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马来语:Muzium Negara,英语:The National Museum)在吉隆坡市西郊,它是马来西亚国内最主要的博物院,1963年建成开放,位于首都吉隆坡市中心,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藏品涵盖史前文物、旧石器时代工具、兵器与手工艺品等,致力于保存和展示马来西亚的历史与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建立博物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83年英国殖民时期,当时英国依次在马来亚地区建立霹雳州博物馆(1883年)、砂拉越博物馆(1888年)与雪兰莪博物馆(1906年),照片为雪兰莪博物馆1945拍摄。</p> <p class="ql-block">1910年,霹雳州博物馆与雪兰莪博物馆合并作为国家博物馆,由马来联邦博物馆部管辖。二战末期,雪兰莪博物馆在轰炸中被毁,大部分馆藏亦受损严重。马来亚联合邦于1957年获得独立,两年后联邦政府宣布将在雪兰莪博物馆遗址上建立一座新的国家博物馆——「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该馆由建筑师 Ho Kok Hoe 设计,1962年动工建设,历时1年完工,1963年8月31日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的设计以马来宫殿与传统雕刻技艺为特色,建筑外的图墙呈现马来西亚的发展历史,整座建筑由26根混凝土柱支撑,两侧各13根柱子代表马来西亚的13个州。</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一层的中央大厅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同时设有4个常设展厅,按照主题陈列史前文物、旧石器时代工具、兵器、乐器、手工艺品、节庆物品等,呈现马来西亚的自然历史与传统文化。其中A展厅聚焦于史前文明,B展厅讲述马来王国利书记,C展厅展示葡萄牙、荷兰殖民以及二战时代变迁,D展厅则介绍马来西亚的成立。尽管马来西亚历史比较短,但是四个展区仍然精心设计,全方位展示了马来西亚的文化变迁。</p> <p class="ql-block">A展厅(史前史),首先看到的是旧石器时代展柜,它陈列着人类早期使用过的工具。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洞穴,或巢穴的方式居住生活,主要依靠打猎,捕鱼,采集食物为圣,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了旧石器后期才开始养狗帮助打猎。这里是哥打淡边遗址展柜,来自于马来西亚北部,是重要的时期遗址,这些石器出自于高出海平面约70米的河流堆积,原料主要成份为石英,这个遗址大约有75万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还有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发现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印度尼西亚爪哇。马来西亚发现过距今约180万年前的石制工具,这也是迄今为止东南亚发现的最早人类存在证据。2008年,在马来西亚北部的霹雳州出土了一把石制手斧,经过鉴定,这是180万年前东南亚石器时代最早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柜装的是火山灰,被发现的时候保存很完好,和平文化是东南亚石器时期新新石器时期一种过渡文化,从打猎采集转向定居生活的中间过渡时代,已经开始尝试种植一些植物,时代跨度超过了300万年。</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柜的石器都是扁长型的以及横断面呈亚三角形的,这些石器发现于浅洞或岩厦。</p> <p class="ql-block">在2015年中国云南发现了最早的和平文化遗址,关于和平文化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是越南起源说,法国科学家在上世纪20年代在越南北部和平省发现的,在1932年正式对外公布,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起源于越南,第二种说法中国云南起源说,就是云南的石器拿到马来西亚研究发现,这是是典型的和平文化早期遗址,大约距今约2.4万年到4.3万年之间。澜沧江流域可能是和平文化的故乡,也是东南亚人群以及文化迁移的源头,这次发现引发了新的讨论,有人提出来和平文化不是单一起源。</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展柜。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畜牧业,比如这个斧头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工具,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见证,这种榫卯结构代表着工具生产的进步,他们开始抓动物畜养,猪狗都大量出现,人类学会了用火烧纸陶器。