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之旅《二十二》~大英博物馆.

杜鹃花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来英国环球旅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大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该馆成立于1753年,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是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的臧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发起的战争中掠夺得来,尤其是中国、埃及和希腊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及文物馆是其中最大的陈列馆,有10万多件古埃及各种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由于空间限制有99%藏品未能公开展出,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开门时间是早上10点,正在排队中的我们依次有序进入展馆区。</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大英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希腊式宏伟建筑,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地面上。光影交错,漂亮的菱形玻璃铺满的天花板耀眼、美观。</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内留影。</p><p class="ql-block">被这个玻璃顶给抓住了眼球,顶部用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欧洲最大的玻璃顶广场。</p> <p class="ql-block">马克思曾在这里读书和写《资本论》。</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曾经常来这里读书。</p> <p class="ql-block">一头石狮将我引入了古埃及馆。</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最负盛名的收藏是古埃及艺术品,数量仅次于埃及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穿过宽敞的大厅,便开启了这场文明探索征程。</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展区,一尊尊法老雕像庄严肃穆,他们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年时光,诉说着古埃及曾经的辉煌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埃及“罗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块大理石碑自1802年起一直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对外展出。上面三种不同的文字铭刻,承载着古埃及文明的密码,见证着人类对未知知识的不懈探索与追求。</p><p class="ql-block">1799年,一批随同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法国士兵在北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发现了这块石碑,由于出土的地点,这块石碑因此得名“罗塞塔石碑”。后来在英法战争中。罗塞塔石碑被英国抢走,这是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文明的神秘与庄严在这些石碑中得以完美呈现。</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覆盖了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p> <p class="ql-block">埃及入口处。</p><p class="ql-block">两侧有巨型人面狮身石像,来自亚述纳齐尔二世的尼姆鲁德王宫。石像雕刻精细,令人赞叹古埃及工匠技艺。</p> <p class="ql-block">塔哈哥第25王朝,花岗岩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盖亚.安德森猫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古埃及神话中,猫被视为巴斯特女神,象征驱邪与守护。</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古埃及浮雕藏品,令人大开眼界。</p> 亚述王宫的浮雕。 <p class="ql-block">木乃伊多的数不清,彩镀制作的木乃伊场面壮观。据英国人自己说“比埃及陈列的还多得多”。</p> <p class="ql-block">来到希腊展厅,展出的是古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p> <p class="ql-block">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是大英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这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这些国宝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无论在建筑还是雕刻装饰上都达到了无法逾越的巅峰,成为西方艺术组与文明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一尊大理石雕刻的马头雕刻,鬃毛飘逸、雕刻精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帕特农神庙</span>是古希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头部已经残缺,是一座按神庙式样建造的大方厅,来自四世纪的土耳其。</p> <p class="ql-block">罗马人体雕塑,这是2500年前的雕刻,原来肉体可以这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一尊复活节岛石像(摩艾石像),用于祭祀等宗教仪式,象征着岛上的祖先或权贵。</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雕像。</p><p class="ql-block">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位法老,雕像中的拉美西斯二世十分俊美,堪称古埃及雕塑中的最美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些价值连城的石像只能看不能摸。</p> 巨型圣甲虫雕塑。 <p class="ql-block">波特兰花瓶是现存最好的罗马玻璃制品之一,以波特兰公爵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我穿梭在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踏着千年的回响,与文明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楼梯拐角处的墙上布满“马赛克拼图壁画”,保留着古罗马时期土耳其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来自印度的舞王湿婆铜像。