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蜜蜂”

薛凤娟

<p class="ql-block">  这学期,我将班级社团活动换成了“小小扭工坊”,用扭扭棒进行创作。家长们非常支持,积极准备材料。孩子们的热情也被点燃,还未正式开社,课间就已随处可见他们用扭扭棒创作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下课铃响,小熙和小涵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办公室。她俩头上都戴着用扭扭棒做的“小蜜蜂”扩音器,粉粉的身体,圆圆的眼睛,精巧可爱。我由衷赞叹:“真好看!来,拍张照留个纪念吧!”两个小家伙立刻凑在一起,一只手拿着扭扭棒,另一只手高高举起,合成一颗爱心。灿烂的笑容,弯弯的笑眼,让我忍不住按下快门,定格下这纯真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很快,又有几个孩子围了过来,争相展示他们的作品。问起创作动机,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看同学做,自己也想试试;有的说见我天天戴,觉得很有意思;还有的说“小蜜蜂”做起来简单,成就感来得快。</p> <p class="ql-block">  这时,小雅仰着小脸,满是心疼地说:“老师,您嗓子不好,戴上小蜜蜂上课,就不费嗓子了。”小月也挺着小胸脯,认真地补充:“薛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像您一样的老师!”听着这些稚嫩却真诚的话语,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再次惊叹于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与超强的模仿力。</p> <p class="ql-block">  当然,二年级的孩子自律性尚在培养,扭扭棒的吸引力让个别孩子在主课上也忍不住把玩。于是我专门用一节课时间和他们谈心:“孩子们,扭扭棒很好玩,你们的小手也很巧,老师真心为你们骄傲。这就像糖果,很好吃,但饭前吃多了就吃不下正餐,对身体不好,对吗?上课学习是‘正餐’,能让我们长知识;扭扭棒创作是‘甜点’,能让我们更快乐。只有先吃好‘正餐’,才能更安心地享用‘甜点’。我们约定:上课把扭扭棒收进书包,专心听讲;社团或课间,老师保证给你们充足时间尽情创作,好不好?”</p> <p class="ql-block">  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听完后,他们懂事地点点头,齐声回答:“好!”</p> <p class="ql-block">  这件小事让我更加确信:老师的身教,远比言传更有力量。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老师,就是孩子最直观的一面镜子。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先努力成为那样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