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山川不语,却情深似海;每一次驻足,都是心灵的触动。</p><p class="ql-block"> 九月十日到达第七站沈阳,参观了沈阳的《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十月十一日到达第八站辽宁省的丹东市,参观了1.鸭绿江断桥,2.中朝友谊村,3.上河口景区,丹东国门,彭德怀指挥所,座游船观看了中朝两国风光,4.参观丹东国门和19号中朝两国介碑。九月十二日座专列返回成都共十六天,包括座火车和豪华大巴车共一万四千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傅凌波和傅学彬在沈阳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简介</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在沈阳故宫基础上建立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6年,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鲜明的自身特色。2004年荣登《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十八旅游团在沈阳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简介</p><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是清朝入关前的政治中心。其建筑历时158年,分三期建成:</p><p class="ql-block">东路:努尔哈赤时期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为八旗议政场所,布局独特呈“八字形”。</p><p class="ql-block">中路:皇太极时期扩建的崇政殿、凤凰楼及后宫(清宁宫等),体现“宫高殿低”的满族特色,与北京故宫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西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藏《四库全书》)、戏台等,满足东巡驻跸需求。</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2004年作为明清皇宫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文物珍藏:馆藏包括瓷器、书画等10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4万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沈阳故宫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旧居简介</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官邸和私宅,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与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张学良旧居始建于1914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由东院、中院、西院及院外建筑组成,融合中西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中院三进四合院:传统中式布局,青砖灰瓦,雕梁画栋,体现辽南民俗特色,曾是张作霖办公及家眷居所。</p><p class="ql-block">东院大青楼与小青楼:</p><p class="ql-block">大青楼为仿罗马式建筑,高37米,曾为东北政务决策中心,见证东北易帜等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小青楼为中西合璧风格,张作霖在此逝世。</p><p class="ql-block">西院红楼群:北欧古典主义风格,由张学良主建,现为常设展览区。</p><p class="ql-block">院外建筑:包括赵一荻故居(中西合璧二层小楼)及边业银行旧址(现为沈阳金融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关于张学良旧居历史背景的</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与事件</p><p class="ql-block">旧居是两次直奉战争、东北易帜、杨常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张学良旧居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傅凌波和傅学彬在鸭绿江断桥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简介</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是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09年,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现存中方一侧四孔残桥,是重要的历史遗址和红色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原名鸭绿江大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09年5月动工建设,1911年10月竣工通车。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该桥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同年11月,美军多次轰炸大桥,导致朝方一侧桥体完全损毁,中方保留四孔残桥,成为如今的断桥。</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鸭绿江景区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傅凌波和傅学彬在丹东上河口国门景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傅凌波在上河口彭德怀指挥所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傅学彬在上河口彭德怀指挥所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丹东上河口简介</p><p class="ql-block"> 上河口国门是中国与朝鲜边境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上河口村,高14米、跨度14米,兼具历史纪念与边境观光功能。</p><p class="ql-block">上河口国门矗立于鸭绿江铁路大桥中国一侧桥头,紧邻中朝19号界碑,横跨连接中朝的铁路线。其建筑高度与跨度均为14米,顶部设有瞭望厅,游客可登高远眺朝鲜清水市风光及鸭绿江两岸景色。</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上河口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抗美援朝铁路运输为主题的博物馆,依托凤上铁路线修建,2017年5月开馆,通过14个展厅全面展现战时铁路运输的艰辛历程与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毗邻凤上铁路74公里隧道,距中朝边境仅1000米。12</p><p class="ql-block">成立背景: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中保障铁路运输的15万铁路职工及志愿军铁道兵,铭记其构筑“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功绩。23</p><p class="ql-block">展馆规模:占地面积2052平方米,建筑面积2945平方米,两层共14个展厅。</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抗美援朝铁路博物馆》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顺便观赏了刘老根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刘老根大舞台的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