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上的过客|纪念杨绛先生(一)

Q小姐🌻

<p class="ql-block">“阿圆,阿圆……”</p><p class="ql-block">我从古驿道的客栈,跟着阿圆身后打开门走出去,只见阿圆已经坐上了车,她打开了黑色车窗,脱下她那洁白的手套,伸出嫩白的小手笑着朝我喊道:“娘,娘,快来……”</p><p class="ql-block">她好像听不见我的呼唤,只有我听到她的声音,我的阿圆好像又回到了孩童时代,我跟着走啊走,怎么也追不上,我好像看到一个公园,阿圆进去了,我仍然看到她伸着嫩白的小手,喊着我。恍惚间踏入苍松翠柏间,突然公园又变成了一块墓园,我的心里一惊,护士打开了一扇门,远远望去我看到阿圆正躺在病床上。</p><p class="ql-block">“娘,你来了!”“我想等好点了跟你一起去看爸爸”。看着苍白的脸庞的阿圆,凹陷的眼角充斥着病魔的气息,我心里何尝不希望带你一起走过那古驿道,去看你的爸爸!回忆起书里这段杨绛母亲描述对女儿阿圆的梦境,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煎熬过程,内心无比的感触,这是一个何其强大的母亲,一个知识分子的及其的充满涵养理智且细腻的描述着一点一滴对女儿的感情。</p><p class="ql-block">这是她的梦,她做了一个长远的大梦,梦里她醒来,醒来之后依然是梦。她梦到开始陪着钱钟书走过古驿道,去往医院治病。梦到扶着病重的女儿阿圆走过古驿道,去医院看望阿圆的爸爸。梦到最后自己独自奔波在古驿道上,乘船去看望久病卧床在医院的钱钟书。</p><p class="ql-block">再到后来,她说:我站在乱山顶上,前面是烟雾蒙蒙的一片云海。隔岸的山,比我这边还要高。被两山锁住的一道河流,从两山之间泻出,像瀑布,发出哗哗水声。我眼看着一叶小舟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入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是钱钟书坐着一叶小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她的梦里从此只有她自己,她想醒来,却再也不想醒来。</p><p class="ql-block">他们仨就这样走散在古驿道上。一遍又一遍的读到阿圆挥舞着嫩白的小手,我的情感便不能自拔。阿圆最后说:“娘,爸爸让我回家,回自己的家!”钱钟书说:“季康让她回家吧,回到她自己的家去!”“娘,我走了”阿圆是笑着离开的。病榻上的钱钟书并不知道女儿已经去世,杨绛先生一开始没有告诉他,他还盼着最爱的阿圆什么时候能去看望他。回忆起小时候圆圆的胖嘟嘟的阿圆,那可爱惹人的样子,这个老人也许内心多了一份期待。</p><p class="ql-block">后来,他还是知道了,顺其自然的心领神会的知道了,老人的眼泪是干枯的,只能从心上流泪。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生来,也许就是为了能好好的奔赴最终这一程,山一程水一程,终将认识和理解这最后的回程。我们曾经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p><p class="ql-block">我们终究要独自走过古驿道,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人生归途,就如杨绛先生,在梦里送走了笑着离去女儿的阿圆,在古驿道上看着钱钟书坐着小舟消失在江海的尽头。也许在先生心里,他们都没有离开,只是最终走到了自己一个人的古驿道上,何其自然的归去……</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还是十几年前,那会我还不是一个母亲。今天再读一遍,对阿圆细节的描写一遍又一遍的思虑,我忍不住泪目,这也许是一个母亲内心的不舍。看着身边的儿子,想起日常对他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态度是有点愧疚的,我不是一个慈母。我现在依然记得儿子小时候睡觉的样子,熟睡中的孩子是最可爱的,踢翻被子,伸出小脚丫盖在被子上。那双嫩白的小手举过头顶,红润润的脸颊嘟嘟的还有些婴儿肥,熟睡的呼吸声就像在肚子里的时候跳动的胎心,均匀而稳定,让我十分的安心。</p><p class="ql-block">刚生儿子的时候,因为害怕被子压到他鼻子,我总会把他放在离我远远的位置,让他独自盖上被子。又或者睡了一会看他不动,便忍不住伸出手指,靠近他的鼻子看还有没有呼吸。我甚至还会故意让他冻着点,很怕过多的温暖让他以后体制不好,适应不了寒冷的冬季,适应不了寒冷的世界,我想我操的心太多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母亲的独白,就像杨绛先生对阿圆的独白,腊月寒冬的夜寂静无声。车窗外那双嫩白的小手带走了先生的心,在古驿道上她们都成了彼此的匆匆过客。也许以后我们都要走到自己的古驿道上,走去自己的家,归途就是回程。</p><p class="ql-block">就像先生说过:曾经的家已不在是家,而我们都是家的过客。人生何其短,要笑的格外甜,不要纠结过去,不要犹豫,未来总有一个人,让你一眼万年,用三生烟火还你半世迷离。愿你懂得放下,活的自在,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另有安排,所有的失去都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