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古探幽觅美食——山西之旅(4)

赵玉龙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平遥镇国寺</p><p class="ql-block">镇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北15千米的郝洞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 虽然规模不大,但很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称“镇国寺”。元、明时期增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等建筑,清雍正、乾隆、嘉庆等年间均有大规模重修,光绪年间从别处将三灵侯祠、财神祠迁至寺内,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p><p class="ql-block">寺内建筑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天王殿、万佛殿和三佛殿。万佛殿是镇国寺的核心建筑,建于北汉天会七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其斗拱形制极高,与唐代佛光寺东大殿相同。天王殿为元代建筑,单檐悬山式,殿内塑有四尊天王像。 </p><p class="ql-block">寺内现存五代、元、明、清各时期古建筑44间,彩绘泥塑62尊,壁画100余幅,碑碣20余通(方)。万佛殿内的11尊五代彩塑,是除敦煌莫高窟外全国寺庙中唯一现存的五代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三佛楼内的明代壁画,以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为主要内容,构图完整、流畅,是明代壁画中的珍品。此外,钟楼上悬挂的金代皇统五年铸造的铁钟,以及东碑亭里的五代半截碑,均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西门,现代建筑,是镇国寺入口。门外是大型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坐北朝南,没有山门,现存天王殿南面有一明显房基,据说是被毁掉的原山门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砖墙木顶,单檐悬山式,斗拱简洁厚大,具有鲜明的元代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天王殿中供奉的是佛教的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p> <p class="ql-block">这些天王像为明代重塑、清代重新彩绘的作品 。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分别寓意着“风调雨顺”,表达了民间百姓对“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美好期盼 。</p> <p class="ql-block">天王塑像虽有残缺,但作为泥塑造型,历经几百年岁月,整体上保存还算完好。塑像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肌肤丰盈,面目表情栩栩如生,展现出高超的塑像技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山墙壁画艺术精湛。</p> <p class="ql-block">山墙上记载着供养人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的内部斗拱。殿内萦绕着浓浓的木头香气。</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万佛殿,是镇国寺内现存最早的建筑 。 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仍保留了五代时的风貌,是中国现存的寺庙建筑中年代久远程度仅次于南禅、佛光的木结构建筑,与它们并称为我国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三大瑰宝”。</p> <p class="ql-block">万佛殿斗拱分为柱头、补间、转角三类,柱头斗拱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后尾出华拱二至三跳,承托屋檐重量并分散梁架负荷,这种高等级的斗拱形制全国仅存两例。</p> <p class="ql-block">殿内佛坛塑有一佛、二弟子、四胁侍菩萨、二天王、二供养菩萨共11尊彩塑,这些彩塑均为五代时期的原作,是除敦煌莫高窟外全国寺庙中唯一现存的五代作品,人物塑造丰腴圆润却肥而不硕、高长而不横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殿内四壁及眼壁绘有万佛图,共810尊小型佛像,皆为清代作品,虽历经岁月侵蚀,但仍能展现出当时的绘画技艺和佛教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殿内屋顶的木质结构。</p> <p class="ql-block">从万佛殿到后殿去的西侧门。门旁的一幅对联神妙:“但做得来皆事业,若推不去即姻缘。”</p> <p class="ql-block">后殿右侧殿为观音殿,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观音殿面阔五间,门上楹联为“利物利人少病恼,救苦救难大慈悲”。</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三佛殿院内左手侧殿为地藏殿。 该殿重修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现存建筑保留有明清时期的风格。殿门对联:“愿大地都生净土,”</p><p class="ql-block">- 殿内塑像:殿内陆藏王菩萨结踟跌坐,神态静虑深密,是庄严的菩萨造像。地藏王菩萨的左右是胁侍闵公和道明。两厢供有十殿阎王塑像,神态不同,性格迥异。</p><p class="ql-block">- 文化内涵:地藏殿又被称为阎王殿,殿内壁画描绘的是地狱惩罚、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主题,教化世人行善积德。</p> <p class="ql-block">殿内居中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坐姿法相,两侧竖立着善财童子和龙女,两边是十八罗汉的坐像,每尊罗汉姿态各异,神情不同,惟妙惟肖。不过,原有的塑像已毁于文革期间,现存的为重新塑造的。</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三佛殿院内左手侧殿为地藏殿。该殿重修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现存建筑保留有明清时期的风格。殿内对联个:“愿大地都是净土,问众生谁是如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殿内陆藏王菩萨结踟跌坐,神态静虑深密,是庄严的菩萨造像。地藏王菩萨的左右是胁侍闵公和道明。两厢供有十殿阎王塑像,神态不同,性格迥异。</p> <p class="ql-block">部分塑像年久失修,风化比较严重。</p> <p class="ql-block">后殿只有一尊铁铸弥勒佛像。</p> <p class="ql-block">万佛殿前的腐朽古槐,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悬挂在天王殿东侧钟楼上的铁铸大钟。铸于金代皇统五年,即公元114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形制古雅,造型质朴,工艺独特。音色宏亮,击之数十里可闻。是平遥县境内的古稀之物,不仅为平遥各寺院古钟之最,在全国也较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