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野外地质调研随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 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来到大兴屯渡口时,江心中的轮渡正在朝这岸边驶来,此时已近黄昏。隔江相望,北岸有牡丹峰,南岸有低垂的绿柳,夕阳的霞光倾洒在江面上,泛起粼粼的波纹,耀眼夺目。渔舟唱晚,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 桦树林子乡早在1956年设立,曾被誉为“渔米之乡”。宽泛的松花江在这里呈S形将桦树乡所辖的村落分为南北两部分。春夏秋时有轮渡往来,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寒冬时节只能在冰面上穿行。此时,轮渡靠近了岸边,我俩兴奋地踏上跳板走进仓内。第一次坐上轮渡有种新鲜感,心情尤为舒畅,疲劳的倦意也悄然散去。环顾着江面和远处,伴着轮渡的“突突”声,很快就到了对岸,似乎意犹未尽沒有坐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下了船很快来到村里主街上,一眼就看到了乡政府四合大院。作为乡、镇级政府而言,桦树乡的驻址及周边环境与办公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如同普通生产大队一样。当走近乡政府大门时,突然在大门洞胡同里靠墙根停放着一囗鲜红乍眼的棺材,把我俩吓了一跳。国相问我还进去吗?我说必须进去呀,看看有沒有招待所安排住宿。这时从门洞右侧值班室走出一人问“你们有事呀?”我说我们是地质队的来这边地质调查,能解决吃饭住宿吗?他很爽快地说“可以呀,我给管理员打电话,他来安排。”一会功夫,摩托车声由远而近来到院里,车还沒停稳忙说“要在这吃饭住宿是吧!”我说是的,只在这住一宿,明天要去大秃山那一带作地质调查。我又顺便问了一句“那大门洞里怎么还停放着一囗棺材,多吓人呐!”他笑着说“去年秋冬,吉林电视台在我们这拍了一部十二集电视剧《河弯弯路湾湾》,那是剧组用的道具,我们还沒来得及处理”。我俩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 管理员把我俩领到一个房间,打开门时一股土腥味扑面而来,屋里火炕,顶多能住3个人,一张长条桌子,一把椅子,十分简陋。然后告诉值班的晚上把炕烧热乎点,免得夜里冷。我又随意地询问管理员“这些年大秃山一带是否有探矿和采矿的?”他还真了解一些,他说“头些年大秃山老百姓挖矿很火,车袁沟村有个叫李荣的矿主挖矿挣了不少钱,又盖了房子。你们可以到那去看看,但是这些年沒听说有来探矿的。我连忙说“谢谢你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信息!”晚饭后,我俩早早躺下休息,也是大累了。夜晚乡村很沉寂,乡下人都习惯早睡早起,到这就得入乡随俗,更谈不上这辟塞的地方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娱乐生活无非是电视陪伴日常。夜里起夜上厕所,我不得不喊醒熟睡中的同伴,陪我壮胆去大院最边角的所谓“公厕”。晈洁的月光下,我只能低头看着脚下,不敢东瞧西望,一想到大门洞里那红红的棺材就毛骨悚然,恨不得立马离开这令人恐怖的地方。回到屋后毫无睡意,精神头十足,越睡不着,越是那讨厌的蛐蛐叫个不停,令我心烦意乱,恨不得下地把它抠出来,一脚踩死!昏昏沉沉,似睡非睡终于挨到了天亮。</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饭后,结清了吃、住费,坐上桦树乡去往二道甸子—桦甸的大巴车,在车辕沟村下车。</p> <p class="ql-block"> 经打听村里人指点,在一个丁字形道口边上找到了开矿的李荣家。初次见面很热情,知道我俩是地质队来作地质调查,倒把我们当成了宾客,又是递烟又是沏茶。言谈举止看出是个健谈、睿智又很随和的人。年令30来岁,不胖不瘦高挑的身材。住房漂亮又宽廠,三个卧室,显然是近几年新盖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我俩把这次要调查的三个矿点做了说明,其中大秃山矿点是这次调查的重点,其次是南天门和腰岭子两个矿点都要详细调查。李荣听了会心地笑着说,这三个地方我都很熟,到时我陪你们一快去。你俩就住在我家,吃住方便,虽然吃的不好,但能吃饱,出门在外不容易,你俩别见外。在他的热情好客下,我俩也踏实地在他家落了脚。</p><p class="ql-block"> 连续几天,在李荣的陪同下,对大秃山过去民采的几处小采坑和洞采地段,进行了祥细观察及重点现象素描、采样。总体看,矿体埋藏浅,规模小,品位厚度变化大。矿体多呈扁豆状、透镜状,有尖灭再现特点。由于个体采矿随意性,导致小采坑七零八落,大小不一,深浅不同,釆富弃贫,没有形成有序开釆。不少地段局部坍塌、涌水、无支护,安全无保障。</p> <p class="ql-block"> 从就矿找矿角度出发,我们得出的地质认识是:依据大秃山民采浅部矿体产出特点,仅管矿体小而分散,但仍有较大找矿空间,应进一步开展深部工程解剖验证,继续追索矿(化)体延长及延深,探索新的矿化富集地段,仍具有重要找矿意义。同时对矿体的含金性加以查定,通常情况下金、锑、铜关系密切,具有较强的同一地球化学行为,易形成金、锑、铜共生或伴生这种金矿类型,应引起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转入腰岭子锑矿点地质调查。由车辕沟去腰岭子屯有砂土公路相通,直距约15华里。李荣骑着摩托车载着我俩穿行在两地之间。腰岭子屯处在高岗的平缓地带,大约有五六十户人家,住的集中。锑矿点在屯的东南侧,相距一公里左右。</p><p class="ql-block"> 首先进行矿点地表踏查,地形起伏不大,植被覆盖较厚,地表转石及残坡积物较少。