</p> <p class="ql-block">它是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之前在旧石器时代的坟墓中,埋葬品无非是一些时期,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器和石制工具。</p> <p class="ql-block">霹雳原始人,这里复刻模拟了这个时期的生活场景,在霹雳州霹雳县发现了距今183万年的古人类遗骸和手斧,霹雳州是马来西亚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遗骸,霹雳人安葬非常有特点,安葬前挖一个坑,把已故人放入坑内,放置供品,包括很多野猪、猴子、巨蜥和鹿这些食物沉淀物的遗骸,还有一些用石英制成的刀具,再铺设一层贝壳,</p> <p class="ql-block">这是1991年出土的,全身卷曲像胚胎,左臂左手和右臂右手小很多,左手是畸形的,说明患有A2型的短指症,这种遗传疾病,会对走路跑步跳跃造成影响,而且他脊椎朝右弯曲,说他虽然是残疾的,但依然活到了45岁,在一万年以前,已经是高寿了,而且他靠一只手,是很困难的。从陪葬看,他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钱才会被照顾,墓内还有壁画。</p> <p class="ql-block">其实在雅加达也有一群说着马来文的克里奥尔马来人,他们属于印尼克里奥尔马来人,沿袭了马来文化,之所以出现这个族群是因为荷兰人管理雅加达时期,从马来西亚引进人口用于开垦小,他们将不同人种分块安置在巴达维亚各处,其中就有马来村,爪哇村,经过几世纪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群说着马来语的巴达维族,现在由于外来移民增加,巴达维族已经成为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最早的居民,原住民奥朗-阿斯利人,在25000多年前,从非洲来到这片热带雨林,来自马来群岛的马来人紧跟其后,在1000年左右,就定居在了马来半岛的海岸线上。</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中国陶器比较,类似于河姆渡半坡遗址,这时候的马来器皿造型简单,线条多为点线状,而中国的器皿上多画鸟兽图案,还出现了波浪纹。</p> <p class="ql-block">这是瓜茶洞穴发现万年遗骨和陶器陪葬,一共有45具遗骨,里面有来自于一万年前的,也有来自于四千年左右的。</p> <p class="ql-block">四号展板,就是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他的手很整齐的排列在身体两侧,腿旁都是陪葬,像这个123号展板就是来自于和平时期,有些杂乱是遗骨埋葬的时候是手和大腿绑在一起的,也许这是一种传统。</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展柜,左侧的青铜钟是公元150年左右的东宋钟。</p> <p class="ql-block">右侧的青铜鼓形东松,鼓下部已经烂掉了,最早用于信息传递,等会一个打电话一个接电话,后期才演变为乐器。</p> <p class="ql-block">铁器展柜,左侧的几件铁器叫猩猩骨,这不是大猩猩的骨头,而是使用这个工具的族群名字,形状类似于动物肋骨,只有马来半岛地区有发现,铁比青铜便宜,耐用还容易提取,它到底是工具还是武器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能拥有铁器的人多半是社会阶层比较高,普通的人还停留在石器时代,黄色的展台上放的是铁矿。</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于马来西亚的森美兰地区的巨石阵,其实应该有三块,一块像箭,一块像舵,一块像勺子。左侧这个有四根竖条,它是阿拉伯语真主的意思,2021年马来西亚的考古队员在玻州格德里山,还发现在大马历史上,存在已久的人类化石壁画,估计有5000年到1万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瓷器,自古以来,马来西亚就是中国通往印度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考古学家在柔佛河流发现的古代文物中,就有中国秦朝和汉朝的陶瓷碎片。</p> <p class="ql-block">这些证据表明这条商路,其实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通了,它们或许来自于江西的窑口,精挑细选了非常精美的送到东南亚,陶器上还有很多伊斯兰元素。</p> <p class="ql-block">原始历史展柜,原始历史是指这个阶段已经有了文字记载,比如石碑上,洞穴中以及周边大国都有出现。马来西亚的历史,主要是被周边的中国所记载。</p> <p class="ql-block">这边英文介绍了两个人,公元五世纪前的法显,七世纪前的义净,义净是长安的一位僧人,大雁塔是玄奘修的藏书阁,义净是玄奘的一号粉丝,他时他西天取经的时候,就把这些经书带到了西安,在西安也修建了一座藏书阁,那就是小雁塔。专门存放他带回来的佛教经卷和佛图。