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伟人塑像

春和景明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大学校园内的毛泽东主席塑像,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珍贵遗存与重要见证。它们大多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承载着一代代师生的集体记忆。</p><p class="ql-block"> 每座塑像都以主席伟岸的身姿、深邃的目光,展现了新中国主要缔造者的光辉形象。它不仅是一件雕塑艺术品,更是一本无言的史书,默默讲述着国家与民族走过的历程,激励着师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历经数十载风雨,塑像已成为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他的身影,是许多校友毕业照里不变的背景,是无数个清晨与黄昏的沉默守望者。对于老一辈的“象牙塔”人,他是激情岁月的青春符号;对于今天的新时代学子,他则是校园里一个熟悉的地标,一段需要翻阅历史才能读懂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他静默无言,却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见证了知识的更迭,见证了青春的来去,见证了时代的浪潮如何在学术园地里留下深刻的印记。风吹过,雨打过,阳光落在他坚毅的肩头,仿佛时光与他达成了某种默契。</p><p class="ql-block"> 走近他,触摸的不仅是一段坚韧的石材,更是一所大学的记忆温度。我们路过时,不妨驻足片刻,用心品味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北京化工大学的毛主席塑像,位于教学主楼前,面向校园主干道,为挥手式经典造型。</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环境:处于校园核心区,与“母校之光”雕塑、紫藤长廊等共同构成校园人文景观轴。</p><p class="ql-block"> • 形制特征:为常见的挥手式毛主席像,基座宽阔,整体庄重醒目。</p><p class="ql-block"> • 建设年代:公开资料未见权威年份记载;同类高校塑像多建于1960年代中后期,可据此作时间参考。</p><p class="ql-block"> • 现状与纪念:长期作为学校重要精神地标与合影点,光明网2009年报道中仍有“瞻仰主席之巨像,挥手依然”的描述,显示其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的毛主席塑像是一座背手式全身立像,位于校园西校门内、主楼前的主轴线上,1967年由师生自发组织建成,至今仍为校园重要地标。</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朝向:西校门内主轴线上,面向东方。</p><p class="ql-block"> • 造型与姿态:背手式全身立像。</p><p class="ql-block"> • 建造时间:1967年春季动工,当年落成。</p><p class="ql-block"> • 建造主体:由校内20多岁的学生自发组织、自筹物资完成,属师生自建工程。</p><p class="ql-block"> • 保存现状:长期保留,被媒体称为“永恒的精神地标”,截至2025年仍在原址。</p><p class="ql-block"> • 风格与关联: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毛主席像并称北京高校仅存的两座早期室外立像,二者均为背手姿态。</p> <p class="ql-block">  北京邮电大学有一座毛主席塑像,位于西土城路校区内,属1967年高校塑像潮时期落成的早期室外立像之一,长期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 • 位置:北京邮电大学西土城路校区。</p><p class="ql-block"> • 造型:室外全身挥手式立像。</p><p class="ql-block"> • 建造时间:1967年前后(与清华、复旦等高校塑像同期)。</p><p class="ql-block"> • 保存状态:长期保留,属校园精神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北京交通大学有一座毛主席塑像,位于西土城路校区内,属1967年高校塑像潮时期落成的早期室外立像之一,长期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 • 位置:北京交通大学西土城路校区。</p><p class="ql-block"> • 造型:室外全身挥手式立像。</p><p class="ql-block"> • 建造时间:1967年前后。</p><p class="ql-block"> • 保存状态:长期保留,属校园精神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上海理工大学有一座室外毛主席塑像,位于西校区的“毛主席像广场”,为校园重要地标与大型活动聚集点,长期保留并持续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上海理工大学西校区“毛主席像广场”。</p><p class="ql-block"> • 状态:长期保留,2024年毕业典礼与新生接待均在此广场举行,活动报道中明确提到“毛主席像广场”。</p><p class="ql-block"> • 校园内设置“毛主席像广场”这一固定地名,表明该塑像是校园轴线与公共空间的核心节点。</p><p class="ql-block"> • 学校在该广场举办毕业典礼、新生入学等大型活动,可见其地标性与高使用频率。