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295535</p> <p class="ql-block">今年2月25日至3月4日,我们一行6人,自辽宁大连始,经内蒙、河北、天津、至山东济南止,自驾旅游两千多公里,追寻辽国的痕迹,观赏国宝古建,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已在《追寻辽国的痕迹一、二、三》三篇美篇中与各位分享。9月6日,我们6人第三次赴山西观览古建筑,现将在大同、朔州看到的辽金时期保存至今的国宝级辽构与各位分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同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辽国时期曾是辽国的陪都、“五京”之一的“西京”。2022年8月我曾到过</span>大同的华严寺、善化寺,当时还在“疫情”期间,参观匆匆而过。再次观览这两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的古建筑,我依然被深深地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1.大同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459号,根据佛教《华严经》而命名,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辽、金、元、明历代皆有修葺,清初大部毁于战火,目前主殿大雄宝殿为金代建筑,正殿薄伽教藏殿为辽代遗构,受契丹族太阳崇拜的影响,两殿均座西朝东,其余建筑皆为清代或近现代修建。1961年华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为华严寺山门,从背面看则是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殿内供奉<span style="font-size:18px;">“华严三圣”,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前出抱厦,</span>气势恢宏,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大殿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其左边为文殊菩萨,右边为普贤菩萨。毗户遮那佛音译为“光明普照”,大殿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依旧址重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为1559平万米,为现存古代木构宗教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者。</p> <p class="ql-block">大殿正脊两侧一对琉璃鸱吻高达4.5米,是我国早期建筑中最大的琉璃吻兽。这是北吻,为金代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南吻则是清代所制,虽非辽金原貌,但工艺精湛,与北吻遥相呼应,展现出不同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殿内主供五方佛,为明代艺术之精品。殿顶平棋有1012块,为明代宣德年间补装,<span style="font-size:18px;">彩绘龙凤、花草等纹饰,构图繁复、各不重样,</span>在清代光绪初年重新彩绘,至今仍色彩斑斓,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殿内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各异,姿态万千,身躯均稍前倾,仿佛虔诚聆听佛法,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殿背面照片。</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是辽代殿堂建筑的典型。整座大殿具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我国不可多得的辽代艺术珍品,被誉为“辽代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殿内现存31尊辽代泥质彩塑,堪称辽代彩塑的精品。佛堂上供奉三世佛及诸菩萨,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过去燃灯佛,右边是未来弥勒佛,三主佛均面容慈祥,结说法印,呈结跏趺坐于莲花座,造像高度约5.2米。</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左侧面朝南向的是坐于莲台上的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右边面朝北向的是坐于莲台上的普贤菩萨。</p> <p class="ql-block">过去燃灯佛端坐莲台,神情庄严,象征过去世的智慧与慈悲。</p> <p class="ql-block">过去燃灯佛左侧前方是坐于莲台上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左侧为护法天王,神情威严,守护佛法。</p> <p class="ql-block">未来阿弥陀佛象征未来世的希望与救度,端坐莲台,神态安详。</p> <p class="ql-block">未来阿弥陀佛的右侧前方是坐于莲台上的地藏菩萨和护法天王,地藏菩萨慈悲为怀,护法天王威武庄严。</p> <p class="ql-block">在三世佛旁站列着的各位胁侍菩萨头戴高冠,姿态优美,衣着华丽,配饰精致,高度约在2.8-3米之间。这尊胁侍菩萨,合掌、面带微笑,尤其是露齿、露背的造型,殿内唯此一尊,被誉为“东方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其露背小蛮腰的菩萨造型实属罕见,展现出辽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与独特审美。</p> <p class="ql-block">2.大同善化寺。善化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6号,始建于唐代,唐玄宗时称开元寺,辽末毁于兵火,金代历时15年(公元1128—1143年)修竣,明时明英宗赐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善化寺现存三座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依次展开,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代所建,后是大雄宝殿,为辽代遗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1961年善化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山门前五彩琉璃镶砌的五龙照壁,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兴国寺山门前照壁,1980年移建于此。