他取经路上在马来西亚停留了十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马来亚贸易航线还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高度重合。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早在秦汉时期,也就是大约公元前200年左右就形成了。到了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这条航线发展到了最繁荣的阶段。当时的居民,会用一些木枝藤条来换取中国的陶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越马六甲海峡,再经过南海到达中国航线,这些商人把中国的丝绸陶器以及香料,成批运往欧洲国家。后来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海上贸易船只都从马六甲海峡经过,除了这些贸易外,还有一些宗教文化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柜中,有印度守天门的石雕,它是一个非常凶恶的形象,多为舞蹈状,通常放在印度神庙或者神圣场所的入口处,属于守护门神。表明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印度教和佛教都在这里存在,其实目前在吉打州发现的各种历史文物中,都能看到很多寺庙都有印度教和佛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东山墓葬是马来西亚墓葬文化代表,这是讲棺木放入后,把青铜鼓压在上面,人们普遍认为东山墓葬属于船葬,因为遗址出土的木板,与通常用于造船的木材种类相同。最早的骨灰容器,是陶罐,这也是当地最早的火化形式,瓮葬习俗是遗骨腐化后装入陶罐里,该传统至20世纪40年代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一种独特的木棺,这是一颗比较大的树,抛空内部后作为棺木使用,树干墓葬已有1100年历史,板葬是在霹雳州沿海地区发现的,它的头部比足部更宽大,现在马来西亚的丧葬文化,越来越倾向于快速和简单,比如穆斯林的葬礼,讲究早上去世的人不能拖到下午,傍晚去世的不可以拖到第二天,当穆斯林去世之后,他们家属会先通知就近的清真寺,然后清洗遗体,然后白布包裹全身,只露出脸,24小时内必须埋葬,华人的礼俗复杂,停棺材不会超过3至5天,如今很多习俗简化了。</p> <p class="ql-block">B展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来王国)</span>介绍了印度文明对马来群岛的影响,以及马来王国的形成过程。展厅重点部分为「马六甲苏丹王朝」,该王朝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改称号为苏丹,是马来伊斯兰(Malay-Islamic)文明的黄金时代。当中的圆盘是来自中国的双龙戏珠青铜锣。</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左右,这座宫殿到大门来自于最早的马来王国,吉打王国的赛塔尔宫殿。门由柚木制作,已经有120年历史,门上的花卉图案由马来和爪哇风格设计。</p> <p class="ql-block">古吉打王国(Kedah Tua),中文史籍称羯荼、逝陀诃或羯荼诃,是马来半岛的早期王国,别称包括Kadaram、Sa、Kalah、Kalah Bar和Kalagram,唐代义净法师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记载其为羯荼(Cheh-Cha)。其统治中心曾位于双溪马士和布章谷,该地区作为2-17世纪的重要考古遗址留存有佛教与印度教影响的宗教建筑遗迹。该王国以贸易枢纽著称,阿拉伯、印度、波斯等地商人通过日莱峰领港员引导商船停靠其港口,形成锡、金、象牙等物产的集散地。布章谷遗址中发现的唐代至明代瓷器印证了其跨区域商贸网络的历史跨度。苏丹Al-Mutawakil在位期间通过开发本土银矿与输入珍珠、玻璃器皿进一步巩固了贸易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龙形船头,属于19世纪的彭亨王室。公元7世纪中叶,苏门答腊岛上的室利佛逝国兴起,势力包括马来半岛的大部分领土,一直到公元14世纪,马来西亚就形成了很多以农业和贸易为主的小型国家,包括彭亨国、吉兰国登赢楼等,都是以种植水稻和贸易为主,逐步就形成了当时马来西彭亨王国的龙形船头,这个龙头是菠萝蜜树雕刻而成,有象征云龙的花纹,被用来装饰马来皇家船只的船首。船尾也会安放龙尾巴。</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四枚印章,都来自于马来皇室,因为皇室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刻有伊斯兰文字。</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雕是守护神,一半像大象,一半像鱼。