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廖晓</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86338</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历经千辛万苦登顶长白山,蔚蓝的璀璨明珠天池呈现在眼前时,感觉一切都知足了,然而下山后,并不想就此打道回府,我们几位商量后计划继续前行往延吉,这个中朝边境城市充满着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长白山的帕友贴心的为我们安排了行程和住宿,一辆七座商务车载着我们一路的欢歌笑语,不到二小时就到了延吉。</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民俗文化村和恐龙博物馆附近,此时已过了旅游高峰期,酒店房价从七八百元直降到二百元以内,而且打车也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延吉地处中朝俄交界,人口不足60万却拥有国际化氛围。街头韩文招牌与东北方言交织,朝鲜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化商业设施共存,形成“文化混搭”的视觉冲击。城市森林覆盖率很高,空气质量非常好。秋天的延吉气候宜人,长白山原始森林延伸带提供绝佳避暑环境,冬季粉雪资源媲美北海道。布尔哈通河畔的晨练场景与辣白菜摊贩的市井气息共同勾勒出宜居图景。</p> <p class="ql-block">延吉以朝鲜族美食闻名,冷面、包饭、烤肉是必尝三大件,锅包肉也特别好吃。冰碗冷面配苹果片与牛肉的酸甜辣口感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九月的延吉,天高云淡。走进朝鲜族古村落民俗文化园,仿佛一脚踏进了朝鲜族的百年画卷。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屋檐下悬挂的玉米和辣椒串在阳光下泛着暖红,偶尔有穿传统服饰的姑娘从木廊下经过,裙摆轻扬,像一幅活着的民俗画。夕阳给民居镀上金边时,村口的灯笼次第亮起。</p> <p class="ql-block">归途中回望,村落已渐入暮色,唯有鼓声和笑声还在风中飘荡。这里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只有柴米油盐间的文化传承——或许真正的民俗,从来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而在人们热气腾腾的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因时间原因,许多地方还没来得及细品就要匆匆离去,但延吉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这座既有边境城市的异域风情,又保留东北人的豪爽特质,更以美食与自然馈赠让游客们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长春之行,记忆深刻。我一个帕金森病患者,外加癌症附体,还经过了31次的化、放疗的“洗礼”。走出医院后我照样可以独自走南闯北看望朋友,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病魔不可怕,重要是活着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延吉网红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