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共和国不是只有黑颜色(科托尔)

余永卫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来到黑山共和国科托尔区的首府科托尔市,科托尔位于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海湾的终点,被洛夫琴山,弗马茨山国家公园和大海包围,整座城市现在还沉浸在浓密的晨雾中。海面上停泊有三艘比较大的船只,其中一艘巨大的游轮正好停靠在科托尔古城前面,科托尔古城坐落在陡峭的圣齐瓦尼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站在进入科托尔市的山坡道路上,远远望去整个科托尔的红瓦楼房星罗棋布散落在绿色的海洋里,犹如繁星点点一样。</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市内街道干净整洁,街道上汽车蜂涌而至,一辆接着一辆,人行道和码头边都变成了停车场,停泊有许多汽车。一艘巨大的游轮停靠在科托尔古城的码头旁,挡住了街道一半天空,给我们第一感觉科托尔生机盎然,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被高大的城墙包围,古城的正门正好对着大海,称为海门,门口前面两边摆放有二座黑色铁铸的古老大炮,右手城墙的墙壁上,刻有一幅威尼斯帝国时期的圣马克飞狮石雕像,只见飞狮头戴头盔,双眼发出凶狠的目光,手拿圣书,身躯下面压着头盔和盾牌,代表着飞狮所向披靡,战无不胜。</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的海门由威尼斯人建于1555年,海门最上方悬挂着黑山共和国的国旗,科托尔省旗和市旗,旗帜下面有一枚前南斯拉夫时期的科托尔城徽,城徽下面的石板上刻有一段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语录:“你的我们不要,我的你休想拿走”。接着有一块刻着五角星和写着1944年11月21日的石匾,石匾上面的时间就是前南斯拉夫游击队把科托尔从德国纳粹手中解放出来的日子,以此来纪念黑山人民在反抗法西斯的战争中,经过艰苦卓绝地斗争,最终取得胜利,使得科托尔重新回到黑山人民的手中,实现了铁托的诺言。</p> <p class="ql-block">走进科托尔古城的海门,就直接来到了科托尔古城的武器广场,迎面则是一座建造于1602年,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钟楼,钟楼用灰白色石块建成,楼顶的时钟正在准时行走,下面有一幅刻有文字,花饰和狮子的石刻雕画。钟楼下面有一座锥形的石柱,叫做“耻辱柱”,据说科托尔把一些罪犯,或者犯人捆绑在耻辱柱上示众,让人们对他进行教育,罚戒和羞辱,从而触动罪犯的灵魂,使他感得耻辱,将来会洗心革面,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同时也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警示所有人不要以身试法,不然将会钉在耻辱柱上,原来这就是耻辱柱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武器广场的弹药库已经烟消云散,取而代之则是许多餐厅,酒吧,咖啡店和酒店。餐厅外面的大排档里,坐满了许多顾客,他们正在享受着当下生活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靠近城门旁边的墙壁上,有一个猫形的霓虹灯,因为不是晚上,霓虹灯没有点亮,所以,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是,还是有一些游客在这里进行拍照留念,因为科托尔被称为:“猫城”。据说历史上科托尔曾经遭受鼠疫侵扰,为了消除疫情,城内居民当时饲养了许多小猫来对付老鼠,疫情后人们对小猫非常感恩,一直把小猫视为科托尔好运的象征和古城的守护者,从而使得小猫得以大量繁殖,理所当然,小猫也就成为了古城的主人之一,悠闲自得地在城里来回游荡,所以,当你在科托尔游览时,不时会遇到许多懒洋洋的小猫咪。</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圣特里芬大教堂始建于864年,传说在809年,威尼斯商人从土耳其把基督教殉道者圣特里芬主教的遗骸运回意大利,结果遇到台风,被迫停留在科托尔,在苦等航行的日子里,商人里面有人梦见了圣特里芬,圣人告诉他们应该留在科托尔,因此,商人们只好放弃回程,在科托尔安居乐业,同时为了纪念圣特里芬,特别为他建造了这座教堂,把圣特里芬的遗骸按放在教堂里面安葬,并且特别<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圣特里芬大教堂的门口上方,放置一尊金色的圣特里芬雕像,把</span>圣特里芬供奉为科托尔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圣特里芬大教堂是一座用灰白色石块建造,融合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双塔教堂,为天主教的教堂。