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序更迭,弦歌不辍;金秋送爽,风华正茂。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传、帮、带”的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5年9月12日下午,贺兰二中“2024-2025学年‘青蓝工程’考核表彰暨2025学年‘青蓝工程’教师及班主任师徒结对启动仪式”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全体师长与青年教师齐聚一堂,以“培青”之名,赴一场与教育理想的邀约。</p> <p class="ql-block">一、表彰先进,见证成长硕果</p><p class="ql-block"> 仪式伊始,教务处主任殷文林宣读2024-2025学年“青蓝工程”考核优秀学员及优秀指导教师名单。柳霞霞、沈雯莉等6位青年教师获评“优秀学员”,王丽萍、黄起珍等6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p><p class="ql-block"> 当优秀学员与指导教师依次上台领取证书时,台下掌声阵阵——这不仅是对过去一年青年教师成长的肯定,更是对指导教师“传帮带”辛勤付出的致敬。殷主任在总结中提到,过去一年,青年教师在教学教研中快速进步,未来“青蓝工程”将继续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二、经验分享,传递教育智慧</p><p class="ql-block"> 表彰过后,优秀青年教师胡海莉与优秀指导教师王蓉先后上台分享经验。</p><p class="ql-block"> 胡海莉老师以“在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题,讲述了从“站稳讲台”到“胜任课堂”的蜕变:“是师傅的每一次听课指导、每一次教案批注,让我逐渐摸清了教学的脉络,也找到了身为教师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王蓉老师则从指导教师的视角,分享了“因材施教”的培养心得:“每个青年教师都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制经验’,而是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让‘青’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三、师徒结对,开启逐梦新篇</p><p class="ql-block"> 仪式的核心环节,是新学年的“青蓝结对”拜师仪式。</p><p class="ql-block"> 学校副校长董耀华首先宣读“青蓝工程”教师师徒结对名单。每一对师徒的相遇,都是一场教育智慧与青春活力的美好邂逅,每一对师徒的并肩站立,都象征着教育经验的传承与新生力量的启航。</p><p class="ql-block">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主持人的背景诵读声在报告厅回荡——这抹“青”,是《诗经》里的少年意气,是《楚辞》中的高远志向,更是贺兰二中代代相传的教育初心。</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学校副校长海少军宣读“青蓝结对”班主任师徒名单,班主任师徒们同样以拜师礼开启合作,为学校班级管理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任证书并赠书《最好的遇见》。青年教师向指导教师深深鞠躬,以传统拜师礼表达敬意,指导教师则回赠书籍,寄语青年教师“以书为友,以师为镜”。</p> <p class="ql-block"> 教师师徒和班主任师徒结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四、签约明责,共绘发展蓝图</p><p class="ql-block"> 为明确师徒双方的责任与目标,本届“青蓝工程”师徒代表彭彦(徒弟)与谢丽娜(师傅)上台签署结对协议。协议中不仅约定了“一年站稳讲台、二年胜任教学、三年能带毕业年级”的培养目标,更细化了听课评课、教案指导、科研参与等具体任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后,殷文林主任宣读“青蓝工程”指导教师工作要求,吕宁主任宣读青年教师学年要求,从“教”与“学”两端明确责任,确保“青蓝结对”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并制定发放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周任务清单和“青蓝工程”学期考核评分表,帮助青年教师厘清学期任务,生成个人学期发展档案。</p> <p class="ql-block">五、校长寄语,赋能未来成长</p><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金朝东以自身十多次作为“培青”指导教师的经历分享经验及感悟,对指导教师提出勉励:“培养出优秀的徒弟,是指导教师职业生涯最幸福的时刻,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也寄语青年教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学会借助学校平台,用数字化赋能教学,以教研推动个人成长。</span>他强调,学校培青活动,从来都不是面子工程。从过去一年来看,学校教育教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获得了上级单位的肯定和表彰。所以,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要通过个人学习及钻研,互助互带,助力学校发展进入新阶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的培青之路,是一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修行。愿每一位青年都能在这场相遇中,褪去青涩的懵懂,淬炼坚韧的品格,如青竹般向阳而生,似青松般经霜愈劲,终将以“青云之志”担起时代之责,以“青出于蓝”的底气书写人生华章。</p> <p class="ql-block">撰稿丨吕宁 方莉</p><p class="ql-block">图片丨李逸飞 谢丽娜 </p><p class="ql-block">初审丨董耀华</p><p class="ql-block">终审丨金朝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