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好久不见的发小、好友霞妹,最近避暑返回武汉,拐到襄阳看望一下发小们。我们欢聚了两天,聊起了许多往事,我惊叹霞妹的好记性。</p> <p class="ql-block"> 霞妹是渐进式走入我的生活里,成了我的好友闺蜜。她是我的发小,我们曾经同在一所幼儿园。我毕业时,她还在上小班,互相不认识,但我俩在幼儿园毕业照上同过框。她记得当年我在幼儿园毕业演出时,上台演过“寒号鸟”。那个场景也是我的黄金记忆,因为我害怕得不敢上台,是被老师从幕后推上舞台的。不过,当时在小班的她能清楚地记得,这让我有些意外。</p><p class="ql-block"> 她是军分区大院的孩子。小时候,我经常到大院找跟我同龄的大媛和秋娥玩,还不认识霞妹。后来,在她的美篇里,我读出了一个胆大傲气、古灵精怪且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形象。有点遗憾,当年为什么不认识这个机灵可爱的小丫头呢?不然,在大院里的玩耍会更加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又同在一所学校,但我是师姐,还是彼此不认识。上中学时,她在五中,我在四中,更是没有交集。我俩的人生轨道在下乡务农时才有了连接:我们下乡在湖北襄阳宜城县的同一个公社。1974年我们下乡的时候,享受了知青的新政策,都是按照父母所在的系统集体下乡,并且配有带队干部进行管理。我们公社各大队的知青,都是当时地委及所属机关、医疗战线、教育战线的子女们,分别在宜城山河、高湾、石灰、大冲等几个大队插队务农。</p><p class="ql-block"> 我是教育战线的子女,分在大冲大队。有一次,我们大队的毕克成同学发起宜城的知青聚会,他是我们知青点的“事务长”,可以安排大家的“伙食”。毕克成同学很有号召力,当时有十几个同班同学前来赴约。那是我第一次正式认识霞妹,她跟我同班的一位男同学都在高湾大队,也一起来了(这次确认,当年她和那个男同学正处于彼此“好感期”)。初见霞妹,就觉得她漂亮,活泼,有着军人子女的热情和爽朗。那次的聚会很难忘,在那个山洼的知青点上,我们十几人开着“乡土Party”,没啥好吃的,但是大家依然热烈地闹腾,直至深夜还意犹未尽。毕克成同学安排得很周到,聚会结束离别时,朱晓伟同学还给我们还拍了一组珍贵的照片留念。这次听霞妹说,当年聚会回到队里,他们都挨批了。</p> <p class="ql-block"> 再见到霞妹,就是在一起排练节目了。当年湖北省要举行首届知识青年表彰大会,要求各地区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全省汇演。我和霞妹一共七个女知青,被各大队挑选出来,排练《养猪姑娘》这个说唱节目,代表襄阳地区参加全省汇演。接受这个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都感觉荣幸和激动。当时排练的“规格”挺高,在地区文工团接受专业培训,由专业老师指导排练,可见对这个代表襄阳地区参演节目的重视程度。当时帮我们排练的老师姓吴,演过舞剧《白毛女》中的喜儿,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所以,我们排练的积极性都很高。</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过一次聚会的交往,我和霞妹一起排练就很熟了。但真正让我俩产生亲密感的,还是那张幼儿园的合照。我知道霞妹跟我在同一所幼儿园之后,就找出我的幼儿园毕业照,认真辨认出了坐在小班区域的她。于是在排练场上,我把幼儿园的合照拿给她看,当她认出那个咬着手指,一脸懵懂的自己时,很是惊喜。这张合照,确认了我俩真是发小,也在不知觉中拉近了我俩的关系。后来,我把合照翻拍送给了她一张,她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次见面,我们说到了当年排练演出的不少遗憾,那可是我们人生中共同的一段难忘的“高光时刻”。