</p> <p class="ql-block">  浙江大学毛主席塑像位于玉泉校区,为室外立像,通高约12.26米,1960年代落成,长期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位置: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广场/中轴线地标)。</p><p class="ql-block"> • 年代与建造:1960年代落成,属全国高校1967年前后塑像潮时期作品。</p><p class="ql-block"> • 造型与规制:室外全身立像;通高约12.26米(常见做法为像高7.1米+基座5.16米=12.26米),象征毛泽东诞辰12月26日。</p><p class="ql-block"> • 现状与使用:校园核心地标之一,毕业典礼等活动常在此举行,媒体多有报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安徽医科大学毛主席塑像是一座室外全身立像,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81号校园文化广场中央,坐南朝北,1967年12月26日落成,通高约12.26米、重约45吨,为安徽省目前仅存的毛泽东主席室外塑像。</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朝向: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81号校园文化广场中央,坐南朝北。</p><p class="ql-block"> • 落成时间:1967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日)。</p><p class="ql-block"> • 体量与材质:通高约12.26米,重约45吨;常见做法为像高7.1米+基座5.16米=12.26米,象征12月26日。</p><p class="ql-block"> • 保存与现状:1970年代后期曾因基座与地面损坏面临拆除争议,后被保留并修缮,长期作为校园精神地标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 历史背景:1967年5月受高校塑像潮影响,由校内师生推动、多家单位协作,在多种方案中选定现方案并建成,为安徽省当年第一尊大型室外毛主席塑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连理工大学毛主席塑像是一座室外全身立像,位于凌水主校区主楼广场中央,为师生自建,长期保留并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校园重要地标使用。</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朝向:凌水主校区主楼广场中央,面向主楼方向。</p><p class="ql-block"> • 建造主体: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师生自发建造。</p><p class="ql-block"> • 现状与定位:长期保留,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现场教学点位之一。</p><p class="ql-block"> • 校园活动:为大型活动聚集点,如2024年校园马拉松在像前起跑。</p><p class="ql-block"> • 官方与权威报道:国防部、澎湃新闻、央视网等均有最新活动与点位报道,证实其长期存续与使用。</p> <p class="ql-block">  山东师范大学毛主席塑像是一座高约16米的室外全身立像,位于千佛山校区东方红广场,右手高举“挥手”姿态,1967年10月11日落成,2009年被列入济南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设计建造 邀请北京美术公司张松鹤主持设计,省内雕塑家配合,师生参与施工 。材质与工艺 水泥灌制,表面斧剁处理,仿花岗岩质感 。</p><p class="ql-block"> 保存与认定 长期保留;2009年列入济南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校园地位为校园精神地标,开学典礼、毕业合影等活动聚集点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西大学有一座毛主席塑像,位于老校区文科楼前小广场,为室外全身立像,长期保留并被师生视为校园地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河南师范大学有一座毛主席塑像,属校园室外立像,长期保留至今;其位置、建造年代、姿态与尺寸等权威细节未见公开披露。2018年华声在线“树立毛主席雕像的35所大学”名单中明确包含河南师范大学,且为校园室外立像类型。属长期保留,为校园文化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石家庄铁道大学有一座毛主席塑像,属校园室外立像;但目前未见校方权威部门公开其具体位置、落成时间、姿态与尺寸等精确信息。2018年华声在线“树立毛主席雕像的35所大学”名单中包含“石家庄铁道大学”,类型为室外立像,佐证其存在与长期保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复旦大学毛主席塑像是一座位于邯郸校区正门内侧(国旗草坪)主轴线上的室外全身立像,姿态为“背手并握帽”,主体高约7.1米,总高约12.26米,属校园核心地标并长期保留。</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朝向:邯郸校区正门内侧(国旗草坪),处于校园主轴线,面向校门方向。</p><p class="ql-block"> • 造型与特征:背手式,双手背后并握帽,区别于常见的“挥手”像。</p><p class="ql-block"> • 尺寸规制:主体高约7.1米(象征七一建党日),总高约12.26米(象征12月26日诞辰),基座约5.16米(与《五一六通知》相关的通行做法)。</p><p class="ql-block"> • 建造背景:属1967年前后高校塑像潮时期落成的早期室外立像之一,沿用当时通行的象征尺寸体系。