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桑榆晚风</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223996</p> <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朋友问我,来南京游玩,乘什么交通工具最方便?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对他说:“乘地铁!”这不仅因为截至目前,总长达508千米的南京地铁已构成了覆盖全市11个市辖区的地下交通网络;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南京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可以乘地铁直达。既不会堵车,又省去了自驾车到处寻找停车位的麻烦,如此便捷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处在暑热炙烤或寒风凛冽的日子里,那乘坐地铁的好处就愈发显现出来了。哪怕你不走出地铁站,也能在享受冬暖夏凉的同时,全方位地欣赏、感受到南京深厚的历史积淀及独特的文化风格。这,就是令许多市民和游客赞不绝口、回味无穷的“地铁文化”。</p><p class="ql-block"> 南京地铁于首条线路开通之初,就创造了“文化车站”的全新概念,注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用南京古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对车站进行文化主题的塑造,成为</span>中国首个拥有地铁文化车站的城市。据统计,在南京地铁13条线路中,共有近60个地铁站设有各种主题的文化墙,运用雕塑、壁画、石刻、漆画、锻铸、镶嵌等众多艺术形式,展现出不同的文化主题,成为南京市深藏地下的旅游风景线。与此同时,“和谐车站”、“助残爱心车站”、“美德车站”、“文枢车站”……等主题创建活动,也让众多的南京地铁站各具功能特色、各显人文魅力!</p><p class="ql-block"> 现将部分南京地铁站的主题壁画及遗存展示简介于后,供美友们欣赏。</p> <p class="ql-block"> <b>一、1号线鼓楼站的“六朝古都”文化墙。</b></p><p class="ql-block"> 南京鼓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旧时南京城的报时中心,也是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务,提醒百姓辛于劳作,京师迎王、接诏、选妃等重大庆典的重要建筑,是明朝京师的重要建筑和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官式砖构建筑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鼓楼地铁站是地铁1号线与4号线的交汇换乘点。在1号线站层设有一面文化艺术墙,其主题为“六朝古都”。六枚铸铜朱红金印镶嵌在石墙中,上面分别用甲骨文、小篆等6种字体写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曾以南京作为古都的朝代名称。印章汲取了中国古代龙虎肖形印之精华,表现了古都的文化特色,也彰显了六朝古都应有的霸气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b>二、1号线新街口地铁站的“时空列车”。</b></p><p class="ql-block"> 新街口无疑是南京市的商贸中心,南京地铁新街口站的启用对于新街口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新的腾飞契机。该区域内几大商业巨头的商场无一不与地铁连通,行人下了地铁,就可以直接进店。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拥有24个出口,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出口数量最多的地铁站,也被人称为“地下迷宫”。</p><p class="ql-block"> 沿着1号出口前行,金陵中環入口处便可见到一段充满科幻色彩的拱形通道“时空列车”。缓步其上,即随着时光列车驶入一段未曾命名的旅程:天光浮动如梦,草野低语似歌,海底洄游着意识的回声,沙丘则在时光里微光闪烁——此非现实之旅,不诉故事,只载感知。在流动中描绘一种情绪的地貌,唤起某种关于时间、感知与存在的流动性经验。是关于时间的轮廓,也是关于感知的低语。现实与幻象交叠,节奏与情绪共振。观者的移动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脚步与画面并行,现实空间与虚构影像相互嵌套。让“行走”成为体验的本体,邀请身体与影像同步进入流动的维度。</p><p class="ql-block"> 通过机械结构与数字媒介的协同演绎,将装置艺术,空间与多元交互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场域,打造跨维度的当代表达体系。