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媒人说和的婚姻比自由恋爱婚后的稳定大的不是一点半点,月老一手托两家,都能让走马观花成为美谈。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虽说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当出媒妁之合时,红娘一手托两家,掂量掂量两家是不是三观一致的门当户对,若是般配,就自动牵线,年龄不是问题,娃娃亲也行,等待成人后再喜结良缘,让娃娃从小就树立一种理念,她是我的人,我是他的的人,非此不嫁,非此不娶。女孩儿从小学女儿经明白嫁乞随乞,嫁佝随佝的道理。深知女子无才便是德,谦虚不炫耀是真谛。那个年代,有几封休书?对比了解古代婚姻不是比葫芦画瓢,最起码知道那个时代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海枯石烂。浮躁的今天,物欲横流,我们用什么成语来表述爱情与婚姻?</p> <p class="ql-block"> 两情相悦灵魂对问固然佳话,但美好的存在是可遇不可求的,退而求其次,找一个爱自己的远远比自己爱的更为舒服,如果说有点意义上人生,婚姻的质量是最好的诠释,可是,社会浮躁人意难平,三言两语婚姻破裂,据说有的地方结的没有离的人多,有些负增长的怪像,恐怕不只是对少数人的讽刺。过家家本是一场儿戏,却在完美求全责备中一塌糊涂,人都是自以为是地对别人,然而,所谓的完美只不过是海市蜃楼或空中楼阁,但愿能懂得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p> <p class="ql-block">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人人都知道覆水难收,但是,很多人不得不收回,别以为有本事收,收回来的都是些烂泥巴,已不是当初清凌凌的水了。这里没有嘲笑他人的意思,或许极少数受蒙蔽地跳入火坑,但绝大多数都是自作自受,或者说根本就不懂得为妇道之理,人适者生存,新的环境要懂得融入,若一言不合就把脑袋缩入壳子里,壳子再护短拦坝,泼出去的水时不时回流,几次反复水就没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