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旅28 如诗如画 文以兴化(2024年11月10日)

独行背包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i><u>从淮安到兴化</u></i></b></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淮安汽车南站告别淮安,乘长途汽车向兴化出发。</p> <p class="ql-block">坐在向兴化行进方向右侧靠窗位置,欣赏窗外景色。</p> <p class="ql-block">兴化,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据介绍,兴化为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地面平均高程仅1·80米,是里下河地区最低洼的地方。境内河湖荡汊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水域面积占到全境总面积的将近20%,是著名的水乡。</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车窗右侧画面全是水景,除了水面就是水田。车窗左侧也是一样。景色清丽。</p> <p class="ql-block">越接近兴化,水面越加密集。</p> <p class="ql-block">快到兴化市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兴化市区,感觉进入了陆地。</p> <p class="ql-block">兴化以“水润兴化,如诗如画”迎接游客。</p> <p class="ql-block">虽说进入了陆地,还是要不断地通过桥梁穿越河流。</p> <p class="ql-block">↓兴化汽车客运站到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i><u>郑家大厨房吃炒螺丝</u></i></b></p> <p class="ql-block">郑家大厨房</p><p class="ql-block">午饭选在郑家大厨房。郑家大厨房好像是兴化口碑第一的本帮菜馆。郑家?与郑板桥有关系吗?不知道。但是,郑板桥故居就在郑家大厨房马路的斜对面。</p> <p class="ql-block">点了3种:炒螺丝、蟹黄豆腐、米糕,都是极富兴化特色的吃食,总共104元。好吃不贵。</p> <p class="ql-block">晚饭听从出租车司机师傅建议,到夜市,选了一家人气火爆的大排档。</p> <p class="ql-block">点了两个菜,红烧昂刺鱼和青菜豆腐汤,好吃,舒服,当然也不贵。</p><p class="ql-block">↓午饭和晚饭之间,还在街头品尝了兴化小吃油墩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i><u>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池斋药店</u></i></b></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池斋药店</p><p class="ql-block">上池斋药店开业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1932年仿上海大药房风格改建装修,是中国江淮地区著名药业老店。</p><p class="ql-block">上池斋是兴化城区唯一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池斋药店侧门</p><p class="ql-block">↓上池斋店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i><u>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u></i></b></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p><p class="ql-block">兴化城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只有一个,也颇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却有不少,以独行背包客仅一下午的时间随机所见,就有6处之多。</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兴化城墙始建于南宋,为土墙。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砖墙,内外环水为濠。1958年拆除。现明城墙遗址为2006年依残留部分修缮而成。</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李园</p><p class="ql-block">李园是清代盐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李园内的船厅</p> <p class="ql-block">成家大司马府牌坊</p> <p class="ql-block">成氏宅第/成家大司马府</p><p class="ql-block">据介绍,成氏宅第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因成琎参加“靖难之役”有功,后被赠封兵部尚书(大司马),按官秩改建为大司马府。府第原为东西两路各8进,今存东6西7共13进,为中国现存规模较大的明代府第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现存13个院落中的9个院落</p> <p class="ql-block">府第西串廊(左)用以连接南北,内串廊(右)可联通东西,形成既分又合的建筑格局,设计精巧。</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p><p class="ql-block">据介绍,东岳庙主体建筑初建于明永乐年间,2008年完成历史原貌修复。</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故居</p><p class="ql-block">郑板桥,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兴化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郑板桥故居始建于清代,郑板桥中进士前在此居住。