当年这个节目主要突出其政治意义,所以,用宜城的花鼓调唱《养猪姑娘》,艺术发挥的空间极受局限。现在想来,真是难为给我们排练的吴老师了,也难为了我们。霞妹的记性真好,到现在居然还能用宜城花鼓腔声情并茂地还原一句唱词:“一头猪子啊,生重病啊~病啊”,把我笑喷了,不知道当年我们是怎么唱出来的?这个节目受到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虽然在省里汇演时我们很尽力地表演,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事后听说主办方很为我们遗憾:这几个小姑娘长相、表演都不错,有点可惜了。当然,最可惜的是没有留一张演出合影。好在我们都珍惜吴老师画的妆容,在照相馆拍了带妆的个人照。霞妹的带妆照至今还保留着,五十多年后再看,不由地让人感慨:青春真美!我的带妆照不见了踪影,估计当时觉得自己脸盘子大如满月,就没有用心保留。</p> <p class="ql-block"> 再联系的时候,她跟我班那位男同学结了婚,都在武汉工作了。我的父母和她爱人的父母是解放军第四野战部队的战友,还是汉口高级步兵学校(现改为“海军工程大学”)的同事。记得他们来过我家,我爸爸特别喜欢霞妹,把他精心制作的穆桂英头饰给霞妹戴上,笑呵呵地说她很有英气!</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说起来,霞妹还是我们班同学公认的第一个可以参加聚会的“班媳”。那时候,班里同学聚会,开玩笑说不能带自家媳妇或老公参加。不知道是不是戴了“有色眼镜”,见了霞妹,破例了。这可能源于霞妹不仅外表养眼,情商也高,只要有她在的场合,情绪价值拉得满满。她多才多艺,会舞蹈,语言模仿能力超强,特别是襄阳方言和随州方言的自由切换朗诵,更是一绝!有趣的是,她跟我们班好几个女同学都“混”成了闺蜜。</p> <p class="ql-block"> 前两年,霞妹又“忽悠”我进入了美篇。早几年,美篇于我,只是个概念,知道是个人作品承载的平台。但真正让我动心起念的,是霞妹的鼓动。她说美篇是个可以“存档”的平台,退休之后,把过去写的文字存起来不“浪费”,还可以继续写退休后的所见所闻,消磨时光,愉悦心情。她说,锐姐,到美篇来吧。我经不住她的鼓动,脑子一热就进美篇了。一进美篇才发现,早我几个月进入美篇的霞妹,有一个很江湖霸气的名字:李班主。而且还是某个栏目的优秀管理员,工作认真,笔耕不辍,有近五千的粉丝拥趸,获得徽章、证书、魅力、点赞无数,了不得!感谢霞妹把我“忽悠“进了美篇,客观上逼我坚持练笔,做起了思维“瑜伽”,逗自己玩,丰富了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还得感谢霞妹帮我找到了军二代“组织”。2023年9月,霞妹和她的先生参加了四野43军后代联谊会,纪念“辽沈战役胜利七十五周年”。她认识了著名的海军战斗英雄张逸民的后代张帆女士,碰巧张帆女士在四野后代中很有人缘和影响力,碰巧她就在四野45军后代群里,于是,霞妹就为我操心了,托张帆女士把我拉进了45军后代群。四野45军是当年父亲参加衡宝战役的部队。进群后,我有幸认识了一批四野45军的后代,认识了丁盛将军的女儿丁大姐。2024年10月25日,我带着父亲的遗愿,奔赴湖南灵官殿镇,参加了“衡宝战役胜利七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走过父亲当年浴血奋战的地方,收获了满满的感动,重新接受了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写着写着,就收不住笔了。还有好多跟霞妹的回忆在影影绰绰地闪现。借用霞妹的话说,我俩是纯金发小,小学同学、知青乡友、舞台搭档、同是园丁、还是美友,这情谊该是多深厚啊!</p><p class="ql-block"> 这次两天短暂的相聚,我们几个发小闺蜜,尽情畅聊,肆意撒欢,放纵大笑,多巴胺爆棚!离别时的心愿就是:乐在当下,咱得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