</p><p class="ql-block"> • 现状与使用:长期保留,为校园重要地标与合影点,校方与媒体报道均有高频出现。</p> <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毛主席塑像是一座位于四平路校区正门内侧主轴线上的室外全身立像,姿态为“挥手”,主体高约7.1米、总高约10.1米,属校园核心地标并长期保留。</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朝向:四平路校区正门内侧主轴线上,面向校门方向。</p><p class="ql-block"> • 造型与特征:挥手式全身立像,区别于复旦的“背手”像。</p><p class="ql-block"> • 尺寸规制:主体高约7.1米,底座约3米,总高约10.1米;基座刻有“四个伟大”。</p><p class="ql-block"> • 建造背景:属1967年前后高校塑像潮时期落成的早期室外立像之一。</p><p class="ql-block"> • 现状与使用:长期保留,为校园重要地标与集会、合影点。</p> <p class="ql-block">  华东师范大学毛主席塑像是一座位于中山北路校区主轴线上的室外全身立像,姿态为“挥手”,主体高约7.1米、总高约12.26米,1967年落成,属校园重要地标并长期保留。</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朝向:中山北路3663号校区内主轴线上,面向校门方向。</p><p class="ql-block"> • 造型与特征:挥手式全身立像,区别于复旦的“背手”像。</p><p class="ql-block"> • 尺寸规制:主体高约7.1米,总高约12.26米(基座约5.16米),采用当时通行的象征尺寸体系。</p><p class="ql-block"> • 建造背景:1967年落成,属高校塑像潮时期的早期室外立像之一。</p><p class="ql-block"> • 现状与使用:长期保留,为校园重要地标与集会、合影点;与办公楼、地理馆等同列“华东师范大学早期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华东理工大学有一座毛主席塑像,位于徐汇校区正门内侧主轴线上,为室外全身立像,姿态为“挥手”,主体高约7.1米、总高约10.1米,属校园核心地标并长期保留。</p><p class="ql-block"> • 位置与朝向:徐汇校区正门内侧主轴线上,面向校门方向。</p><p class="ql-block"> • 造型与特征:挥手式全身立像,区别于复旦的“背手”像。</p><p class="ql-block"> • 尺寸规制:主体高约7.1米,底座约3米,总高约10.1米。</p><p class="ql-block"> • 建造背景:属1967年前后高校塑像潮时期落成的早期室外立像之一。</p><p class="ql-block"> • 现状与使用:长期保留,为校园重要地标与集会、合影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重庆大学校园内的毛主席塑像不仅是校园内的标志性景观,也承载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 A区原东方红广场塑像 已成为历史,现存的 B区塑像 在校园中心广场塑像总高 约11米(含基座)为黑色花岗岩石材,建造年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现在是学校重要集会场所 标志性建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的毛泽东塑像,连底座约37.4米,重约46吨,于2008年落成,当时造价约500万元,为当时全国高校中体量最大的毛泽东塑像之一。具体位于缙云校区(新校区)东方红广场,塑像为站立挥手造型,面向东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南大学的伟人塑像</p> <p class="ql-block">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均有毛泽东主题塑像,且为各自校园文化地标。这里是北京地质大学的伟人塑像,位于学院路校区(东区)主楼前东门内,背手站立,面向东方;常被称为“毛主席像”。该塑像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由校内师生参与制作,曾被多单位借用模具;属北京市仍保留的高校毛泽东塑像之一。北京校区的塑像与北京科技大学西门的毛泽东塑像隔学院路相望,成为“八大学院”片区的共同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农业大学的“毛主席塑像”位于东校区主楼正前方,由水利系教师许一飞带领50余名师生制作,1960年代建成;造型对风衣做了艺术处理,模具曾被外单位借用。属北京市保留的毛泽东塑像之一,现露天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毛主席塑像</p> <p class="ql-block">  北京体育大学内的毛主席塑像是校园内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标志性景观。它建于1970年6月,位于校园西南门内的主干道中间,采用汉白玉材质塑造。塑像底座正面刻有毛主席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背面则刻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尊塑像也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面带笑容的毛主席塑像之一。这座毛主席塑像与校园内的“冠军之路”、刻有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回信全文的刻石广场等,共同构成了北京体育大学独特的“红色基因”和校园文化地标。