</p> <p class="ql-block">在布秧谷找到的寺庙柱子的基石,这些都证明古吉打曾经受印度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阿婆罗八臂观音是重要藏品,手臂只有七个,右手断了一个,是1936年在霹雳州发现的,表现了和印度教及佛教的联系,手里的花瓶,虎皮和中国的观音相似,但男女不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尊释利佛式风格的婆罗门铜像,展示的是阿迦西亚,在印度教里,知名度很高,一生有两个战绩,第一是编写了最早的达米尔语语法书,另一个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武术形式,在吉隆坡的黑风洞,就有他的巨大雕像。</p> <p class="ql-block">婆罗门的浮雕,他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寺,曾经在火山灰下埋藏了数百年,与长城,吴哥窟和泰姬陵一起被称为东方四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利剑分为两种,一种直的,一种和金蛇剑一样弯曲的,弯曲的等于血槽,放血极快。马来剑也是身份的象征,是马来西亚特有,印度和华人都没有,剑鞘有黄金白银的,也有象牙的,长度类似于短剑和匕首。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是可以用来杀动物的,皇族黄金的,百姓用铜铁,马来西亚的徽章经常采用这个元素。</p> <p class="ql-block">这是霹雳州的王座,1918年霹雳州第30任苏丹依斯干达沙上朝就坐在这个位置上,他的屋檐设计和四周的护栏,都有中国建筑风格,因为他是中国的附属国。</p> <p class="ql-block">马六甲王国取代满者伯夷帝国,这个船模型,是体现了当时的造船工艺。它存在于1293年至1527年之间,是等同于中国京杭大运河时期,是元朝的元成宗铁穆耳在位期间,这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他依靠强大的海军不断扩张地盘,最后成为超级大的王国,控制了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利宾南部以及泰国南部这些地方,但后期内乱,逐渐衰败。直到被伊斯兰王国马六甲占领,公元15世纪初,马六甲王国建立,并为了稳定,寻找了中国明朝为靠山 郑和五次下西洋到访马六甲。为奖励马六甲的忠心,1409年明朝派郑和送大量礼物,和一个镇国石碑(已丢失),还带来五百人随从居住教化当地居民,他们和当地人通婚后,子女就是娘惹。</p> <p class="ql-block">马六甲也是重要的香料出产国,而且香料只能在马来西亚买卖,印度和阿拉伯人都来做生意,明朝需求也很大,黑胡椒,熏香换瓷器,瓷器卖给欧洲,增强了贸易往来,中世纪一小袋香料可换一两黄金。</p> <p class="ql-block">这些瓷器都是沉船打捞出来的,让我们了解了海上贸易路线。公元10世纪就文献记载有14艘沉船。1370年的图灵号装满了浙江龙泉窑的青瓷罐和盘子。</p> <p class="ql-block">1540年宣德号沉船发现了青花,还有一些泰国和越南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这里发现了不同国家的货币,这枚是洪武的铜钱。</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11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就传到了马来西亚,马六甲第二任统治者,伊斯干达沙迎娶了伊斯兰教的公主为妻,开始信奉伊斯兰教,这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位伊斯兰教国君。经历四代后成为国教。</p> <p class="ql-block">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迎来了大量的伊斯兰商人。</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伊斯兰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来穆斯林驱邪的工具。门口会挂这个牌匾,文字和古兰经有关。</p> <p class="ql-block">这些衣服是皇族专用。是古代的婚纱,用金线银线纺织的,非常高贵。</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衣服的配饰,18世纪到19世纪,巴巴娘惹文化传到了新加坡和槟城,他们的外形和华人没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装烟草的盒子,盒上绣着花卉的纹路。</p> <p class="ql-block">这类似于中国的手镯。</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腰带。</p> <p class="ql-block">屏风和服饰。</p> <p class="ql-block">这是娘惹手工制作的服饰中的珠子鞋。</p> <p class="ql-block">1960年前,峇峇娘惹是土著,之后被政府归类为华人。这是手工制作的手帕。</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的皮影戏最初是在吉兰丹发现的,并开始流传,距今已经400年底历史,还受到泰国文化的影响,皮影戏的场景和服装都有泰国元素。