兴国寺不是皇家寺院,故其山门前的五龙照壁均为四足四爪的龙,古人又称其为蟒。照壁上的五条琉璃飞龙形象非常生动逼真:正中的为团龙,龙头向前,气势非凡;其两边的两条龙龙头朝下,仿佛由天降下,正兴云播雨 ;最外边的两条龙龙头朝上,正腾飞云天。</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山门(反面即是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是中国现存金代时期最大的山门。檐下挂着“善化古寺”匾额。</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山门),金代建筑。殿内的四大天王为金代彩塑,分执宝剑、琵琶、宝塔、长蛇,横眉怒目,姿态威严。殿中这尊右手握顺蛇的西方广目天王双眼圆瞪,嘴巴微张,面部表情极为生动夸张。</p> <p class="ql-block">元代以前天王殿中的北方多闻天王都是手托一宝塔,随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至明代以后的天王殿内北方多闻天王则变成手持一伞,众天王也从护法形象逐渐演化为中国民间所期盼的“风调雨顺”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是善化寺中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三圣殿的庑殿顶是善化寺三座庑殿顶建筑中曲线最为优美的,其正脊较短,仅比正中的当心间稍宽些,垂脊弧线平缓开阔,屋檐呈翼状向上翘起,就像展翅欲飞的鸟儿翅膀。</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内中央供奉“华严三圣”像,庄严神圣,象征佛法无边。</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两次间上的补间铺作,为硕大繁复的莲花斗拱(斜拱),是金代建筑的典型特征,极具装饰性,展现出金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正中为毗卢遮那佛,法相庄严,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右手结说法印,两侧为胁侍菩萨,端庄静穆。</p> <p class="ql-block">毗卢遮那佛两侧分别为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均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结说法印。文殊菩萨象征智慧,普贤菩萨象征行愿。</p> <p class="ql-block">普贤菩萨端坐莲台,神情安详。</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善化寺最大的殿宇,大殿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庑殿顶,是我国仅存的八座辽代木构建筑之一,也是善化寺内唯一没有毁于战火的辽代建筑,以单体面积1200多平米排名全国宗教木构建筑第三。</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从东往西依次供有东、南、中、西、北五方如来佛像,正中是毗卢遮那佛,结最上菩提印,此手印为毗卢舍那佛即大日如来佛的专用手印之一,代表大日如来佛祖无上的智慧。整座殿堂仅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毗卢遮那佛</span>顶上建有藻井,为辽代遗物,其余均为彻上明造,使得殿内空间更为高敞。</p> <p class="ql-block">佛祖弟子迦叶,面露微笑,双手作揖,如此平民化的造型比较少见。</p> <p class="ql-block">殿两侧塑有24诸天,均为辽金原塑。</p> <p class="ql-block">这位诸天非常端庄,其实是讲佛经中“鬼子母”的故事,这位端庄的美女原为专吃婴儿的恶魔,后来经佛祖说法和训诫,幡然醒悟皈依佛门。在鬼子母塑像的左脚下,有一青面红发小女鬼像,就是鬼子母作恶时的形象。背后的壁画为清康熙年间所绘。</p> <p class="ql-block">24诸天,或文臣或武将,神态各异,性格鲜明。</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采用“减柱法”营造,使得大殿空间更加宽敞明亮。</p> <p class="ql-block">3.朔州应县木塔。朔州历史悠久,拥有许多极具价值的古建筑,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最具代表性。应县佛宫寺位于朔州应县城区。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整个中轴线突出,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释迦塔位居寺院中心,</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之后历朝历代都有维修,迄今已屹立九百多年,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建筑。木塔全高67.3米,全榫卯结构,没用一颗钉子。塔上“天下奇观”牌匾为明武宗朱厚照所题,这块匾的上方“峻极神工”牌匾是明成祖朱棣亲书。应县木塔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为保护木塔,现已不能登塔参观,但木塔第一层向游客开放。第一层中心是一尊高大的佛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北两面墙壁各开一门,方便游客进出,</span>游客可绕佛像一圈参观木塔第一层。</p> <p class="ql-block">第一层中心是一尊高大的贴金彩绘释迦牟尼泥塑像,佛像高11米,金脸金身,体态丰盈,端庄慈祥,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手心向上作与愿印,结跏趺坐在巨大的须弥仰莲三重座上,须弥座高2.13米,是国内现存最高的一尊室内佛像。</p> <p class="ql-block">莲瓣下方有八位力士,为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这尊护法天神的形象特别“萌”,与常见的护法天神完全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至此,国内现存八大辽构我已观览过天津蓟州独乐寺山门、独乐寺观音阁,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span>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朔州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等六大辽构,还差<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北涞源的</span>阁院寺文殊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北高碑店的</span>开善寺大雄宝殿,争取早日前往观览,了却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