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城门之一《泉山门》

晦鸣

<p class="ql-block">  泉山门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门,为唐代泉州子城的北城门。</p><p class="ql-block">以下是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 历史沿革:据考为唐天佑三年(906年)所建,原址在北门街气象台和中山公园附近,后废。2002年底动工重建,位于市区威远楼和中山公园北侧,朝天门以南,北门街西侧。</p><p class="ql-block"> • 建筑特色:复建的泉山门按唐末五代时期的规制设计,占地面积625平方米,总高度13.64米。城门楼建筑面积59平方米,高7.4米,采用单层单檐九脊歇山顶,面阔三开间,进深四架椽,灰瓦青砖。城门墙高6.24米,外用青砖,内用碎石、三合土建造。</p><p class="ql-block"> • 文化内涵:城匾“泉山门”集苏东坡墨迹而成,门楼有匾,北为“三台拱秀”,南为“万井烟景”。门洞过道西侧墙间嵌有唐子城、宋罗城修城古砖,复建时还将一块五代时期带有“衙子城砖使立”铭文的城砖砌入泉山门门洞中,并嵌上钢制玻璃保护。</p><p class="ql-block"> • 现代意义:2020年9月,泉州在泉山门打造了刺桐记忆公益空间,引入闽南语频道品牌栏目《泉州讲古》,搭建城门讲古摄制基地,定期进行录制,使其成为展示泉州古城城门文化的重要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