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佟导不仅喜沙还爱鸟,出来旅游整天背着他那死沉死沉的摄影包,里面塞满了各种长枪短炮,长枪肯定是为了打鸟的。为了打鸟,环线上的各种湿地自然不能放过。这不,今天一大早就把我们带到距张掖市区仅4公里的湿地国家公园来了。按他的说法,太阳一出来鸟就躲起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张掖住了两晚,进进出出发现张掖到处是湿地公园。司导小陈就是张掖本地人,对此似乎早已见怪不怪,甚至连路过的公园都叫不上来名字,透着一副这有什么好看的神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园总面积约6.2万亩,核心区1万亩,涵盖了沼泽、湖泊及河流等多种湿地类型。2011年12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湿地公园有195种植物,包括芦苇、水菖蒲、黑三棱等,形成盐生灌丛和高草湿地等植被群落。此外,还有116种野生动物,其中黑鹳、金雕、玉带海雕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另外还有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佟导最关注的鸟类竟多达上百种,难怪佟导执意要来这个号称观鸟天堂的湿地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佟导两口子假期“鸡娃”的方式就是徒步,公园修有长达5公里,横贯东西的湿地木栈道,一来一回就是10公里,这还只是今天徒步的开胃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走了一小段木栈道,便找了个清净的观景台,畅飞了一把无人机,高、中、低空飞了个遍,我对湿地的了解基本是从无人机控制屏上看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张掖周边50公里外的“旱地画廊”,包括昨天去过的平山湖大峡谷及七彩丹霞和今天要去的冰沟丹霞及外星谷皆为极旱之地,而近在咫尺的张掖市郊却有6万多亩湿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查了一下资料,简单说丹霞地貌区地势较高,红层砂砾岩透水性差,除了少量降雨再无其他补水。由于常年蒸发大于补水,所以总是呈现一幅河涸海干,赤地千里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反观湿地公园,由地势较低,淤泥土质,持水性强,且位于发源于祁连冰川的西北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经张掖形成的冲积扇上,此处因受地下隔水层阻挡而自然上涌,形成1.2万个泉眼,加之近年调水工程助力,导致这一地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我们顶着炎炎烈日,驱车沿S213张(掖)肃(南)公路,向西行驶约45公里,到达张掖冰沟丹霞国家地质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冰沟丹霞以300平方公里的宏大规模和窗棂状宫殿式地貌为核心标志,其形成历经亿万年的沉积与构造抬升及多期侵蚀,最终在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耦合作用下诞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雄险神奇的地质奇观,不仅是研究地球演化的关键窗口,更以赤壁千仞、石柱擎天的视觉震撼,成为全球干旱地貌的顶级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冰沟丹霞由大西天和小西天两大景区组成,我们乘景区观光车首站停靠小西天。该景区已开发区域约10平方公里,修有1公里长的环形木栈道,沿途可见六大标志性象形石柱,其中“神驼迎宾”和“玄武门”为其标志性景观(上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栈道尽头为45度倾斜的台阶路,登顶可于观景台360度俯瞰赤红色峰林全景。晨昏光线下的赤壁千仞景象尤为壮观,可惜我们几乎是正午抵达的,原本赤红的丹霞在强光直射下,泛着一层令人抓狂的灰白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景区游客寥寥,一对衣着极为朴素的日本老夫妻显得格外扎眼。我心想他们恐怕是一对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吧,否则如何能找到这种连中国游客都不常来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进中,这位日本老男人会时不时地停下来,仔细端详路边各种旱地植物(上图),并起身兴奋地向自己日本老伴嘀咕一通卡西奈唠……看样子老先生应该是位植物学家,只要不是间谍就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继续乘观光车前往大西天景区,该景区目前已开发面积约15平方公里,拥有国内最典型的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群,与小西天以象形石柱为主的地貌形成互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西天景区以一条2.5公里长的环形栈道串联起六大核心景观,其中“卢浮魅影”(上图)及“石城堡”(下图)为其标志性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木栈道可依次抵达1、2、3号观景台,然后返回观光车站,全程耗时约2个小时,其中3号观景台可360度俯瞰赤壁千仞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若追求人少景奇,鬼斧神工的自然震撼,此处远胜人头攒动,喧闹无比的七彩丹霞景区,系河西走廊不可错过的秘境之旅。不仅《神探狄仁杰》等影视作品曾在此拍摄,以雄险神奇著称的冰沟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还被《中国国家地理》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和“世界十大神奇地貌奇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冰沟丹霞出来仅需开车2公里,即可到达张掖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十几个字的名字太长了,咱们还是简称它外星谷吧。外星谷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由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和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佟导认为只有木星谷最精彩,值得一去,所以直接交了买路钱,让司导小陈把车顺主沟开进去3公里,直达木星谷下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个谷中确实木星谷最漂亮,但人文遗址~大炼钢铁基地没去,多少有点遗憾。谁能想到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里竟然还静静地耸立着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留下的159座土法炼钢炉(下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果然一下车,我们就被木星谷第一个景点~“五彩迎宾山”惊艳到了。这座由赤橙黄紫白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泥乳质砂砾岩体,于平地中突兀而起,形成峰峦叠嶂之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彩迎宾山虽不太高,但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加持,地位自然不容小觑。