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北三省自驾游之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丹 东 纪 行(1)</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6日,我们东北三省自驾游第二天,目的地是边境城市丹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从盘锦到丹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朋友故地重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过兵的朋友韩树茂所在部队,当年就驻扎在盘锦一带,除了日常军事训炼,主要任务和工作就是种水稻。这次离开盘锦前,决定先到他部队曾经的驻地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50多年过去了,他旧地重游,除了稻田依在、一片金黄,其它一切都已物是人非,过去的驻地早已不知去向,变化之大恍如隔世,不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一路所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从盘锦到丹东,一路上道路两边都是稻田和成熟的稻谷。作为北方省份,辽宁有如此大的水稻种植区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12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了丹东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英雄城市”丹东市</b></p><p class="ql-block">辽宁省丹东市被誉为“英雄城市”,这个称谓缘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那场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丹东市概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丹东市,古称安东,是辽宁省辖地级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接鞍山,西南与大连毗邻,北与本溪接壤,总面积15289.6平方公里。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4年末,丹东市常住人口206.9万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丹东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辽宁省重要的边境口岸和辽东地区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港口城市,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会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还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丹东市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丹东的历史悠久,沿革清晰, 是个有历史脉络和历史传承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远古至汉晋时期距今约1.8万年前,丹东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进入青铜时代后,成为辽东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是燕国东部边疆要塞。西汉时期设有西安平县、武次县,属辽东郡管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公元4世纪至7世纪,丹东地区属高句丽政权,建有乌骨城(今凤城市凤凰山山城)等重要山城。唐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后在此设立安东都护府,成为唐朝在东北的重要行政与军事机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直接管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辽代丹东属东京道,置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代属婆娑府路,元袭金制。明代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修建凤凰堡、宽奠堡等边堡,成为辽东东部边防重镇。后金(清朝前身)于1618年萨尔浒之战后控制该地,清初属岫岩厅、凤凰厅管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1876年(清光绪二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治所位于沙河子,属凤凰厅管辖,标志着丹东地区正式纳入近代行政体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7年12月,伪满洲国设立安东市,与安东县并存,成为安东省省会,开启城市建制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接管安东,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政府,安东市成为辽东省省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取“红色东方之城”之意,安东县同时更名为东沟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1988年,丹东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中朝贸易的重要枢纽。现今,丹东市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口岸城市和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综上,丹东市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历经高句丽、唐、辽、金、元、明、清等朝代,从边疆军事重镇逐步发展为现代边境城市,其名称与行政地位的演变,体现了中国东北边疆治理与对外关系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抗美援朝运动中的丹东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丹东市与抗美援朝有着自然的联系。现在提到丹东市,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联想起抗美援朝;同样,提到抗美援朝,人们也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丹东市。这是因为:丹东与朝鲜一江之隔,在抗美援朝中,是处在这场斗争最前沿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抗美援朝战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美援朝战争历经两个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把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一举收复朝鲜北部广大土地,奠定了这场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多次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和细菌战。中朝军队不仅把战线在“三八线”附近稳定下来,而且还进行了多次进攻战役,迫使侵略者坐下来进行停战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的安全,捍卫了远东和世界和平,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1年10月25日,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2021年9月,“抗美援朝精神”被列入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抗美援朝运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美援朝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群众性爱国运动,与抗美援朝战争同步展开,从1950年10月持续至1953年7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统一领导全国抗美援朝运动,郭沫若任主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通过广播、报纸、墙报、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抗美援朝的意义,激发群众爱国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全国掀起四次参军热潮,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仅苏州一地就有153名学生、1267名社会青年入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全国开展“六一号召”,动员群众捐献钱物购买飞机大炮。1951年6月至1952年5月,全国捐献资金可购买3710架战斗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民工队等支援前线,为志愿军提供后勤保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各地开展优待烈属军属活动,解决志愿军家属生活困难,解除前线将士后顾之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美援朝群众运动为志愿军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保障了战争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凝聚民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意识,巩固了新生政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运动不仅是一场支援前线的群众运动,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其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中国人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丹东市在抗美援朝中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丹东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被誉为“英雄的城市”。作为抗美援朝斗争的最前沿城市,其战略地位、后勤保障和民众支援等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不可替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丹东地处中朝边境,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是志愿军入朝的主要通道之一。战争期间,超过200万志愿军部队从丹东及其周边地区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彭德怀司令员也是从丹东率先过江,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丹东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最重要的后方补给基地之一。战争期间,数百万吨军需物资通过丹东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前线。鸭绿江大桥、浮桥等交通设施成为“抗美援朝第一渡”,承担着兵力调动、物资运输和伤员后送等多重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丹东人民在战争中展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全市组织了大量民工、车队、医疗队支援前线,出民工53.58万人次,为志愿军做军鞋38.89万双、洗衣服58.9万件,义务献血58万毫升。许多家庭腾出房屋安置志愿军战士,形成了深厚的军民情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丹东还是志愿军空军的重要起飞基地和指挥中枢。志愿军空军从丹东浪头机场起飞入朝作战,涌现出王海、张积慧等战斗英雄。此外,志愿军空军地下指挥所也设在丹东,为反“绞杀战”和保卫运输线作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丹东还是朝鲜战场电力供应的重要通道。战争期间,安东电力职工冒着敌机轰炸,抢修“义东线”等关键电力线路,保障了前线电力供应,形成了“义东精神”,成为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丹东不仅是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桥头堡和战略后方,更是物资转运中心、空军作战前沿、民众支援模范城市。它在抗美援朝中的多重角色和巨大贡献,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篇图片采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09.12 写于黑龙江省绥芬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