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二章 组织安排来浑源,基层公司经理干三年(37)</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六节寿险营销确实难(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寿保险浑源县公司的寿险营销1998年开办,我调任当经理时,营销队伍尚有二十多人。按照大同市公司的要求,营销要大队伍、大发展,必须大增员大培训大拜访,确保出大效果。寿险公司的核心是寿险个人营销 。这项工作,当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大考验。</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不懂寿险营销知识和管理模式。当年推行的寿险营销模式,在保险业的业务推动中尚属于新生事物。其营销管理模式有早会、夕会、主管会、组训会、讲师会,等等,名目繁多。特别是励志的早会,对社会上许多人来讲,还很难理解和接受。我老家在阳高,又在县里多个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回县城后,有许多过去的同事见到我,知道我在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就说他们在县招待所,听到人寿保险公司开会,培训时有呐喊呼口号等环节和形式,误以为与当时正严厉打击的某类传销和某一功法有相似之处,言语间多有疑惑和担忧。就是我自己,当时对营销方式的唱歌、赞美、呼口号、自我激励、新得分享等环节也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这主要与我的年龄,出身、经历、性格有很大关系。虽说此后近二十年时间,我一直在保险行业工作,对这样的形式还是有一些不适应难融入。但当年在基层公司当经理,也只好硬着头皮,照猫画虎,邯蝉学步。</p><p class="ql-block"> 我逐渐了解和懂得寿险营销,是在参加山西省公司三级公司经理培训,和去成都保险学校培训学习,参观当地市县营销职场后才懂了许多。应该感谢当年中国人寿保险榆社县公司陆经理,给我邮寄过许多资料并予以建言指点,我才慢慢按照相关模式推动营销工作。</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增员难,留存更难。寿险营销客观讲,实行的是人海战术,因此增员是首要硬任务。为了有效增员,我除了在北岳报、浑源电视台发广告外,还采取现有营销员转介绍、给内勤人员分配任务指标等举措外,还主动上门寻找能说会道下岗闲赋在家的中青年妇女来公司当寿险营销员。我刚去担任经理时,支部书记老吴与热情支持我们工作的县政协副主席县妇联张主任就多次深入居民家中走访邀约。张主席是浑源当地人,既是县政协副主席,也是县妇联主任,为了帮助县营工商企业许多失业的中青年妇女下岗再就业,鼓励引导她们来保险公司搞寿险营销,也是不辞辛苦,多方奔走。她的继任者白主任也帮助我们做了不少工作。</p><p class="ql-block"> 到2000年上半年,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分别成立了营销一部和营销二部两个分部,人数100多人,还给营销二部在外面租了一个地方。可惜好景不长,由于人员流失,没有新单,只好撤了回来。当年增员年龄最大的是60多岁的一名女退休干部,人品很好,出勤很好,但业绩没有。还有一位恒山电厂的男电工,姓薄,兼职营销员,给本人和亲属办了一点保险。他信心高,热情足,心态好,但坚持一个季度后,这唯一男丁营销员也因为签不下保单流失了。(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