该杂志将木星谷誉为“河西走廊的调色板”,突出了它的色彩张力和地貌的丰富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该杂志还特别指出,张掖丹霞(含外星谷)虽然在2005年即被入选“中国最美丹霞”,但因早期认知的局限性,未能在2010年捆绑进“中国丹霞”项目,一并申请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如今被视为难以接受的重大失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值旅游旺季,木星谷却渺无人迹,从来到走的近两个小时中,我们像中东土豪包下了木星谷一样,独自畅游于这座地质变迁的博物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木星谷以2.5公里环形游览路线串联起六大标志性景观,除了五彩迎宾山,还有历经3000万年砂岩风化形成的“天下粮仓”,橙黄色的石柱群整齐排列,不仅形似粮仓,更是农耕文化的图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是由差异风化形成的密布垂直沟壑的赤黄色岩壁,其长千余米,纵深百余米,壁高20余米,被裕固族解读为代表神谕的“万卷天书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换个角度看,天书峽中凹凸相连的岩壁又像一排排巨大的“转经筒”,在密布乌云的天空映衬下,给人一种超乎自然的神秘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岩壁上竖的、斜的,呈白色或透明针状穿层的为石膏线,近乎水平的呈白色或透明层状、板状的为石膏层,系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膏盐沉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膏盐沉积与红色砂岩沉积呈互层韵律产出,反映3000万年前沉积气候条件的干湿交替演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佛山前是一大片开阔地,景区为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特别从主沟修了一条通往万佛山下的,长长的环形栈道。受时间所限,我未走栈道,而是借助无人机飞过去饱览了一番“万佛朝宗”的盛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佛山主体由密集的丹霞峰林构成,部分岩壁因风化形成凹凸纹理,远观恰似众佛面廓。其主峰巍峨耸立,四周群峰环绕拱卫,其形态仿佛众佛正在虔诚地朝拜位居正中的主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佛山的深色调是铁锰氧化、单宁络合及真菌代谢三重作用的结果,与五彩山的明艳构成木星谷色彩的奇幻反差,令人不禁扼腕称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柱擎天”是木星谷的终点标志(上图),象征生命之力的孤峰高逾30米,独立于丘陵顶部,直刺苍穹,系流水侵蚀残留的岩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木星谷因其融合了丹霞、岩盐及雅丹等多种地貌,其荒芜雄奇之景观酷似科幻大片中的外星场景,与土耳其的帕多奇亚、美国的科罗拉多并列,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杂志评为“地球上最像外星球的地貌”,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古气候变迁的“天然档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启程前往七彩丹霞景区了。因为网上介绍,下午4点以后是七彩丹霞颜色最漂亮的时候。结果去了一看,与木星谷“包场游”呈180度大反转,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无论是观光车还是木栈道,一概被人挤得水泄不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聪明人太多了,想找个傻子都不容易,这让我不禁想起五一、国庆长假,北上广深半夜出城的自驾客,自以为聪明,结果聪明人扎堆,一晚上只开车走了不到50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彩丹霞景区共有北门、西门和东门三个入口,观光车单向循环接送游客。最热的是北门路线:七彩仙缘台→七彩云海台→七彩锦绣台→七彩虹霞台→返回北门。除了上述常规路线,还有368元/人的深度游路线,即用商务车载着您多去两个未开放区域的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头天晚上下了雨,加之又是日落斜阳,我们有幸赶上了七彩丹霞色彩饱满度最高的时刻,自然是一通啪、啪、啪狂拍。可惜景区设有雷达干扰,禁止任何无人机起飞,因为要确保滑翔伞、热气球和直升机的绝对安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无论是常规游路线还是深度游路线都选在了七彩丹霞景区色彩最鲜艳的一侧,其实七彩丹霞景区的色彩分布并不均匀,另外一侧颜色灰暗的区域,面积要大得多,只不过游客把目光都投向了七彩丹霞最光鲜的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过灰暗一侧也并非一无是处,有些呈玫瑰色的丹霞也很有味道,还有一些深浅相间的夹层丹霞还被人戏称为“五花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是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化进程中,不同岩层的沉积环境、矿物成分、风化程度,以及拍摄时的光线和角度,共同塑造了七彩丹霞景区“半边绚丽,半边灰暗”的奇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直以来我有个认知误区,以为七彩丹霞知名度这么高、这么火,一定是因为它已经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结果去了才知道,七彩丹霞目前不过还只是个“年轻的5A级景区”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按说其“姿色”绝对胜过已经是世遗项目多年的“中国丹霞”(即以广东韶关、福建泰宁为代表的南方六处丹霞),但因当年不愿与南方丹霞捆绑申遗而退选。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张掖七彩丹霞还只停留在今年六月刚刚获批的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曾经多次造访过新疆的五彩滩和五彩湾等知名雅丹景区,这次又花了两天时间深入游览了张掖周边四大丹霞景区,丹霞与雅丹地貌虽然仅一字之差,但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呢?看上去好像都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丹霞与雅丹虽同属侵蚀地貌,而且都以“形”或“色”取悦游客,但却有着本质不同。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说就是:丹霞为“水雕红色岩石”,雅丹是“风刻松软土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中国有占全球75%的丹霞资源,可惜不能像稀土一样,用来掐住川普的七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掖四大丹霞用自身巨大的景观差异,书写了地质史书的不同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平山湖大峡谷系风雕水刻的峡谷史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冰沟丹霞为冻融裂变的石雕殿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外星谷则是干旱风蚀的星际幻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彩丹霞乃白垩纪湖盆的色彩诗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待续)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