1983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堂屋</p> <p class="ql-block">下屋</p><p class="ql-block">下屋门额嵌郑板桥手书“聊避风雨”4字砖刻</p> <p class="ql-block">厨房一角</p> <p class="ql-block">院内两侧翠竹簇拥的蕨薇门和抱书门</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故居西侧新建的拥绿园</p> <p class="ql-block">拥绿园内建筑及景色</p><p class="ql-block">拥绿园,第一是新建,第二是易地新建,决定了它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现在没有,几十上百年后也没有。因为这块土地,不是郑板桥晚年居住与活动的地方,没有郑板桥的“神灵”驻足与存在过。它就是郑板桥故居旁边新建的一座中式园林,假以拥绿园之名而已。</p> <p class="ql-block">赵海仙洋楼门楼</p> <p class="ql-block">进门楼,两侧是狹长的南北廊屋。</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到头,左转过月亮门,进入建筑主体院落。</p><p class="ql-block">↓建筑主体院落中的这个三层建筑,就是赵海仙洋楼。</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赵海仙是清末名医,晚清“兴化医派”的代表人物。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扬州一盐商和江都某大木行主为报救命之恩,特聘请宁波匠人精心改旧宅正屋为中西合璧式三层主楼所成。这个洋楼院落是原有建筑,前面的门楼、南北廊屋等,是近年洋楼修缮时并入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i><u>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u></i></b></p> <p class="ql-block">兴化县署/范仲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独行背包客做美食之旅,是不采取集合省级以下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专列标题这种形式的。但是,兴化市例外。爱屋及乌固然是主要原因,兴化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的确深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群亦很可观。</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兴化县署初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范仲淹知兴时筑小梅岭,后世称“景范明堂”,为宋元时期兴化县衙。明代新建县衙,后降格为主簿署。清为县丞署。再后为文正书院。</p> <p class="ql-block">仪门</p> <p class="ql-block">亲民堂</p><p class="ql-block">大堂曰亲民堂,大堂前立戒石碑,书刻宋太祖赵光义颁布的廉政令: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在当时是各级官府的堂前铭,是规定动作,比空泛的“为人民服务”接地气、实在多了。</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仪门和亲民堂之间院落东侧建筑,现在是范仲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据记载,北宋天圣初年(1023)范仲淹知兴化县,主修海堰,建学宫,并筑有小梅岭,亲植腊梅,后世称之“景范明堂”,为宋元时期兴化县衙。</p> <p class="ql-block">四牌楼</p> <p class="ql-block">四牌楼建于明代中期,木石结构,由四座牌坊组合而成,明称四攒坊,清称四牌楼。坊内外悬挂47块匾额,旌表兴化自宋至中华民国初历史名人76人82人次。文革中遭毁。现建筑为复建。</p> <p class="ql-block">中原才子坊</p><p class="ql-block">中原才子坊始建于明代,为四柱三门木石牌坊。东额题“父子科第”,为嘉靖十年(1531)举人宗周、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宗臣立;西额题“中原才子”,专为旌表宗臣。</p><p class="ql-block">宗臣,明代“嘉靖七子”之一,被誉为“中原才子”“江北第一文士”。其代表作《报刘一丈书》,被收入《古文观止》。</p> <p class="ql-block">状元牌坊</p><p class="ql-block">状元牌坊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奉旨为丁未科状元李春芳而建。石质,双柱单门,跨东城外大街而立。李春芳于隆庆二年(1568)任内阁首辅,史称“状元宰相”。</p> <p class="ql-block">状元巷(状元牌坊巷)</p><p class="ql-block">状元牌坊北有状元巷,巷内有李春芳旧宅。</p> <p class="ql-block">元老府(李春芳故居)/刘韵琴故居</p><p class="ql-block">元老府,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府邸,建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p><p class="ql-block">该住所又为中国最早的女新闻记者之一刘韵琴故居。</p> <p class="ql-block">高谷故居</p><p class="ql-block">高谷,号育斋,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曾任内阁宰辅、内阁首辅。著有《育斋文集》。</p> <p class="ql-block">陈五房进士第</p><p class="ql-block">陈五房进士第始建于明代,因明清两代陈氏家族中先后有5人中进士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家舒巷西侧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此处建筑原为明代御史舒楚后人所建府第,明清以来累经修缮。</p> <p class="ql-block">家舒巷</p> <p class="ql-block">东门罗氏宅</p><p class="ql-block">东门罗氏宅为清代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据说罗氏家族以经营糖坊、糟坊起家,后兼事教育,家族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东门罗氏宅现辟为葛家澍纪念馆。