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抗战遗址】 ‍一路一碑 可歌可泣

小草

<p class="ql-block">昵称:小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053088</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淞沪会战爆发后,抗日英烈姚子青率全营官兵500多人坚守宝山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在客家才子丘峰、青年才俊李亮主编的《世界客家名人传记文库》中丘晓雁编著的长篇纪实文学《孤城悍将姚子青》得到充分的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3年民政部追认姚子青将军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姚子青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全营列入英雄群体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姚子青戎装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姚子青1909出生在广东梅州平远县客家山村的祖屋,他从小就嫉恶如仇不畏强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6年10月姚子青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为他成长的驿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5 年 6 月,姚子青被正式授予陆军步兵少校军衔。1936年初升任陆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说2年前小草将丘晓雁女士25万字的长篇缩写成美篇宣传,只是没有去现场感受也是一大遗憾。2024年8月20日下午我们从既是战场也是纪念馆的四行仓库出来后,经过2007年上海市审批的宝林支路更名为子青路来到位于宝山区友谊路1号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树掩映的子青路是一条相对较短但展现宝山光荣的抗战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载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的历史之门,我们来到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的纪念石碑前瞻仰 。这儿不仅是公园内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整个宝山保卫战最惨烈的战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处1992年公布为上海市纪念地点。1995年8月13日立“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纪念碑,碑石是灵岩山自然石,宽5米,高3米,厚1米,重26吨。左下方亦有1米见方的灵岩山自然石,上刻碑文。2014年调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站在昔日的战场上,我们的思绪飘向88年前那段血火交织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战全面爆发后,姚子青告别家人率部出征,他临别时嘱托妻子:“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守在闸北宝山路及八字桥的中国保安部队发起了进攻,“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曾叫嚣“3月内灭亡中国”,国际社会也对中国抗战持悲观态度。然而,令整个世界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上海,中国军队就坚守了3个月。这是许许多多姚子青们浴血奋战换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8月26日,原本驻防汉口的姚子青来到上海前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淞口是上海水路的门户,要阻止日军深入,必须在此严防死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8月31日,姚子青临危受命带领全营500多官兵冲进孤城宝山,以当时形势,姚子青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向宝山开进前,他带全营宣誓:“剪灭倭奴凶焰,洗雪国耻,爱我河山,誓与敌不共戴天,誓与阵地共存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攻宝山的是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约2500人及强大的海空力量,而姚子青的3营仅有3门迫击炮、20挺轻机枪和近600条老式步枪。第九十八师师部收到姚子青发出的电报:“敌舰30余艘排列城东门江面,飞机10余架轰炸各城门,战车向我城门冲击,职决遵命死守,誓与宝山共存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1日,战斗正式打响,在舰炮和敌机的疯狂轰炸下,宝山县城在硝烟和炮火中摇摇欲坠。日军企图像攻占平津一般,炮火过后进城占领即可,不料遭到3营猛烈阻击,日军组织的多次进攻都被打退。我军首战告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2日,敌舰和敌机的轰炸有增无减,日军在装甲车掩护下开始进攻宝山西南城墙,企图切断3营与外界的联络。3营发现了日军企图,日军计划落空。又经过两天的反复拉锯,日军气急败坏,进攻更加疯狂。战至4日,三营已牺牲100多人,当晚姚子青在掩埋战友遗骨后电告旅部:“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后连续多日,日军的飞机、战舰不断以宝山城为轰击目标,狂轰滥炸,使全城成为一片瓦砾。9月3日,日军发动进攻,姚子青营600官兵士气旺盛,与敌激战一昼夜,仅金家巷阵地就毙敌2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日,日军包围宝山城,全营官兵虽伤亡惨重,仍不动摇。日军开始向城中发射燃烧弹,整个宝山城火光冲天。此时3营伤亡惨重,4个连长阵亡3个,9个排长战死6个,但全营官兵没一人有退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6日凌晨,日军终于炸裂城墙冲入城内。姚子青指挥剩余官兵在残垣断壁之间仍坚持和日军巷战,使日军的大部队直到7日凌晨才突入城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到时候不用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就行。”日军进攻愈发疯狂,3营在仅剩100多人时,姚子青下达了这样的命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弹药消耗完了,姚子青和剩下的20余人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和日军展开肉搏白刃战。9月7日,坚守阵地的官兵全部壮烈殉国。姚子青营长被弹片击中牺牲时年仅29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姚子青营600多官兵死守宝山,全体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出后,中外为之震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37年9月10日通电全国:“宝山之战,姚子青营坚守孤城拼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毛泽东高度评价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的崇高伟大的模范”。我们为姚子青这位顶天立地的客家人骄傲,这位孤胆悍将,以他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挥洒出气壮山河的人生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纪念公园出来后我们在丘晓雁留影的子青路上又走了一遍,不禁心潮起伏:一路一碑不仅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无尽的思念,也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昭示后来者汲取爱国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