</p><p class="ql-block">在不计其数的无价之宝面前。我来不及细看,更谈不上思考,加之导游所给的时间实在短暂,我除了拍照还是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尊高大的的唐代石雕佛像原来打算放在展馆中,由于佛像巨大难以搬动,于是放在了楼梯中间,</p> <p class="ql-block">China中国文物馆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一块巨大的九龙壁直对着入口处,龙是东方古国的象征,仿佛告诉游客,您已进入中国馆。</p> <p class="ql-block">这组明代龙纹琉璃九龙壁,原为山西寺庙屋脊装饰。工艺采用珐华彩釉,浮雕生动,龙姿威猛,极具艺术价值。虽经切割重组,仍展现中华琉璃技艺之精碎。</p> <p class="ql-block">中国青铜“子龙鼎”。</p><p class="ql-block">造型雄浑、纹饰精美,是大英博物馆中国青铜器中的珍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山水纹瓷器,典型的“翠毛蓝”色调。</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青铜编钟,属于礼乐器,是中国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绘了多位古代宫廷贵妇的故事,生动刻画了她们矜持端庄的仪态。</span></p> <p class="ql-block">河北清凉寺三菩萨壁画。</p><p class="ql-block">这副壁画来自河北清凉寺,始建于1183你,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争中被毁。</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塑像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有多种颜色,主要以黄、白、绿为主。</p> <p class="ql-block">中国瓷器馆。</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大维得爵士的个人收藏,大维德在18岁就来中国,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共收藏了1700多件优质的中国陶瓷,去世后全部捐给了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瓷器展区内极其珍贵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汝、官、哥、钧、定、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的珍品应有尽有。</span></p> 五彩十二花神套杯。 <p class="ql-block">可能一辈子你也看不到这么多这么好的中国瓷器,每一块都是国宝级,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大维得花瓶”一件清代的龙纹瓷器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釉色斑斓,蓝色金龙在瓷板上盘旋飞舞。尽显东方艺术的灵动与气韵。</p> <p class="ql-block">“青花如意耳抱月瓶”产自中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景德镇御窖。色彩艳丽,精美绝伦,品相极佳,是难得的珍宝。</p> <p class="ql-block">玉面神人像,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座人像,是当时的宗教祭器。</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一件红色长袍光彩夺目。金线织就得纹样繁华而典雅,展现出中国传统服侍的华美。</p> <p class="ql-block">贯穿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玉雕艺术,堪称国宝,工艺之巧与文化之蕴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光绪十六年,慈禧皇太后御笔《牡丹图》》纨扇,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p> <p class="ql-block">做工精细的象牙扇,精美绝伦的雕刻工艺。</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的玉玺。</p><p class="ql-block">这块大玉玺是乾隆皇帝于1765年委托制作的,以纪念即将完工的花园,即后来的颐和园。底座上刻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漪园”字样,四侧有乾隆的诗句,其尺寸、材质和双龙头柄是典型的皇家印章。</span></p> <p class="ql-block">留存的《南京条约》原稿,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实物。</p> <p class="ql-block">明陶塑地狱判官,手中拿着几卷厚厚的生死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军抢走。</p> 隋代大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镀金青铜曼荼罗”是清朝时期浩藏风格的物品,呈现的是藏传佛教的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明清时期的木雕佛像。</p><p class="ql-block">雕塑线条流畅而精美,令人钦佩。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异常精美,展现了雕刻师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青铜双羊器”是商代晚期的容酒器,通高45厘米,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p> <p class="ql-block">乾隆时期的景泰蓝鹤足香炉。</p><p class="ql-block">属于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掐丝珐琅)制品,寓意“松鹤延年”,尽显清代宫廷器物的华贵精致。</p> <p class="ql-block">清代点翠凤冠。</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头饰中的珍品,是中国流失文物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p><p class="ql-block">这类凤冠曾为清代贵族女性在重要场合佩戴,它采用了精湛的点翠工艺,以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镶嵌于金属托架上,还搭配了玉石、珍珠、珊瑚、青金石等珍贵材质,工艺在清代康雍乾时期达到顶峰。</p> <p class="ql-block">两个半小时的游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站在这座伟大的建筑中,隔窗一睹自己国家宝物的尊颜,真的是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我用视频记录行程。</p><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大英博物馆,一个汇聚了人类文明精华的地方。每一步踏进这里,都像穿越时空与历史的对话。</p><p class="ql-block">15天的英国之旅圆满结束。在这里,我们领略了世界有史以来的文明进程,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