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 亮子 (原创)</p><p class="ql-block">前后题缄两度收,春风无雁过漳州。</p><p class="ql-block">青灯一榻南都梦,回首于今二十秋。</p><p class="ql-block"> 明 .陈献章</p> <p class="ql-block">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明朝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明代心学奠基者,后世尊为“圣代真儒”、“岭南第一人”。</p><p class="ql-block">陈献章提出“学贵知疑”的教育理论,強调“提出问题”之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逐渐形成岭南学派,倡导白沙心学,打破程朱理学沉闷和僵化的教育模式,开启明代心学先河,成为宋明理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转变风气的关健人物。</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北站到漳州站,G1651次高铁列车,10.18分开车,13.18分到达,近500公里,二等座票价194.5元,运行3小时。乘公交车11路1小时到漳州古城,网上预定的酒店住下。</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京路与新华西路交叉路口南约200米,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制所,现存老城区面积约0.86平方公里,仍较完整的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p> <p class="ql-block">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漳州古城现存唐宋子城面积约53公顷,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原住民约1.7万人,古城内非遗集中,仅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漳州木偶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等项目。</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文物古迹众多,现有文庙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庙)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简大狮难处以及府衙旧址、侍王府、东西桥亭及宋濠等14处省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还有世界最小的空中庙宇~伽蓝庙,以及杨骚故居、徐氏家庙、小姐楼、番仔楼、教堂和侨村等古街特色建筑,完整的保存了骑楼式店面、中西合壁式建筑、闽南风格民居等三大类古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归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大明风华</p> <p class="ql-block">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漳州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漳州文庙~位于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是漳州古城内的最大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记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建,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经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明、清两代及民国期间屡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漳州文庙正门</p> <p class="ql-block">东桥亭佛祖庙~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明代增建观音庙,清代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为1983年和1997年重修后的面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道冠古今牌坊</p> <p class="ql-block">三世宰贰牌坊</p> <p class="ql-block">修文路是漳州历史街区的组成部分,清代的府城图上,古街东西横贯以城濠为界的城内,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存留下来的庙宇、桥亭、名人故居、宗祠等古迹和遗址,集中的表现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风古貌。</p> <p class="ql-block">闽南地区红砖古厝,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区内骑楼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漳州古城,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古建筑前拍照</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灯光璀璨</p> <p class="ql-block">侨芗剧场~位于漳州市芗城区炮仔街北侧,北京路东侧的文化地标。由林开德等36位华侨、归侨于1956年集资兴建,是漳州最早的侨乡剧场之一。侨乡剧场曾做为漳州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长期承担芗剧团等文艺团体演出任务。</p> <p class="ql-block">骑楼夜景</p> <p class="ql-block">灯光环绕下的红砖古厝</p> <p class="ql-block">香港路~漳州古城区南部,形成于唐代,是唐朝至明清时期漳州古城的中轴线。清末至民国初期,由于工商业发展,香港路逐渐成为漳州南部的主要商业街,商贸云集,至今仍保留有明清至民国期间的历史风貌建筑,其中两座明代石牌坊“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工艺精湛,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夜色真的很迷人</p> <p class="ql-block">古民居被灯光环绕</p> <p class="ql-block">尚书探花坊建于明万历年间,1996年11月20日,漳州石牌坊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世宰贰坊</p> <p class="ql-block">延安路匆匆走过的行人</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瑞星焕彩和安天下</p><p class="ql-block">丰财阜货利集古城</p> <p class="ql-block">远处是道冠古今牌坊</p> <p class="ql-block">漳南道巷~位于台湾路西段,明朝时期在此设立漳南道官署,是布政使司下派的分支机关,漳南道辖汀、漳二州,行政长官全称“右参政分守漳南道”,衙署边上的这个小巷由此得名漳南道巷。</p> <p class="ql-block">红砖古厝</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延安路夜间景色</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文昌门</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延安路</p> <p class="ql-block">古城骑楼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漳州火车站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