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团:永远的“铁军”!

习文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习文</span>美篇号: 3794025</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荣获美篇2022年度美友圈卓越奉献者</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荣获美篇2024年度卓越建设美友称号</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前卫报人·第7287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追寻铁军足迹”云贵川系列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红四团:永远的“铁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永远的“开路先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何永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战略大转移——长征。在这支滚滚铁流中,有一支英雄的部队始终走在全军最前列,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突破一道道封锁线,为后续主力开辟前进道路。这就是被毛泽东多次称赞为“红军中的钢铁部队”的“开路先锋”红四团。</p> <p class="ql-block">  红四团在长征中创造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等一系列军事奇迹,其作战次数之多、战斗环境之险、完成任务之出色,在红军各部队中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  红四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5年11月正式成立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全团两千多人。这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武装力量,连以上干部全是共产党员,士兵中也有许多党员和团员。它是周恩来抽调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革命青年和共产党员为骨干组建的部队,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但实际上由中共广东省委直接领导。</p> <p class="ql-block">  “叶挺独立团”组建不久就屡建奇功、威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1926年5月初,叶挺率独立团从广东肇庆出师北伐,途经广州时,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给叶挺独立团作政治动员。</p> <p class="ql-block">  独立团官兵肩负着党的重托,兵出韶关,一路先锋,向湖南进军。5月中旬,独立团击溃军阀陈炯明1000余人。5月底,又先后击败敌军4个团的兵力,占领攸县,为北伐军进入湖南打开了通道,前锋直抵湖北境内。</p> <p class="ql-block">  8月26日, 北伐军6个团对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敌军据险顽抗。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北伐军连续冲锋10多次,汀泗桥几度易手,双方伤亡惨重,争夺异常激烈。</p> <p class="ql-block">  27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乘夜色迂回敌人背后,发起猛攻,前后夹击,终于突破敌军阵地,占领了汀泗桥。</p> <p class="ql-block">  随后,独立团乘胜追击,占领咸宁城。汀泗桥战败后,吴佩孚又集中4万多人的部队,在同样地势险要的贺胜桥布下三道防线,并亲自坐镇指挥。</p> <p class="ql-block">  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夺取贺胜桥战斗的第一线主攻。叶挺指挥部队连续作战,勇猛攻击,突破敌正面防线,直插其纵深阵地。在孤军深入、三面受敌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白刃战,独立团占领敌人的核心阵地,一举突破敌人防线。</p> <p class="ql-block">  9月10日,北伐军总攻武昌。叶挺亲自指挥独立团官兵利用云梯攻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各级军官身先士卒,不惧牺牲,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经浴血拼杀,首先突入武昌城内,迅速占领蛇山炮台,并配合其他北伐部队与敌展开巷战,歼灭残余敌军,攻克武汉三镇。</p> <p class="ql-block">  “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光荣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北伐名将。1926年底,独立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p> <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1日,“叶挺独立团”在团长周士弟的率领下参加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周士弟</span></p> <p class="ql-block">  随后,跟随朱德转战江西、广东、湖南,于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p> <p class="ql-block">  经中共中央批准,朱德、毛泽东的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编为4个团,以“叶挺独立团”为主的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第28团,这也是当时井冈山武器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p> <p class="ql-block">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合编组成红一方面军。1933年6月在江西永丰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四团。历经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锤炼,逐渐成长为红军中的一支劲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红1军团2师4团团长耿飚, 政委杨成武👆</span></p> <p class="ql-block">  长征开始时,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都是久经沙场的优秀指挥员。红四团的“先锋”角色并非偶然指定,而是从北伐、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以及五次反“围剿”中,这支部队展现出的极强机动能力和顽强作风,这使其成为担负中央红军长征开路先锋的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  长征初期,红四团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突破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红四团奉命抢占界首渡口,为保证中央纵队渡江创造了条件。