它们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激励着师生传承“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北京体育大学的这尊毛主席塑像,因其建造时间相对较晚(1970年6月,当时全国性的塑像建设热潮已逐渐停止),以及其独特的微笑形象和与体育精神的深刻关联,而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川大学内有毛主席塑像,位于望江校区第一理科楼外(部分资料亦称“东方红广场中央”),与第一行政楼相邻,是校内标志性点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  西安铁道职业学校的校园内设有一座毛主席塑像,它是校园内一个比较显著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下面是关于这座塑像及相关活动的一些信息:</p><p class="ql-block"> 一、塑像基本情况与位置</p><p class="ql-block"> 所在位置:塑像坐落于西安铁道职业学校校内的毛主席塑像广场。进入西安铁道职业学校校门后,沿一条绿荫大道前行,毛主席伟人雕像便会映入眼帘。塑像广场区域是学校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二、塑像的教育意义与相关活动 :这座毛主席塑像不仅是校园景观,更是学校开展红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会围绕毛主席塑像举办一些纪念活动。例如,在2023年12月,陕西宇民教育集团(西安铁道职业学校所属集团)就曾在毛主席塑像广场举行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敬献花篮仪式。这类活动通常包括迎党旗国旗、奏唱国歌、鸣礼炮、集团领导致辞、敬献花篮、师生代表咏颂毛主席诗词以及红色文艺演出等环节。通过这些活动,学校旨在深入学习一代伟人的光辉思想和崇高品德,激励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凝聚共筑中国梦的力量。塑像广场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缅怀伟人丰功伟绩、赓续红色血脉的实体场所。</p><p class="ql-block"> 三、学校相关信息</p><p class="ql-block"> 学校地址:西安市灞桥区洪庆·朝阳工业园。西安铁道职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职业院校,校园主要用于教学和管理。若有意前往参观毛主席塑像,需获得许可后方可入内,以免打扰正常的教学秩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的毛主席塑像是校园内一处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标志性景观。它不仅是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承载了一段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一、塑像基本信息与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建造时间:这座毛主席塑像建于1968年10月,于1968年10月落成。</p><p class="ql-block"> 建造背景:塑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体现了当时师生对伟人的崇敬爱戴之情。</p><p class="ql-block"> 尺寸与寓意:塑像高度为12.26米,这一数字象征着毛泽东同志的生日(12月26日)。</p><p class="ql-block"> 姿态与服饰:塑像呈现毛主席头戴军帽,身着双排扣风衣,双手后背,执文卷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材质与基座:塑像为钢筋混凝土质地,表面呈灰色。基座则采用水桃红大理石(或称水磨石材质),基台宽11米、长14米。</p><p class="ql-block"> 方位:塑像坐北朝南。</p><p class="ql-block"> 二、文物保护与价值</p><p class="ql-block"> 贵州师范大学的这座毛主席塑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并受到了相应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塑像及其附近的近现代建筑群在2016年被列入 “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称“贵阳师范学院近现代建筑群、毛泽东主席塑像”)。</p><p class="ql-block"> 2021年,它们又被列入 “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 (名称更新为“贵州师范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毛泽东主席塑像”)。这体现了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官方认可。</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文化价值:塑象是研究贵州乃至中国西南地区新中国历史的重要实物,保护毛主席像是对历史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三、塑像的教育与纪念功能</p><p class="ql-block"> 这座塑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教育活动场所:学校会在毛主席塑像前举办一些重要的教育活动。