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丹东领略立国之战(二)

张灏

<p class="ql-block">  6月19日我们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参观知道了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战场控制,保障条件等多方面处于劣势,但志愿军以勇于担当的豪气,横刀立马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取得了一次次胜利,这场立国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p> <p class="ql-block">  一进纪念馆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国防教育园。其占地3万余平方米,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并与射击,攀爬,野战军训等体验性项目有机结合。</p> <p class="ql-block">  这是1115号机车,抗美援朝期间执行运输任务的关键设备。1951年入朝,由司机长李国珩帶领团队运输战略物资。1952年7月12日深夜,1115号机车执行任务时遭敌机轰炸,面对3架敌机李国珩果断加速通过危险区,并利用加煤产生浓烟迷惑敌机,成功突围,这一事成为抗美援朝战役中经典战术案例。被称为"英雄的1115机车"。李国珩立一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纪念塔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核心建筑,其台阶设计不仅服务于通行功能,更是通过数字符号的表达,将参观者的行进历程与历史回顾紧密结合,形成沉浸式教育体验。</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纪念塔象征着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塔身上还刻有志愿军英雄业绩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嵌着邓小平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象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塔座上刻着旗帜,鲜花,彩带和汉白玉塔花,代表和平,胜利和友谊。纪念塔高53米,寓意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p> <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前入口大台阶宽10.25米,寓意10月25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整个进山台阶共用条石1014块,寓意志愿军在朝鲜浴血奋战的1014个日日夜夜。纪念塔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蕴含着设计者对这场战争的深深的缅怀,而每一处细节又彰显着烈士鲜血的凝聚!</p> <p class="ql-block">  最后去纪念馆看展览。抗美援朝纪念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基本陈列主题,有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英烈厅等展厅。这些展厅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史。参观者看着展品,默默无语,静静地感受着那段感天动地,艰苦卓绝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展馆陈列1000余幅历史图片,1000余件文物,有志愿军家书,苏联慰问手册,人民功臣牌匾等等,这些珍贵文物是那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序厅,眼前首先呈现出的是一片明亮的曙光色,序厅正中间是毛泽东主席与彭德怀司令的大型铸铜雕像《临危受命》,真实还原了75年前的历史瞬间。上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高度概括了陈列主题。</p> <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朝鲜内战暴发,战火烧到鸭绿江,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为什么要出兵打这场仗?为什么要以弱抗强?为什么能够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底有怎样的品格和力量?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文物,一场场战役,一个个故事伴你走完1389米展线,看过以上问题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中介绍了朝鲜战场上我方战争的两个阶段和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这是运动战阶段,主要体现在五次战役,包括云山战役,长津湖战役等,重创了"联合国军",将敌军从鸭绿江边驱回至"三八线",歼敌23万,扭转战局。</p> <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是从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这阶段主要是阵地战与谈判,边谈边打,谈判期间爆发了上甘岭战役。最终停战于1953年7月27日,中朝与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中的两次战役让我刻骨铭心。一次是两水洞战役,还有云山城战役。先介绍的是两水洞之战,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在朝鲜两水洞地区与敌军首次交战,打响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枪,首战歼敌1.5万余人,粉碎了美军"感恩节前结束战争"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p><p class="ql-block"> 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以铭记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p> <p class="ql-block">  云山城战役可歌可泣,云山城是朝鲜北部交通枢纽,1950年11月1日至3日,中美两军在此首次交锋。志愿军司令部命39军完成任务。39军发现敌军換防,美骑兵第1师接替南朝鲜笫1师,果断提前发起总攻,以劣势装备打破美军王牌机械化部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经典战役之一。</p> <p class="ql-block">  看展览杨根思烈士让我认识了长津湖及长津湖战斗。杨根思生前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坚守长津湖畔。在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p> <p class="ql-block">  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同志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1951年12月11日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中特别介绍了上甘岭战役。充分考虑文物与场景的融合。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余次冲锋,最终取得胜利。这是志愿军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的一次著名山地坚守防御战。</p> <p class="ql-block">  上甘岭战役让人们认识了志愿军胡修道。他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1月参加了上甘岭的战斗,他英勇顽强打退了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为他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  胡修道获得的纪念章,功勋章🎖🎖🎖🎖。</p> <p class="ql-block">  上甘岭战役中缴获的美军子弹箱和子弹。</p> <p class="ql-block">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插到上甘岭阵地上的红旗!</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缴获的美军吉普车。</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坐过的吉普车。</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祖国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经过艰苦战斗,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站协定上签了字。彭老总感慨地说:西方侵略者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p> <p class="ql-block">  展板陈列的凯旋门,记录志愿军凯旋归国。凯旋门不仅代表了胜利本身,还彰显着那些为胜利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英雄。凯旋门是对英雄主义的颂扬,是对英雄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200多万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经过两年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共毙伤俘敌70余万人,志愿军伤亡36.6万人。这其中有197653位志愿军战士在开🈵金达莱花的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抗美援朝战争揭示了志愿军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密码,彰扬了抗美援朝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宋朝王谠在《唐语林•补遗一》中说"耳目之所闻见,心灵之所领略,莫不一览悬解,终身不忘"。丹东行领略了志愿军卓越战斗精神,耳目之所闻见难忘。李光耀曾说"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这正是说抗美援朝战争是立国之战,志愿军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壮丽史诗,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火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