p><p class="ql-block"><b> </b>这些瞬间的美好,不必求其永恒,却能在记忆中沉淀为独特的风景。犹如候鸟迁徙,不为停留每一片天空,只为循着本心,经历途中的风雨与霞光,恰如<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b>,在顺应自然的体验里,寻得内心的安宁与丰盈。</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命的意义流淌在人与人的联结之间。</b>恰似<b>“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的境界。父母的叮咛、朋友的扶持、陌生人的善意,这些无形的纽带,正如流水滋养万物而不索取,让孤立的个体获得温暖的支撑。<b>老子眼中的“上善”,从来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在彼此的滋养中成就圆满。</b>无论是为家人遮风挡雨,向困境之人伸出援手,还是陪伴孤独的心灵——这些微小的善意,不求回报,却让生命的终结不再是冰冷的句点,而是满载温暖的回望,如同<b>“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b>,在利他的联结里,照见生命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命的意义更扎根于对价值的追寻。</b>暗合<b>“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b>的哲思。不必是惊天动地的伟业,可以是将小事做到极致的执着,是对所爱之事的热忱,是为世界变好而付出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木匠用心打磨每件作品,农夫悉心照料每株禾苗,他们不执着于“自生”的名利得失,而是专注于手中的创造,反倒让生命在奉献中获得了超越时间的“长久”。<b>老子所言的“长生”,从来不是肉体的不朽,而是精神的传承</b>——当一个人放下对自我的执念,将心力倾注于有价值的事,便如天地滋养万物般,让生命的意义在创造中沉淀出厚重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 <b>“不失其所者久”</b>,老子的箴言早已道破生命的真谛。生命终有落幕,但顺应自然的体验、如水般利他的联结、不求自存的创造,让“活着”本身成为答案。犹如夜空流星,虽转瞬即逝,却以刹那光华照亮走过的路途——这,便是《道德经》启示我们的生命之美:<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向死而生,不困于终点,只忠于当下,在顺应本心的每一刻里,活成意义本身。</b></p> <p class="ql-block"> 文末,赋诗一首<b>《咏向死而生》</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机关退休。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吉林省儒学研究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离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1989年以来,在中央《学习与研究》、《山西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吕梁日报》《吕梁发布》等报刊与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云梦风雅》一书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53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