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乡情.七回建昌3(知青岁月四十九)</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邀请几位村干部做客,那条昨天从兴城早市买的足有2斤多的鲈鱼,谁也不会做,于是大家看向了我,昨天我给大家做的红烧肉大家都说好吃。其实这么大的魚我也没做过,但我可以现学现做,我打开抖音,然后搜索鲈鱼怎样做,于是“清蒸鲈鱼”的视频便出来了,我告诉大家在女儿家有些菜现学现做,都是用这种办法。改刀,味制,魚太大,用外面的大锅蒸,刚下锅有人喊我:看谁来了!转头一看,小美佳和她的妈妈来了,是她妈妈起大早开车从县里接回来的,我知道小美佳爱吃扇贝,刚才做贝类的时候,怕路途远,赶不上,特地为她留了很多。小美佳个子长高了,成了大姑娘,留着齐眉的刘海,嘴角挂着腼腆的笑。记得小美佳9岁时第一次见到我,一连问了我3个问题:你是知青吗?你是城里来的吗?你们还下乡吗?我当时对她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现在她读高中,离知晓答案,看来不远了!关于知青的定义,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处的角度不同,理解就不同,结论就不尽相同,但我很想知道小美佳这辈人成年后对知青运动的客观理解。我还等待着小美佳的那句承诺:好好学习,上大学,到城里找(知青)爷爷! </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的几位村干部,大家还很熟,他们都不喝酒,但我们都曾一起吃过饭,其中有一位是亮山的儿子,亮山当年是村里的新闻人物,文化不多,但古往今来的事无一不晓,干活歇气的时候,大家都围着他,听他讲古书,亮山早已不在了,但看到他儿子我们自然觉得亲近了不少。做为知青一直关心农村的收入,对于农民的收入,他们农村最基层,了解的应该最充分。他告诉我,正常年景,去掉种子农药化肥,一亩地一年只能剩下600多块钱,农村是靠天吃饭,像去年的大旱大涝就不好说了。显然靠纯农收入维持日常生活还可以,如果加上教育,医疗,养老就捉襟见肘了,我心里在想,如果辛勤一年到头远远挣不过在外打工,将来还会有人种地吗!不过刘质彬沟副业是有的,以养殖业为主,主要集中在下河子。</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刘质彬沟大集,客人走后,准备逛刘质彬沟大集,在快要淤平的河套边上,一对老夫妻在往车上一锹锹的装沙土,一聊起来,他们74岁,和我同龄,心里一阵酸楚,这么大岁数还在劳作,一问他们的养老金,一个月仅一百多,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问:他们不能帮帮你们吗,两位老人深深的叹了口气:他们的日子还不如我们。</p><p class="ql-block"> 过了河套不远就是大集了,大集已接近尾声,为了怀旧,我专挑老人的摊位,为的是他们懂我们,能聊到一块,路过的第一个摊位,还是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们来自头道湾子,与外村比较,那里我还是比较熟悉,当年给公社划水利图,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那时派饭,吃住都在老乡家,当我说出六股河的三块石,村里有一棵老松树,上面有一窝白老冠,他们一个劲的点头:对!对!一说起知青,他们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股脑的说出我们那么多知青的名字。是啊,一遇到同龄人就感到亲切,因为他们懂我们,我们在他们的眼中是实实在在的知青,而不是传说。</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到小美佳家做客,同上次比,房子重新做了装修,家具也是新换的,一切都焕然一新。小美佳的爷爷奶奶就住在对面屋,我们第一时间来过,屋里也是焕然一新。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来看小美佳的爷爷奶奶,和小美佳,小美佳的爷爷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刘质彬沟人,当年是他赶着马车将我们知青接到村里的,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跟他的马车,秋收,送公粮…前些日子小美佳的奶奶中风住院,一直让我很着急,给他们打钱他们也不收,加上小美佳刚刚考上高中,应该庆贺一下,因此就赶来了。就此机会也能进一步了解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小美佳的爷爷今年84岁,奶奶80岁,我以为他们的养老金应该超过200元,结果还不到。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型到工业大国,按人口比例,农民这个基数仍然占很大的比例,在转型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基础建设也离不开农民,在打江山时我们依靠的是农民,他们有目标,有希望,有盼头,为的是让所有的农民都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甘愿流血牺牲,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不让城里人饿死,他们勒紧裤带,把粮食送到城里;当城里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本来就困难的他们,又按纳了我们一千七百万知青。当年这个地区还是极度贫困的时候,他们喝着破子粥,在很多家庭到了开春就断顿的情况下,仍然把粮食一车车的送到粮库,有时靠人担,长长的送粮队伍,艰难的走过崎岖的二十里山路去送公粮,只有我们知青知道他们的付出,如今他们老了,这么点待遇和他们的付出,似乎有点不成比例。按政策,我们知青下乡算工龄,退休时计算一年工龄差不多有100元,他们在农村一辈子,付出也是一辈子,难到我们都忘了吗!</p><p class="ql-block"> 这次小美佳奶奶住院(10天),总共花去5000元,新农合报销后自己负担3000元。细算一下,到手的养老金就是不吃不喝,一下子就花去差不多一年半养老金。</p><p class="ql-block">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一定要落到实处!全民期盼着免费教育,免费医疗。</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了专家和政府官员到农村调研的一段视频:一片开阔的庄稼地,开出了长长的一条道,上面铺着红地毯…</p><p class="ql-block"> 刘质彬沟的孩子一直是我们知青关注的对象,因为我们读书少,因此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树朋的两个孙子和孙女,是我们看着他们长大的,从襁褓中,到小学,到大学,给了我们很大的欣慰。</p><p class="ql-block"> 小美佳是我们知青接触次数最多的孩子,我们认识她时,正读小学三年级,那年她9岁,活泼可爱,那次我们回来12名知青,临走的头天晚上,她拿着自拍杆一会跑到这个知青的怀里,一会又跑到那个知青的怀里,拍合影,临分别时我把带的数码相机送给了她,她特别喜欢,这次又给她带来一部DV,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审美观,不知道她喜欢不喜欢。自那以后每次来她都给我们讲学校的故事:“我们换老师了,原来的老师升校长了,新老师讲课有点听不懂,我会适应的”;“我们快搬到新校舍了!新校舍是个大楼房!”;“我上中学了,住校,条件很好,吃的好也很便宜!”。</p><p class="ql-block"> 谈到高中,我问她住宿条件,她说一个寝室13个人,“这么多人!”我有点惊讶:“吃的怎么样?”,小美佳无奈的摇摇头。</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大学费涨了,高中也一定会涨,一切都与经济挂勾,给平民学生和家长留下的就是无奈。</p><p class="ql-block"> 从小美佳家出来,那位从军事院校领导岗位退休的学姐爱人发出了一声感概:小美佳是个好苗子,一定会考个好大学!就准备钱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