</p> <p class="ql-block">1511年,葡萄牙为了抢香料生意第一个抢占马六甲,荷兰人和印度人更精明,他们成立了东印度公司,通过做生意把东南亚变成他们的地盘,英国人占领了马来西亚,荷兰人占领了印尼,东南亚被欧洲瓜分。</p> <p class="ql-block">D展厅介绍殖民历史,马六甲用舰船利炮打开了马六甲通道。占领后马上建了圣地亚哥古城门,防止马来人反扑。此外参加攻击的400吨当时世界最大的战船海上之花号拉着战利品回葡萄牙,可是在苏门答腊岛沉船了,也算是报应吧。</p> <p class="ql-block">西洋刀剑、盔甲与盾牌。</p> <p class="ql-block">谈判破裂,双方发生四十天战斗,经过三次战役,八月占领马六甲,马六甲苏丹国灭亡,苏丹王逃到了彭亨,最后在柔佛和廖内站稳脚跟,建立了一个新的马来王国,葡萄牙成为马来历史上第一个殖民国家(西洋枪支)。</p> <p class="ql-block">这个复制品,是非常重要的历史遗迹。荷兰人占领了马六甲,在城门内驻军130人,有四个城门和炮台,在山上修建圣保罗教堂。</p> <p class="ql-block">荷兰东印度公司其实是一个军队,为了抢占收税权和商业通道,多次进攻马六甲,在1641年荷兰击败葡萄牙,夺得了统治权,成为马来西亚历史上第二个殖民国家。荷兰武器先进,对城堡城墙造成巨大破坏。</p> <p class="ql-block">1670年荷兰对城堡进行扩建,在城门上增加了VOC三个字母,代表着荷兰东印度公司。1753年建设了荷兰红屋,为庆祝胜利占领一百周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东印度公司的手枪。</p> <p class="ql-block">荷兰人从抢码头收税到占领整个马来西亚,没有想到黄雀在后,英国人占领了马六甲,后来居上,在19世纪控制了马来西亚整个半岛,</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瓜啦吉打城堡,它在吉打州位于马来西亚最北部,当年属于吉打王国,曾经先后被亚齐,武吉士,暹罗,英国和日本占领过,不断摧毁重建,英国统治时期,这里是政府办公的地方,日本占领时期为军事中心,2000年被翻新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吉打19世纪是暹罗的附属国,三年需进贡一次,金银花(黄金白银制作的模仿树木的工艺品)作为其中一种供品。缅甸和泰国发生战争时期,吉打忘记给泰国交保护费金银花,泰国打完仗要求交更多金银花作为赔偿,吉打交不起,于是找英国人帮忙,1786年吉打和英国相约,把槟榔屿作为交换保护权。</p> <p class="ql-block">但是吉打和泰国打仗英国根本不出兵,占领了槟榔岛屿只和印度与中国做鸦片生意。吉打发现上当了,就想把英国赶出去,结果英国先发制人打败了吉打,签署不平等条约,槟城归英国所有,1819年英国拿下了新加坡,之后准备进攻马六甲。</p> <p class="ql-block">z正巧法国拿破仑发起了战争,直接打到了荷兰本土。了,荷兰自身难保,找英国谈判要求暂时代管马六甲和爪哇,英国人欣然同意,并且占领后马上拆除城堡,为了将来进攻马六甲清除障碍。当地人阻拦,最后才留下了圣地亚哥古城门。</p> <p class="ql-block">荷兰人得到消息,就和英国人谈判,最后与港口互换达成协议。马六甲控制权就给了英国,英国把苏门答腊岛上的商贸港口给了荷兰人。荷兰人主要势力在印尼,印尼賺钱更多,1825年《英荷条约》签署。</p> <p class="ql-block">1874年,霹雳州选举焦灼,想请英国人帮忙,结果1876年,英国着急群岛签署条约,英国派参政司参与马来西亚政务,协助霹雳州统治,英国人乘机控制了锡矿与经济。1895年英国控制了所有国家成立了马来联邦。</p> <p class="ql-block">英国通过租借土地方式签署大量条约,进一步剥夺苏丹权力,英国以保护的名誉把苏丹王变成空头衔。英国人把马来分为九块自制,行政权归英国,1826年把新加坡,槟城,马六甲直接管理,更名为海峡殖民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英国的配剑与徽章。</p> <p class="ql-block">英国的望远镜,电话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英国人在马来西亚搞橡胶业,打造健全的交通体系,1900年马来亚铁路达到1200公里。马来亚成为世界最大橡胶和锡矿出口国。并在马来亚制造水泥,规定房屋必须用水泥建设。</p> <p class="ql-block">汽车工业崛起,轮胎让橡胶业利润暴增,英国从巴西投运了七万颗橡胶树种子,1870年到1937年,英国不断投资,1895年从中国和印度招收大批廉价契约劳工,马来西亚的橡胶业碾压了巴西橡胶业。</p> <p class="ql-block">罐头的生产,锡矿需求成为賺钱的产业,又招了大量中国人开采锡矿,这就是下南洋。</p> <p class="ql-block">锡矿土分为小砖,之后用水反复清洗,如淘金一般,泥沙被冲走,重的锡会留在锅内。北京条约容许英国人低价引入劳工,1900年华人已经增加到十万人。</p> <p class="ql-block">工业革命后,英国人采用机器和高压水枪工艺。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战争,英军节节败退,伤亡9000人,13万人被日军俘虏。