厦门大学葛家澍教授,兴化人,是中国会计学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八字桥</p> <p class="ql-block">八字桥</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八字桥建于明代,位于东城与北城交汇处,因东市河上的中和桥(登瀛桥)和南市河上的永福桥(长安桥)相交呈“八”字得名。原八字桥为青石构建,桥上曾建有凌霄亭和牌坊,桥洞内建有神龛小庙,桥、亭、坊、庙合于一处,十分罕见。桥两侧建有遮覆河面的“过河楼”,楼下皆是店面,形成别具一格的商业“廊桥”。八字桥既占据着老兴化城水陆交通枢纽地位,又是繁华的城市商业中心。</p><p class="ql-block">但是后来,八字桥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以下引用网上的一段“权威”记载:“随着城内市河的填塞(独行背包客提示注意:是填塞),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字桥已成为一座不见流水的旱桥(独行背包客提示注意:兴化不是缺水的地方),放平后的桥面成为老长安路的一部分。在以后的旧城改造大潮中,古老的八字桥彻底被毁,而代之以一座与原貌实不相符的纪念性桥梁建筑。”</p><p class="ql-block">中共治国,政治经济领域讲究搞运动——不去说了,城市建设领域喜欢推大潮——20世纪五十年代的拆毁城墙大潮、八、九十年代的旧城改造大潮等等。只说兴化的八字桥。在旧城改造大潮中,拆毁也就拆毁了;在原地又建起一座“与原貌实不相符的纪念性桥梁”,建了也就建了。但这么一个欺世盗名且微缩版的东西,竟然被指为“市级文物”,如此拉低兴化文物保护单位的含金量,郑板桥故乡的“叔可忍,婶也可忍”吗?</p><p class="ql-block">当然,新建假文物欺世盗名不只八字桥,兴化还有一些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眼新、一眼假;而且,新、假文物保护单位遍布当代中国,不只兴化一城一地的问题(平心而论,兴化此类问题还不算严重),它们都是上述中国城市建设中又一个复建历史文化建筑大潮的产物。</p><p class="ql-block">借此机会,独行背包客拟再对中国大规模复建历史文化建筑大潮阐述一点想法(此前做过论述)。</p><p class="ql-block">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传统土木建筑有一个天然的劣势,不延年。所以,中国现存所谓隋唐以降乃至宋、元、明、清古建筑,都是经过历代无数次的修缮补改乃至落地重建、改建,才存留至今我们看到的模样,始建之初的样子你是无缘看到的(古石桥等例外)。这就是说,对古建筑的修缮补改、重建改建都是正常操作。而且,古人对古建筑的这种操作,基本都是实用目的,故而更加正常。当代中国复建历史文化建筑大潮的目的则并非实用,而是为了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虽然无可厚非,但在此目的之下,大量新、假文物保护单位出现就不奇怪了,同时,历史文化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p> <p class="ql-block">清代县志中,八字桥在兴化城里的位置示意图(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兴化八字桥旧影(图片下载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兴化八字桥过河楼旧影(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i><u>兴化散记</u></i></b></p> <p class="ql-block">兴化市博物馆/郑板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纪念馆院内的郑板桥塑像</p> <p class="ql-block">三绝奇才郑板桥</p> <p class="ql-block">知县十年</p> <p class="ql-block">板桥赈灾群雕</p> <p class="ql-block">吃亏是福/难得糊涂/扬州八怪群像</p> <p class="ql-block">兴化博物馆内的施耐庵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范公(文正)知兴</p> <p class="ql-block">魏家鹤山堂</p><p class="ql-block">据介绍,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化名医魏荫塘的父亲魏百泉跟随名医赵术堂(赵海仙祖父)学医,后魏荫塘在魏百泉鹤山医屋基础上创建鹤山堂药店。赵海仙、魏荫塘皆为晚清“兴化医派”主要代表人物,名播天下。</p> <p class="ql-block">湾巷</p><p class="ql-block">湾巷因巷中有折弯而得名。巷口湾巷标牌文字介绍,清末民初,巷内有魏百泉、魏树森、魏崇焱三代行医之“鹤山医屋”。</p><p class="ql-block">按前图魏家鹤山堂标牌括号内地址亦为东城外湾巷15号。知鹤山医屋与鹤山堂是在湾巷。然而,再前家舒巷西侧古建筑群图标牌文字介绍却说,原为明代御史舒楚后代所建府第,(家舒)巷东侧主要为清代名医赵海仙故居,南去为清代名医魏荫塘之鹤山堂。前图魏家鹤山堂大门门牌号亦为家舒巷16号。记述相左。存疑。</p> <p class="ql-block">大华饭店</p><p class="ql-block">大华饭店创于20世纪40年代。据介绍,该店秉承祖传手艺专营兴化早茶,选料考究,做工精致,被评为“兴化早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登楼吃茶,金东门古韵尽收眼底。是品尝兴化老味道,享受兴化慢生活的重要体验场所。</p> <p class="ql-block">东城外大街</p> <p class="ql-block">东城外大街</p><p class="ql-block">东城外大街,亦称金东门老街,地处东门历史文化街区,是兴化历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地区,商业繁华,故称金东门。</p> <p class="ql-block">二铺巷</p><p class="ql-block">二铺巷?何意?</p><p class="ql-block">二铺巷口有文字介绍:“明代社区以东城外大街为界,南为胜湖里……,北为文正里……。文正里自东城门外至此为一铺,自此东去为二铺,故……名为二铺巷。”