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河位于宁波江北慈城古镇,东起大东门,西至保黎北路,河道长约600米,曾是慈城古县城历史上的重要水道,是连接县城与外界的主要交通枢纽。2021年通过河道两岸建筑仿古改造,形成“街河并行”的格局,融合特色餐饮、文创零售、非遗展馆等业态,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骢马河国风文化生活街区。 骢马河得名于“骢马桥”,桥名源于东汉“骢马御史”典故,寓意清正进取。骢马河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慈溪县令房琯开凿慈湖整治水系,骢马河连通东、西护城河,形成古城水利体系。唐宋至明清,作为慈城进城主干道和水运枢纽,支撑“半街半水”双棋盘格局,兼具商业运输与民生灌溉功能。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姚江大闸水利工程的建设,河道被逐渐填埋成为陆路,骢马河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慈城启动“古骢马河复兴计划”,通过考古验证重建骢马河传统风貌街区,并融入国风文化元素。骢马河与东镇桥街等共同构成古城“前街后河”的商业轴线,重现明清时期的市井繁华,成为慈城古镇新的热门旅游景点。 骢马河是慈城的水脉,更是其文化灵魂的见证,从唐代水利工程到现代文化街区,始终串联着古城的历史与未来。骢马河是慈城千年历史的缩影,从水利命脉到文化地标,其变迁印证了古城保护与活化的双重价值。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根,那么骢马河就如同古县城的记忆脉络,写满了慈城百姓的集体回忆,并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