</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用1.2万辆自行车代替坦克,适合雨林作战,而且这些自行车少量日本生产,大多在东南亚抢夺而来的,难怪在中国汉奸有骑自行车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经过55天,95场小规模战斗,马来西亚被占领。日军自行车发挥了巨大作用。1942年,日本称呼自己是马来西亚的解放者,说马来是马来人的,想赶走英国人后消灭华人,引起了抗日的高潮,马来西亚饿着肚子捐献了54亿支持中国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有些华人拿起枪去中国抗日,比如1939年3千多人去昆明修建公路,冲锋在抗日一线。滇缅公路从1939年到1942年运送45.2万吨物质,国际运送总数才50万吨,最终1600多人牺牲,日军认为所有马来西亚华人都是抗日的,于是对支持中国的马来华人进行报复性屠杀。</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投降,英国人又回来接管,又回到了殖民统治。(敲钢印的机器)</p> <p class="ql-block">D展厅是讲述1948年到1960年的故事。马来西亚共产党成立于1930年,目的是推翻殖民主义,二战期间与英国合作抗日,二战后马共占领3/4的马来西亚土地,他们游行示威来反抗英国的卷土重来。双方反目成仇,1948年6月16日,马共杀死三名英国人,引发了长达12年的战争。(马来西亚共产党红军服装)</p> <p class="ql-block">1949年英国人把森林郊区的50万华人迁移,新村从此诞生了,其实也就是集中营,出入口有官兵把守,断绝马共的补给,马来西亚共产党粮食短缺,无法抗衡,只能撤退到泰国和马来西亚边境丛林中,在夹缝中生存了三十年。新村也逐渐恢复了自由,1989年马来西亚提出泰国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共产党代表陈平进行三方谈判,解散了马共。1991年按照协议办理返回马来西亚手续,陈平被拒绝没有返回。</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共的宣传册。</p> <p class="ql-block">1955年7月27日,1956年到英国谈判,组织了第一次联盟大选,选出52名马来西亚联和邦立法会议员。</p> <p class="ql-block">这是选举的投票箱。</p> <p class="ql-block">这是52枚印章代表52个势力、独立人士和党派。其中联盟党在选举中获得51席,因此在立法会中成为主导力量,其中竞选宣言就是马来西亚独立。</p> <p class="ql-block">英国觉得无法控制了,提出苏丹等各州合并为一个大国家,但保持各自的党政,每次都必须通货大选决定执政者,九大王室利益被平衡。规定所有区域都有学习母语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和印度人的身份认同,但必须通过马来语考试。</p> <p class="ql-block">马哈蒂尔·穆罕默德(马来语:Mahathir Mohamad),全名为敦·马哈蒂尔·宾·穆罕默德(马来语:Tun Mahathir Bin Mohamad)。1925年7月1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亚罗士打市。1946年开始政治生涯,1981年至2003年担任马来西亚总理。2018年5月,他带领希望联盟赢得大选后再次出任总理,直到2020年2月辞去总理职务。2019年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2020年2月24日,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阿卜杜拉接受总理马哈蒂尔的辞呈。2月26日,马哈蒂尔表态愿重新出任马来西亚总理。2022年12月17日,马哈蒂尔被证实已辞去其创立的祖国斗士党主席职务。2024年4月25日,据马新社报道,马哈蒂尔正在接受反贪污委员会调查。</p> <p class="ql-block">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正式独立,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了主权独立的国家。马来西亚借鉴东印度公司和美国国旗,所以很相似,11条杠代表11个州,月亮代表伊斯兰教,星星代表团结。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国旗多出三条条纹,代表新加坡,沙巴和沙拉越,新加坡退出后条杠给了联邦特区。虽然独立了 ,国防,外交,财政,财政,内政实物还是英国政府管控,并没有从法律上获得独立。经过多次对抗,1996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侧底摆脱英国控制,文莱在最后一分钟退出,所以马来西亚有两个国庆节。1965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p> <p class="ql-block">这是九个苏丹王的帽子,马来西亚是唯一的九个国王轮值上岗的国家,国王五年更换一次,选票看过后当场烧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