您看明白了吗?</p><p class="ql-block">独行背包客理解,铺,是指商铺、铺面、(进而扩展延伸)房屋,所谓一铺、二铺,是一区、二区的意思。商铺之多,划分区域以便于识别和管理,可见金东门地区商业之繁华。</p> <p class="ql-block">毕飞宇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毕飞宇,兴化人,当代作家。读过他的长篇《玉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兴化印象:</p><p class="ql-block">1、低调安静、没知名度</p><p class="ql-block">你一定知道施耐庵和《水浒传》,但是你知道兴化或通过施耐庵、《水浒传》联想到兴化吗?你也一定知道郑板桥,同样的问题,你知道兴化或通过郑板桥联想到兴化吗?不是独行背包客武断,多数兴化及兴化周边以外的中国人的回答一定是不知道和联想不到。这不怨你,兴化的知名度不高。</p><p class="ql-block">2、地处偏僻、交通不便</p><p class="ql-block">兴化为什么知名度不高?无他,地处偏僻。当然,某地知名度高低还与是否发生过惊天动地、震撼世界的大事件有关——兴化很幸运。</p><p class="ql-block">兴化处于里下河最低洼的水网地区,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自然,与外部世界交往就少。例如,距离兴化并不遥远同属华东地区的津浦铁路沿线各中小城市,以及大运河沿河各中小城市,知名度都比兴化要大得多。为什么?交通便利。</p><p class="ql-block">而且,至今兴化的交通主要依赖公路。飞机不可能,高铁谈不上。有铁路吗?好像没有吧?又好像有,是那种支线铁路。查了一下,铁路兴化站是四等小站,“不办理旅客乘降”。有,等于没有。</p><p class="ql-block">3、不尚武体、不出武将</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兴化地处偏僻、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向有“自古昭阳(兴化古称昭阳)好避兵”的说法。这是说什么?此地景色又好,兴化就是近代的桃花源啊。据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一度率江苏省军政机构撤至兴化。同样,中共也借此地利发展势力,使兴化早早就成为“解放区”。</p><p class="ql-block">既然是“好避兵”的桃花源,“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人,用得着“尚武”吗?当然用不着啦。独行背包客出游重点是美食,此外,除去心之所向的人文自然景观,就是在街上瞎溜达,碰到什么算什么。碰到的不一定感兴趣,感兴趣的没碰到那是没缘分,就有点儿像搞对象。就独行背包客随机所见兴化众多人文景观中,竟然没有一个是宣扬尚武精神的,兴化的历史名人中,也少有上一站淮安韩信、梁红玉那样的英雄。当然,不尚武的兴化人施耐庵,写出一部打打杀杀的《水浒传》颇为神奇,莫非是缺啥补啥?开玩笑啦。</p><p class="ql-block">其实,兴化不止历史上不出武将,在现代竞技体育方面成绩亦乏善可陈,据说组队参加江苏省运动会,只夺一枚国际象棋金牌。兴化也只出过一个世界级体育名将,女子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冠军侯逸凡。然而,国际象棋算体育吗?明明是智育嘛。</p><p class="ql-block">4、文风扑面、文以兴化</p><p class="ql-block">尽管地处偏僻,但是丝毫不影响兴化发展出令人赞叹的历史文化。遍布兴化的独特历史文化遗存,才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价值所在。文化传承是兴化的金字招牌。</p><p class="ql-block">兴化,是官方在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据记载,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262人中举,93人(一说105人)中进士,1人中状元。兴化人郑板桥、施耐庵、李春芳、刘熙载、宗臣等,更是中国顶级历史文化名人。一个偏僻小城,交出如此出色的历史大考成绩单,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仅用半天的时间,在兴化的大街上随便一遛达,郑板桥故居、郑板桥纪念馆、施耐庵纪念馆、范仲淹纪念馆、状元坊、中原才子坊、四牌楼、八字桥、金东门老街、明城墙以及众多历史名人故居、商家老号等等这些一个偏僻小城靠一己之力发展出的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接踵而至,目不暇接。这样的县或县级市在中国并不多见,兴化,虽然处于地理洼地却堪称文风扑面的中国历史文化高地之一。</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兴化能取得如此优秀的历史成绩?简短节说,缘于兴化二字。据记载,尽管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建县却晚在五代时期的公元920年,名兴化,其意义全在字面——兴盛教化。不久,公元1023年,范仲淹知兴化县,在任期间,建文庙,办学宫,开“以儒兴学之基”,奠兴化千年文脉,正式启动了“兴盛教化”的事业。从此,兴化人文蔚起,文风兴盛,不是兴化人的范仲淹及其景范文化、文正流风,最令兴化人感戴和怀念。兴化人没有辜负一千年前为兴化命名者以及范仲淹的期望,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走出了一条“文以兴化”的成功之路。</p> <p class="ql-block">垛田(图片下载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按照行程,第二天晚上之前要抵达下一站高邮(酒店已提前订好)。前面说了,兴化交通不便。兴化至高邮的汽车倒是有几班可以选择,但是,末班车是下午两点。这就是说第二天留给兴化的只有上午半天时间,独行背包客还有三个想去的地方垛田景区、水上森林公园景区和沙沟古镇只能三选一。独行背包客选择的是沙沟古镇。</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本篇标题所示兴化两大特色,就少了“如诗如画”半壁江山,只能借用网络上的几幅照片聊作弥补了。</p> <p class="ql-block">垛田(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图片下载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