右边塔楼为教堂的钟楼,楼顶部挂有一个大时钟,墙壁上则标有2016。而左侧塔楼建造得比较简单,没有时钟,细节也没有右边钟楼那么精美,并且明显低矮一些,墙壁上标有1116,1116年是当年教堂建造竣工的时间。引起两座塔楼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圣特里芬大教堂曾经经历了多次地震,最严重时导致左塔楼顶部倒塌,需要多次进行维修,由于资金不足,结果左塔楼的修复变得简单和节俭,造成了两座塔楼造型略有不同,并且终于在2016年把两座塔楼全部修缮完好,同时为纪念教堂建成共有850年,特别在右侧钟楼的墙壁上标注了2016。</p> <p class="ql-block">由于科特尔是黑山共和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名声远扬,闻名天下,所以,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来,在古城街道上,所到之处都是人声沸腾,游客如织。</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斯东正教主教堂,建造于1902年,1909年竣工。这座主教堂是塞尔维亚,黑山,波黑重要和较大的东正教堂,采用新拜占庭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是教堂两边各有两座高大的双六角形塔楼,塔楼顶部分别插有由三个十字连结组成的十字架,类似中文“丰”字一样。而大门口上方还有一个三角形的尖顶,尖顶上面树立有一个双十字的十字架,这些增加的十字代表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同时象征着耶稣受难的痛苦和对施暴者的宽恕。</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斯是天主教早期的重要圣人之一,被认为是水手,商人和建筑等行业的守护神,据说圣诞老人的原型就是圣尼古拉斯主教,他坐着雪橇去实现许多人的梦想,送给贫穷人食物,衣服和礼物等,是慷慨与仁爱的化身,因此,圣尼古拉斯教堂无疑就成为了东正教信众取暖,发泄,怀揣梦想和寄托希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圣尼古拉斯教堂前面广场的对面,还有一座圣路加教堂,教堂始建于1195年,曾经是黑山共和国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融合罗马式和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正面是罗马式的正立面,后半部是拜占庭的圆拱顶正殿,教堂曾经同时向天主教和东正教信徒开放,并且还设有两个祭坛,让两种宗教信仰在教堂里面得到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来到科托尔古城墙边,可以通过台阶登上古城墙,科托尔的古城墙建造于9世纪威尼斯人统治时期,全长4.5公里,从海门开始,向左右两边延伸,然后往后建造,并且沿着陡峭山坡,一直蜿蜒建造到圣乔瓦尼山顶,形成一圈迷你版的小“长城”,从而紧紧地把科托尔古城怀抱其中。</p> <p class="ql-block">对着马路古城墙上面的走道比较宽敞,大约宽15米,高20米,结果现在走道的许多地方己经成为了餐厅的大排档场地,摆放有餐桌和椅子等,因为还没有客人进餐,一位餐厅小哥临时起意,正在椅子上进行倒立,动作非常娴熟,有模有样。</p> <p class="ql-block">在北边城墙外面有一条宽大的护城河,河水翠绿,一直往后向圣齐瓦尼山脚下延伸。护城河边的城墙四周修建有一些大碉堡和小碉堡,以及枪眼等,显示出城墙防御和守护功能。</p> <p class="ql-block">建在山上的城墙,象一条细细的纽带在陡峭的圣乔瓦尼山上蜿蜒起伏伸展,山上的城墙已经变得比较窄小,宽度大约只有1至2米左右,高度也相对比较低矮,远远望去好象只是一道围墙,是否可以通过城墙爬上山顶,让人产生深深地疑问?但是人们还是可以通过上山的道路,以及一些上山的台阶来完成,据说爬到山顶的科托尔要塞总共需要登上大约1350个台阶。</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城墙上,可以清楚看到古城里面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群,特别是一些高大的教堂塔顶和楼房的尖塔等。