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阳东北旅社原址为和平区太原街东与北一路交叉路口西北处(座西朝东),於东北电影院北部,北临原“新聞电影院”,原“服装商店”东侧。现为“玖伍文化書城”東门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时期</p><p class="ql-block">起源早期名称</p><p class="ql-block">(1933-1948年):该建筑最初为日占时期设施。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当局接管并先后命名为“中国旅行社沈阳招待所”和“中苏联谊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式命名与职能扩展</p><p class="ql-block">(1948-1983年)</p><p class="ql-block">1948年沈阳解放后,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更名为“东北旅社”。</p><p class="ql-block">作为县团级建制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机关内部招待行政职能,包括接待东北局调干、党政会议及公务人员,1952年起增加外宾接待任务。1983年改称“东北饭店”,但仍延续原有功能。</p> <p class="ql-block">沈阳东北饭店原称“帝国饭店”,是沈阳历史上重要的涉外宾馆,2003年因太原街城建整体改造疲拆除……!</p><p class="ql-block">延了续72年间,经历了伪满时期、国民政府接管、新中国涉外接待等重要历史阶段。</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与功能变迁</p><p class="ql-block">初创与命名(1931-1945年)。</p><p class="ql-block">饭店始建于1931年,伪满洲国时期名为帝国饭店,是当时沈阳最高建筑之一,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兼具新古典主义与装饰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战后用途(1945-1949年)。</p><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接管沈阳,饭店成为驻军场所。1946年5月,国民政府将其更名为东北饭店并作为国军指挥部,建筑外墙上仍保留列宁、斯大林画像与俄文标语。</p> <p class="ql-block">涉外接待时期(1950-1990年)。</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沈阳首批涉外定点饭店,主要接待外宾及政府要员。1980年代引进澳门资本,六至七层改称东宁宾馆,形成“一店两制”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消亡阶段(1991-2003年)。</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后期随着新兴酒店竞争加剧逐渐衰落,2003年11月25日因城市改造被拆除,原址现为玖伍文化城商业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与服务功能</p><p class="ql-block">空间配置: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352间客房(含22个套间),拥有中、日、美、法风格餐厅及商务中心、外币兑换等设施。</p><p class="ql-block">历史印记:饭店大堂曾悬挂中外领导人合影,部分客房保留伪满时期装饰细节。</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增设的旋转门和观光电梯成为当时沈阳城市建没现代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作为东北近代酒店业缩影,该饭店见证了日军侵华、国共政权更迭、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其建筑拆除引发省内外文化保护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百姓市民极大争议。</p><p class="ql-block">(现存影像资料多收录于《沈阳建筑志》等文献)</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关注!</p><p class="ql-block">沈阳50、60、后的市民您是否对老沈阳原太原街繁华商业街、对“东北旅社”还有无印像呢?</p><p class="ql-block">我们这座城市还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历史印迹”呢?</p> <p class="ql-block">《生生荣桂》</p><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於2025、09、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