技术为骨,艺术为魂,在机械与光影的协同中,探索空间的情绪表达与未来形态,让感知在场域中流动,让技术承载起了生命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b>三、1号线三山街站的“灯彩秦淮”。</b></p><p class="ql-block"> 三山街位于“夫子庙——老城南历史文化休闲旅游街区”的西北角,同时位于“秦淮风光旅游线”与“江南十八坊旅游线”的交汇点。周边具有甘熙故居、瞻园、愚园、净觉寺等古代建筑群。明清时代这里人口集居,市井繁华。</p><p class="ql-block"> 三山街地铁站的文化墙,则以民俗活动秦淮灯会为主题,突出站点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体现“灯影秦淮”的风情。作品中,夫子庙“天下文枢”大牌坊下宛如一片灯彩的海洋;几十个娃娃手持荷花灯、莲花灯、柿子灯、兔子灯等尽情嬉戏,表现出一种盛世的祥和与生命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 <b>四、1号线张府园地铁站的“助残爱心”。</b></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5日,张府园地铁站作为中国首个“助残爱心车站”开始启用。该站集公益宣传、产品展示、助残活动于一体,为残疾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帮扶。在张府园站的2号口布置了南京市残疾人艺术作品展,作品包括了书法、国画、水彩等类别,内容风格多种多样。</p><p class="ql-block"> 张府园站在创建“助残爱心站”时,启动了一项特色服务。从地面的直达电梯起始处,盲道上设置有“有爱无碍”的指引地标,以确保视觉障碍者顺利进入地铁站。针对残疾人就业的问题,张府园站内特别设立了一个区域,用于宣传和普及相关针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政策,详细介绍了用人单位如何安置残疾人就业,以及他们因此可以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如补贴、奖励和税收减免等。此外,张府园站还设置了一个非遗展示柜。这个展示柜聚焦于展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与非遗合作的产品,以此推动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并弘扬传统的非遗文化。作者在张府园站内就曾亲眼目睹工作人员引导残疾人进站上车的温馨场面。</p> <p class="ql-block"> <b>五、3号线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b></p><p class="ql-block"> 南京大行宫地铁站是2号线与3号线的交汇换乘点,周边有总统府、江宁织造府、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在3号线站层的艺术墙上,不仅有《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还以“金陵十二钗”为主题,将十二位美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黛、钗、湘、元,迎、探、惜、纨、凤、巧、妙、秦)的故</span>事浓缩在站台上。走进地铁站,沿着文化墙一路走,你会被十二钗的曼妙身姿所吸引,每一幅壁画都栩栩如生,仿佛画中人就在身边。当你驻足欣赏时,不禁会猜测面前的美人究竟是哪一位。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江南美人的精致温婉,还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展示着南京这座城与曹雪芹及《红楼梦》之间的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 <b>六、3号线夫子庙站的“红楼夜宴”</b></p><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融合了儒家文化、科举历史与秦淮风光,大成殿、江南贡院、乌衣巷、科举博物馆等核心景点,都是来南京旅游的人们必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夫子庙地铁站是3号线与5号线的交汇换乘点。3号线站层的文化墙上有一幅名为《红楼夜宴》的彩绘镶嵌艺术玻璃壁画,长22.37米,宽3.2米。作品以彩绘玻璃镶嵌工艺表现了“群芳夜宴寿怡红”和“除夕夜宴猜灯谜”的场景,墙上以贾母为中心,宝玉等人分立左右,侍女们端着食盒随在其后,秦淮名小吃跃然墙上。</p><p class="ql-block"> 在设计这面艺术墙时,设计者特意从《红楼梦》中精心挑选了几处有关寿宴、夜宴的章节,融会贯通,以展现夫子庙饮食文化。书中猜灯谜的场景也被重现,表现了官家欢度元宵的场景,与相隔不远的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艺术墙主题“灯彩秦淮”,遥相呼应。此外,该站的吊顶也仿效了孔庙大成殿的样式,更贴合周边的地理环境。</p> <p class="ql-block"> <b>七、5号线夫子庙地铁站的“古道遗存”。