例如,在2021年4月,贵州师范大学就曾在宝山校区伟大领袖毛主席像前举行 “童心向党,齐颂百年”与大歹小学共上党课活动” ,包括学生代表瞻仰、重温入党誓词和入团誓词等环节。</p><p class="ql-block"> 精神象征:对于师生校友而言,这座塑像承载着深厚的感情,是校园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贵州理工学院的毛主席塑像不仅是校园内的一处显著景观,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和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一、塑像基本信息与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贵州理工学院校园内的毛主席塑像建于1970年。这座塑像与贵州省内其他几座同时期的毛主席塑像一样,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塑像的高度为12.26米,这一数字象征着毛泽东同志的生日。塑像为钢筋混凝土质地,呈灰色,基座则采用水桃红大理石(水磨石材质)。</p><p class="ql-block"> 二、塑像的现状与保护</p><p class="ql-block"> 贵州理工学院的这座毛主席塑像是贵阳现存五处“文革”时期建造的大型毛主席塑像之一。这些塑像已经被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其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和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得到了相应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三、塑像的教育与纪念功能</p><p class="ql-block"> 这座塑像至今仍是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会组织师生在毛主席塑像前举行一些重要的纪念活动。例如,在2017年11月5日,贵州理工学院就曾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学生党员200余人,在毛主席塑像前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的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师生们会向塑像敬献花篮,回顾历史,宣示政治信念,激励自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  湘潭大学毛泽东主席铜像是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2008年落成于南校门广场的标志性纪念建筑,总体高8.3米(像高5.2米+基座3.1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念毛泽东83岁寿辰。</span>由贺仁凡教授雕塑、南京航天晨光制作,现已成为学校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场所。</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三道拱门前58米、南校门后91.0米,对应1958年建校与同年9月10日毛主席题写校名。该铜像2008年获批,2008年8月2日奠基、9月3日运抵、9月10日揭幕。</p><p class="ql-block"> 2019年完成扩建提质,总面积约6.46万平方米,中轴线增“足迹”景观,两侧设休闲区与灯饰,庄重典雅。每年12月26日举行诞辰纪念与敬献花篮;新生入学教育、红色经典诵读、国防教育微宣讲、“红色之旅”徒步韶山等均在此出发或开展,已形成品牌。</p> <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毛泽东塑像位于岳麓山·湘江之间的东方红广场中央,由湖大师生集体创作于1967年,面向东方,2014年已列为长沙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观前临湘江、后倚岳麓山,广场中央矗立,周边绿树环绕,为校园地标与游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校园内矗立着一尊毛主席塑像,它不仅是校园内的一个标志性存在,也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具体位置是武昌区武汉大学医学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见证了时代变迁,是校园人文景观的一部分,具有纪念意义。武汉大学与毛主席有着不解之缘,他曾于1958年9月12日到访武汉大学,并在著名的“九一二操场”召开师生大会,参观了校办工厂。这份特殊的历史情结,成为武大校园内毛主席塑像得以保留并成为记忆符号的原因之一。1980年代,根据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等精神,许多塑像被拆除,但也有部分高校出于不同考虑予以保留。武汉大学的这尊塑像便是得以保存下来的其中之一。这些得以保留的塑像,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逐渐转变为校园人文景观的一部分,其意义也更多在于纪念和引发对历史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华中科技大学毛泽东塑像位于主校区南大门中轴线,落成于1967年10月,总高16米(像高8米+基座8米),面朝南方、身着军装、左手持帽、右手挥手,为武汉市较早建成的大型毛泽东全身塑像之一。主创团队包括朱达诚、安志柏等,并据建议将“戴帽”改为“持帽”方案。这是学校地标与精神象征,常被称为“华科第一印象”,多次出现在学校宣传与活动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