</p> <p class="ql-block">来到科托尔城墙北门,叫做“河门”,门口建于1540年,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与河门外面连接是一座横跨在护城河上的小石桥,通过石桥可以走到对岸的市区。</p> <p class="ql-block">城墙里面与河门连接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中心有一个洗水池。广场旁边的高楼是圣玛丽亚学院教堂,教堂建有一座高大的钟楼,钟楼顶楼可以看到里面有铜钟。教堂房顶有一个六角形的圆顶,以及墙壁上可以看到有玫瑰花窗。</p> <p class="ql-block">从科托尔古城墙北门向南门方向行走,古城里面这条主要道路两边连接有许多小巷子。这条巷子门口上方有两个拱顶,下面的拱顶上有一尊满脸胡子,身披铠甲的勇士头像。有些巷道里面则没有拱顶,通过巷口可以看到上坡的巷子,或下坡的巷道。城内的地板铺垫着红色,或者是白色的石块,由于年代悠久,石砖已经被磨得铮铮发亮。</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随处可见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一些房子墙壁上的灰浆已经脱落,或者是表面水锈斑斑,颜色变成黑色,甚至是长满一些杂草,或者是爬满了许多爬山虎,留下漫长岁月的种种痕迹。</p> <p class="ql-block">一排民居楼房中间,不时还可以看到其中穿插有一间小小的教堂,小教堂顶部插有十字架和挂有一个小铜钟,门口上面插着红色旗帜,门口旁边有双头鹰徽章,无疑就是一座可以为附近居民进行礼拜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面利用有限的空间,建有一些小花园,这座花园旁边房子墙壁上标有科托尔的字样。另外,古城内还有一些是市政府机构的办公楼房,以及一些市内博物馆,比如海事博物馆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城开设有许多商店,这些商店都是开在民居楼房的底层,商店门口外面往往会摆放有商品的模特,或者有商品的橱窗。走入一家工艺品,或者是艺术品的金银首饰商店,里面放有几位胖胖的泳装女性模特,表情和姿态十分搞笑,甚至非常夸张,由于商店特色的行销手段,还是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光顾。</p> <p class="ql-block">城内主要街道旁边的餐厅外面也是设置有大排档,还是有许多顾客正在光顾,甚至有些餐厅人满为患,人们正在喝咖啡,闲聊,一派人间烟火市井,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市民悠闲自在,完全沉浸在幸福和满足的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许多楼房门口,或者是窗口的上方都雕塑有家族徽章,以及一些动物,或人物雕塑等,来彰显出往日豪门的风彩,以及曾经的辉煌,并且正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除墙城下面的甬道外,古城里面还有一些地方特别设置有一段隧道,这些狭长的隧道非常利于把守和设卡,因此,有可能这些隧道就是过去守军,对市区人群进行检查和守卫市区的关卡。</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段狭小密闭的甬道后,终于来到科托尔古城的南门,又称为:古尔迪兹门。南门建于1470年,门口旁边有一条登上古城墙的道路,通过台阶可以直接进入城墙上面的古尔迪玆堡垒。南门外面则是一座铺置在护城河上的铁质小吊桥,仔细观察吊桥建有起降装置,吊桥随时可以被吊起,放下吊桥正好与科托尔海湾的临海街道相连通。</p> <p class="ql-block">  黑山共和国科托尔古城始建于7世纪,经历罗马人,拜占庭,威尼斯,奥斯曼和奥匈帝国等统治,至今仍然保留着统治者的许多遗迹,特别是威尼斯人建造的古城墙,从海岸边开始,到雄踞在海拔260米高的圣齐瓦尼山上,构成了欧洲保存最完美,最完好的古“长城”,“长城”主要有三个城门,每个城门各有特色,在保护城内居民,便利居民生活上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城里面还建造有各种各样的教堂,主要是东正教,天主教等教堂,来满足城内居民精神上的需要,科托尔这个蛋丸之地,尽然能够允许多种宗教共存,彰显出古城人民的包容,以及宽阔的胸襟。由此可见,黑山共和国不是只有黑颜色,而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难怪在1979年科托尔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