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切实实行“双减”政策,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凯德世家小学于9月11.12日全校教师观摩了学校骨干教师们做的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我校从建校到如今一直秉承“示范引领,骨干带头,崭露头角”的人才培养计划,促进青少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长,成长一批,带动一批。</p><p class="ql-block"> 主管教研教改的邢翠芬副校长针对这次公开课活动做了详实的安排,她要求授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课堂上必须“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自己的教学特点。学校领导和同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认真作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和授课教师座谈交流。</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在”示范引领”这一环节中,我校选拔出四位优秀教师进行授课。一场课堂教学的盛宴在凯德世家小学精彩呈现。</p> <p class="ql-block"> 贺臻茹老师在执教《牛和鹅》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习初步掌握批注的不同角度,并试着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为此,她精心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分别是板块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直接导入课题,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较牛和鹅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板块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利用多种方法,夯实学生基础。比较课文呈现形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板块三:阅读课文,学习批注。认识批注是学习批注的前提。这里的设计让学生关注课文中呈现的批注,先了解批注的内容,然后对照文本内容,想清楚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写批注,知道写批注的几个角度。整节课关注文本表达,融合单元要素,注重课堂习得,尽显大气、智慧、幽默的教学风格。</p>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出发,而不是赤裸裸地灌输和强制性接受。只有引发了对新知的内在需要,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刘敏老师在本节课堂导入部分,依托“曹冲称象”的故事,一下就扣住学生心理,唤醒了他们头脑里的已有经验。在孩子们的认知里,“曹冲称象”是一节语文课,怎么能上成数学课呢?“惑”的产生引发了认知冲突,自然而然激发了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开启之后的探究过程作好了铺垫。</p> <p class="ql-block"> “为理解而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理解知识的关键是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刘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重温“曹冲称象”的故事,聚焦到关键的“船”的作用。数学中的船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把称不了的变成称得了的,变的是物,不变的是质量。本环节是整节课的核心环节,是对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的完美融合,从而又形成了新的数学眼光。在刘老师一系列精妙的追问中学生逐步理解等量代换,分量累加等于总量,并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直观地感知到思考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明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引导学生学习曹冲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学习品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 王智老师讲解的是四年级英语Unit1 Helping at home PB Let’s talk 在这节课中,她呈现了Mike和Matt谈论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what can we do for...? we can...I can...”针对不同家庭活动进行交流与表达。并创设了重阳节即将到来的 情境,引导学生在该情境中运用核心句型谈论能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些事情,并与Let's spell配图故事相呼应,引导学生感受老一辈家庭成员对家庭的付出。知道应该尊敬和关爱老人。王老师抓住了重点,突出了难点,整个教学环节衔接非常自然,学生非常喜欢。</p> <p class="ql-block"> 范碧波老师的这节科学课《制作汽水》,用学生喜欢喝的汽水导课,直接将学生带入科学殿堂。在物质混合实验活动中,范老师采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巩固科学知识获取和问题解决的基础方法。整节课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自制柠檬汽水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示范课结束后,分学科进行了评课教研。做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交流,听课老师认真聆听,对照自己,取长补短,从中得到了启发,获得了成长。</p> <p class="ql-block"> 此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既为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又为教师们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平台,特别是为新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p><p class="ql-block"> 示范先行,“教”“学”并重,在教学的道路上,愿我校的教师再接再厉,共同成长,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一生求,惟有源头万里寻。教研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行走在教研路上,我们将不畏艰难,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