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四团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数日,许多战士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湘江水。正是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才使得红军主力得以突破重围。耿飚后来回忆道:“战士们明知是死地,却无一人退缩,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多坚持一分钟,中央机关就多一分安全。”这种将全局利益置于个人生死之上的觉悟,正是红四团能够屡建奇功的精神基础。</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红军面临乌江天险。乌江水流湍急,两岸峭壁如削,国民党军更在对岸构筑了严密工事。红四团受命强渡乌江时,既缺乏渡河器材,又面临敌军猛烈火力。面对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红四团官兵集思广益,创造性地利用竹筏和门板制作简易渡具,挑选水性好的战士组成突击队。在火力掩护下,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强渡成功,夺取了敌军阵地,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通道。这一胜利不仅体现了红四团的勇敢,更展现了红军官兵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们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  夺取遵义是红四团创造的又一经典战例。1935年1月,红四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化装成国民党军,智取遵义城门,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这座黔北重镇。这场战斗的巧妙之处在于,红四团充分利用了敌军的信息不对称和心理弱点,以最小代价获取了最大战果。</p> <p class="ql-block">  飞夺泸定桥无疑是红四团最广为人知的战斗传奇。1935年5月,红军在安顺场未能全部渡过大渡河,形势万分危急。蒋介石扬言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红四团受命沿大渡河西岸奔袭320里,夺取泸定桥。在暴雨倾盆、山路泥泞的情况下,红四团官兵创造了昼夜兼程240里的行军奇迹。</p> <p class="ql-block">  到达泸定桥后,面对被拆去大部分木板的铁索桥和对岸敌军的机枪火力,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攀着铁索向对岸冲击,最终夺取了这座关键桥梁。这场战斗的艰苦程度难以想象——战士们一边行军一边咀嚼生米充饥,许多人跑着跑着就倒地不起;突击队员面对万丈深渊和密集火力,依然义无反顾。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当红军勇士们攀着铁索前进时,他们创造的不只是一次军事胜利,更是一种永垂不朽的人类精神。”</p> <p class="ql-block">  红四团在长征中还承担了许多不为人知却同样重要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翻越夹金山时,他们率先探路,为后续部队寻找安全通道;过草地时,他们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p> <p class="ql-block">  这些工作看似不如战斗那般惊心动魄,却同样考验着部队的综合素质和牺牲精神。</p> <p class="ql-block">  据不完全统计,长征结束时,红四团原有人员幸存者不足三分之一,大多数战士长眠在长征路上。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的牺牲,换来了红军主力的生存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红四团的“开路先锋”精神有着丰富内涵。首先是忠诚使命的政治品格,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其次是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为了全局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再次是善于创新的智慧勇气,在绝境中总能找到出路;最后是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官兵一致、上下同心。这些精神特质共同构成了红四团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  长征已经过去90年,但红四团的故事依然鲜活。那支穿着破旧军装、扛着简陋武器却斗志昂扬的队伍,永远定格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中最动人的位置。他们用双脚丈量了半个中国,用鲜血浇灌了革命理想,用生命诠释了先锋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们回顾红四团的长征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汲取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红四团那种信念坚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先锋精神,依然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p> <p class="ql-block">  从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到北伐“叶挺独立团”,从南昌起义七十三团到井冈山根据地红二十八团,从赣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纵队到第一军二师四团,从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到苏鲁豫第一大队,从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到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四十六团,从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七九团到现在的八十二集团军一二七旅。这支部队走过了百年历程,创造了百年辉煌!</p> <p class="ql-block">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军改后的一二七旅3面战旗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之前的一次阅兵中,随着一支步伐整齐、气势磅礴的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传来中央电视台解说员铿锵有力的声音:“现在走来的是著名‘铁军’部队方队,这支部队的历史浓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这是对“铁军”部队百年历史最精准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永远的“铁军”!永远的“开路先锋”!</p> <p class="ql-block">  参考文献:《星火燎原》(刘伯承、杨成武等著)《铁军》(王胜文著)《长征》(王树增著)《苦难辉煌》(金一南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