</b></p><p class="ql-block"> 在夫子庙地铁站5号线站层6号口,头顶天花板上悬挂着一顶顶油纸伞,在灯光映照下,上面绘有的梅花、荷花和竹子等图案,与不断变换着色彩的霓虹厅柱相辉映,平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走出6号口,便可看到两块被保护得很完整的古道遗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低头是千年古道,抬头是江南风情。”这种难得看到的场景,不禁</span>让人大呼惊奇。 </p><p class="ql-block"> 原来,2021年施工期间,考古团队在此发掘出85处遗迹及173件文物,涵盖陶瓷、砖瓦等标本。其中,一段宽约8米的青砖错缝铺砌道路尤为关键,其结构包含中缝、锁边石和路沟,保留了宋代至明清时期的交通特征。经考证,该道路为南京历史上东西向交通要道,古称大中街、奇望街,民国时期改称建康路。 </p><p class="ql-block"> 施工单位采用原址保护技术,将道路遗迹本体嵌入站厅下方,并通过透明覆盖和沉浸式光影技术呈现。乘客可近距离观察明清砖铺工艺与现代地铁设施的共存,感受城市历史脉络。在地铁站内展出历史遗迹,不仅是该站最核心的文化亮点,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全国首个将考古遗址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案例。</span></p> <p class="ql-block"> <b>八、5号线青春广场站的“时光倩影”。</b></p><p class="ql-block"> 该地铁站文化墙的设计以青春活力为主题,通过明快的黄色、蓝色油画色系天花板与艺术化装饰营造朝气氛围。</p><p class="ql-block"> 主题壁画“时光倩影”,用现代陶瓷、吹制玻璃工艺制成,长21.2米,宽3.2米,与站内结构柱一起,运用元素拼贴、特征提炼、解构重构等艺术手法勾勒幽闺绣阁之静谧、摩登倩影之灵动、姹紫嫣红之绚烂、时代风华之璀璨。拱门幻化为穿越时空的廊道,衔接往昔与今朝,映照从晚清至现代中国女性形象之蜕变,以艺术场景展现出社会历史文化的波澜壮阔与深刻变革。</p> <p class="ql-block"> <b>九、5号线虹桥站的“星空穹顶”。</b></p><p class="ql-block"> 虹桥地铁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采用无柱结构与星空穹顶造型,以21米跨度的无遮挡空间,通过深蓝色弧形天花板点缀繁星,营造出了“星空穹顶”、浩瀚银河的浪漫效果。该设计与</span>周边历史建筑元素如中山码头、扬子饭店等相结合,展现出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也使其在5号线开通后很快便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乘客们非常喜欢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b>十、7号线清凉山地铁站的“蟠龙开天”</b></p><p class="ql-block"> 清凉山站是南京地铁7号线全自动驾驶线路的重要站点,地下结构深度达48米,为华东地区最深地铁站。</p><p class="ql-block"> 公元211年,孙权就在清凉山一带筑城,定都于南京,因此清凉山享有“六朝胜迹”之美誉。园内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址,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诸葛亮曾称金陵形势为“虎踞龙蟠”,其中的“虎踞”即指清凉山。</p><p class="ql-block"> 清凉山车站由铜色龙鳞造型组成,巨大的拱形宛若游龙,气势磅礴。天花中心造型与灯光演绎如苍穹顿开,腾云驾雾,与墙面彩绘浮雕交相辉映。两件艺术品集天地之华章,演绎清凉山龙蟠雄浑,彰显王者气慨,尽显古都底蕴,<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兼具科技含量与文化底蕴的城市新地标。</span>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网友称清凉山站是“国内最炫地铁站”、“南京最美地铁站”了。</p> <p class="ql-block"> 这些已经或正在成为 “网红站点”的背后,蕴藏文化赋能、历史辉映的独特气质。无穷远处的静谧古韵在这里与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打了个照面,不仅擦出了新奇有趣的火花,还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某一个时刻,你会懵懵懂懂的,有一种穿越感,傻傻分不清你是处于现在,还是回到了过去,抑或是徜徉在未来。</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南京地铁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这辈子,总要来一趟南京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