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歌曲:往事只能回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慈城火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字:耄耋阿缪随笔/原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慈城,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初中在慈湖中学,有我美好的回忆,有我的同学们。回忆满满,1964年秋日,我背着蓝布书包穿过慈湖中学斑驳的校门。梧桐叶在青砖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座江南古镇的晨雾里,藏着无数个即将被时光冲散的青春碎片。67年毕业,68年知青运动打起背包,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永远回忆,回不去的青葱岁月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别是慈城火车站也是我忘不了的记忆。我少年时期,曾经在这里无数次地上下车。从慈城去上海总是上清晨的列车,从上海回慈城总是乘晚上的列车。我总在慈城站台等待从宁波驶向上海的列车,看蒸汽从火车头喷薄而出,在晨雾中氤氲成流动的云。那时车票是硬纸板的,检票员用铁钳在票角打个洞,清脆的"咔嚓"声是启程的序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次乘火车上海到慈城下车后,天蒙蒙亮,再到对面农贸市场吃一付大饼油条,一碗豆腐浆暖暖身再回慈城的老家。现在只能成回忆了!这个火车站再熟悉不过了。车站还是那个车站,只是人已经不再年轻,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了,现在将近八十岁,完完全全是一个白发老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慈城站是1954年建成的慢车站,承载着太多人间烟火。候车室的长条凳上,曾有过归乡游子的鼾声、卖报老人的吆喝、情侣依偎的剪影。2006年9月停办了客运,运行了52年,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此退出了铁路客运历史舞台,成了一代人的记忆,现成了参观旅游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改造成文创园区的慈城站,玻璃幕墙倒映着斑驳的站牌。那些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铁轨,依然保持着向远方延伸的姿态。马渚,余姚,蜀山,丈亭,叶家,慈城,洪塘乡,庄桥,宁波这些站你们还记得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被高铁时代遗落的站点,像散落在浙东平原上的时光胶囊。当我们在智能售票机前匆匆扫码时,可会想起那些需要提前三天排队买票的日子?当动车高铁以300公里时速掠过大地时,是否还有人记得慢火车上摇摇晃晃的茶水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慈城成了我回不去的故乡。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青涩年华步入白发苍苍的沧桑历程!慈城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记忆总在心里!这些记忆会显出金属般的光泽——它们不会被淘汰,只会随着岁月流逝愈发珍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多少次春夏秋冬的来回,总是青春年华中的昨天。致敬生命中的第二故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