意外见到早在六十年代六o三队施工的两个旧钻孔,出现在小岗粱低洼处,呈方块形旧地盘被荒草掩盖着,但还是很容易辨别出来。两个钻孔相距约100米左右,深部是否见矿不得而知。之所以能在同一地段施工两个钻孔,应该是有据可依,有矿而探。此外,在山坡低缓处见到四条旧探槽,更证实了这个地段是矿化集中部位。其中一个旧槽中见到强氧化辉锑矿风化碎屑。总体而言,有旧钻孔、旧探槽及锑矿氧化物,无疑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是否等同于大秃山成矿条件和成矿远景,值得进一步工作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随即转入西南岔南天门矿点地质调查。西南岔屯位于车辕沟东南侧,直距约12华里,有砂土公路相通,南天门矿点位于西南岔屯南东端,有山间小路直达。</p><p class="ql-block"> 该矿点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并工作,地表和深部投入过少量探矿工程,由于金品位低,矿(化)体产状形态变化大而被搁置。八、九十年代又做了地表揭露,但无明显效果和进展。</p><p class="ql-block"> 这次调查,主要从地表及区内地质环境入手,虽然地表没有太好的矿化体显示,但不意味着深部没有成矿条件和成矿空间。应继续加强原有资料研究,尤其是钻孔见矿化部位是最直观的目标和方向,仍有较好的找矿空间和潜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半个来月野外地质调研工作即将结束了。在临走之前休息一天,将野外调查记录规纳整理完善,把岩、矿石标本及化学基本分析样品登记入帐。连日来的爬山奔波,虽然感觉疲惫乏力,但从中获取得资料信息和线索还是挺丰富的,同时也加深了地质认识和未来找矿方向设想和预测,也是小有收获,并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 那天早晨八点半,由桦树乡开往桦甸的大巴车停在了车辕沟屯,我俩只好依依不舍地和李荣握手告别,怀着希望、带着疲惫和归心似箭的心情离开了大秃山那片广袤的田野。中午12点多钟一路顺畅地回到单位。</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领导详细地听取了我们这次地质调研的工作汇报,过后又将编写的“调研工作总结以及今后工作意见和建议”呈交给领导阅目,领导对这次调研工作较为滿意,并给予充分肯定。我俩也如释负重地完成了所承担的这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 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96—1997年我地勘分院对腰岭子锑矿点旧探槽中见到的锑矿化进行了清理和加深,果然见到了锑矿体。为彻底查明矿体赋存状态和垂深变化,接连不断加深控制,形成了有几米深的小釆坑。矿体厚度2.70米,锑品位1—7%之间,采出的锑矿石有几吨。后来因其它原因停止了探采工作,转入别的工作区。时至今日,该矿点尚未投入任何工作。设想,究竟腰岭子锑矿点是否具有规模和远景?是否有类似于锑—金矿类型的矿体隐伏,仍然是未解的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06—2009年西南岔南天门矿区,开展为期三年深部钻探找矿。发现3条脉状低品位金矿体。矿体延长800—1200米,金品位0.50—3.88g/T,最高品位7.70g/T,矿床类型为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金矿,普查阶段提交的金资源量达小型金矿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 2016—2017年,大秃山锑矿点开展新一轮深部找矿,共发现3条相互平行缓倾斜金矿体。其中1号矿体长360米,矿本厚度0.80—8.26米,金品位0.52—19.68g/T;2号金矿体长360米,矿体厚度1.84—7.86米,金品位0.75—46.34g/T;3号金矿体长280米,矿体厚度0.80—3.05米,金品位1.77—12.31g/T。矿床类型亦属于破碎蚀变岩型金、锑矿。共施工26个钻孔,达到勘探程度并提交了“勘探报告”。探获金资源/储量为小型—中型金矿规模,共生锑资源量几百吨。</p> <p class="ql-block">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那些曾经的风风雨雨,颠沛流离的过往,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远去。然而令人欣慰的是2000年以后,终于在大秃山—南天门重点区段,深部探矿有了重大发现,重大突破,探获了骄人的资源/储量,取得了可喜可贺的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中无不凝聚着找矿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以找矿为己任,以山川沟壑为伴,孜孜不倦地求索,留下的是一串串脚印,还有那火热赤城的心。每当想起,心中便充滿着甜密和感动。</p><p class="ql-block"> 痴情不改当年志,犹忆枝繁叶茂时,有苦有累,有酸有涩,有惊有喜,孤独寂寞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如影相随,挥之不去,可我却留下了什么呢?只不过是长长的回顾和太多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9.1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