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7月10日晨,旅游专列快到库尔勒站,望着车窗外刚刚升起的太阳,碧绿的大地生机勃勃,新的一天开始了。</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9点多,列车到站。我们轻装坐上大巴车前往罗布湖景区。</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罗布湖—塔塔秘境,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218国道附近,罗布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内。去那里,通常需要先到库尔勒市,再从库尔勒乘车前往,约120公里。</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罗布湖是一处被誉为“塔克拉玛干眼睛”的独特景观。它巧妙地融合了沙漠、湖泊和胡杨林这三种截然不同的自然元素,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特别的旅行体验。</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穿过一道长长的步道,便到了湖边。</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罗布湖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由天山雪水下流自然冲积而成,湖水清凉干净,湖面四周环沙且有原始胡杨林分布。</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水质优良,水深7米,面积将近3万亩,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font></font> 在晴朗的天气下,静静的湖面上,沙漠、胡杨形成对称的倒影,构成唯美而富有趣味的画面。 湛蓝的湖水,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沙漠瀚海之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涉足探访,一睹那神秘的芳容。 在静谧的湖中,游人还可以荡舟垂钓。 这家罗布茶馆十分别致,在巨大的胡杨树冠下,古朴而现代。 茶馆院内,有一架极具民族风情的凉棚,或坐在树荫下,喝一杯罗布麻茶,惬意十足。 罗布茶馆的老板小哥,好客而腼腆,不喜欢镜头。我说,拍一下茶馆的装饰,他便扭过头去。 出了茶馆,我们向胡杨林与大漠走去。 成片的胡杨树,生机盎然。 原始的古朴。 生命的赞歌。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写照。 “你沉默地站着,就是一部无字的史诗。你见证过驼铃商队踏出丝绸之路,你聆听过边塞诗人吟唱孤愁与豪情,你守护着文明与荒原之间最坚韧的界线。你是时间的守望者,是沧桑的见证人。”——对胡杨的赞美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漠中,一抹碧蓝。 沙漠、湖泊、胡杨,大自然的奇妙与力量。 隐匿于世的“塔塔秘境”——沙漠与湖泊的双重奇景,是新疆大地这幅瑰丽画卷中最深邃、最璀璨的珍珠,其核心就是神秘莫测的罗布湖。它以独特的韵味,召唤着每一个向往自由、渴望冒险的人。 走上沙丘,看到的是连绵起伏、浩渺无际的沙漠。 大漠沙舟。 远处,一驼队从沙漠胡杨中走来。 我们用镜头记录下它的踪迹。 <p class="ql-block">这几幅照片是不是很棒!自我欣赏。</p> 瞧这一家子,三人双骑。 似乎听到了我们的招呼。 大漠中的一湾碧水。 沙漠中的铁骑。 驾驶越野车在沙漠中驰骋,挑战各种地形,充满刺激感。 它们也需要休憩与加油。 整装待发。 倒影双奇。 大漠中,鸭子戏水。 油画一般,野性的美。 罗布人以打鱼为业,他们的烤鱼不可错过。 <p class="ql-block">罗布渔村的丰收场。</p> 土陶罐与胡杨木。 到新疆不可不到罗布湖,最佳时节是秋季,那时胡杨林一片金黄,更为壮观。<div>罗布湖,秋季再见!</div> 吃了罗布湖的烤鱼,我们回到旅游专列。下午16:30开车,去吐鲁番。 晚20:00抵达吐鲁番,又回到北疆。<div>我们告别了陪伴一路的旅游专列,衷心感谢乘务员姐姐们热情周到的服务。</div> 大巴车去往宾馆的路上,两边是深褐色的戈壁。据说,砂石中浸着石油。<div><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吐鲁番地处天山山脉东南部,四面环山,盆地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也是世界第二低地。</font></font></div> <p class="ql-block"><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7月11日早8点多,到达“火焰山”。</font></font></p>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00公里,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地表最高温度可达摄氏89度以上。</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一根耸立在地上的巨大电子温度计(造型如金箍棒),实时显示地表温度。</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这是游人争相拍照的打卡地标。</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此处炎热并非“神话”,而是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然。吐鲁番是一个深陷的盆地,火焰山位于中心,热量不易散发;山体主要由红色砂岩构成,吸热能力强;该地降水很少,云层稀薄,太阳直射地面;当气流经过天山下沉时增温减湿,加剧了干旱和高温。</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火焰山这种地理奇观,加之西游记的神话色彩,使之广为人知。</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远望山脉,赤褐色的砂岩在烈日照射下灼灼发光,炽热的气流滚滚上升,宛如烈焰燃烧,故名“火焰山”。</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俺到此一游”。</font></font>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家名为“高昌三千年”夜巴扎的地方,原以为与“高昌故国”(曾是西域最大的国际都会、宗教中心以及古代西域重要的军事、交通枢纽,跨越约1500年历史)有什么关系,其实是吐鲁番高昌区当地夜间客流量较大的街区之一,里面倒是富丽堂皇的,拍拍照而已。</font></font> 我们到葡萄小院做客。满院的葡萄架,果实累累。 大串的葡萄,令人垂涎。 小院的主人,娓娓道来。 主人家葡萄架下,摆满了瓜果,请我们品尝。 戴上维族花帽,拍个照。 同团的朋友,往这儿看。 主人家的姑娘,为我们跳起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 钻进葡萄架棚,与劳作的工人攀谈。 硕果累累,喜获丰收。 <p class="ql-block"><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坎儿井,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吐鲁番盆地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是当地人民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智慧结晶。</font></font></p>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它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结构,将天山冰川融水从地下引至地表,用于生活和农业灌溉,极大地减少了水在酷热环境中的蒸发损失。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地下深处打通一条暗渠,连接地下水脉,并利用自然坡度,将水引到需要的地方。 这是竖井口,在开凿地下暗渠时,每隔20—50米就打一眼竖井,用于定位、通风、出土和日后维修。从水源地到绿地,竖井深度逐级递减。 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工程,在地下汇集水源并输送水流。开凿过程极其艰辛,需要根据海拔高度精确计算坡度,既要保证水流畅通,又要防止冲刷或淤积。 这是水源地之一。 吐鲁番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的博格达峰和喀拉乌成山的冰川融水,极为清凉干净。 这是地下展厅。 全新疆坎儿井最多时达1784条,吐鲁番就有1200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目前仍有数百条还在发挥作用,滋润着吐鲁番的片片绿洲和万亩葡萄园。 结束坎儿井的参观,我们回到了乌鲁木齐。阴天,时有小雨。 乌鲁木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了解新疆民族文化、品尝地道美食、购买特色手信的好去处。 大巴扎的建筑极具伊斯兰风格,宏伟而精致。色彩鲜艳的穹顶、雕刻精美的廊柱、充满异域风情的门窗,每一处细节都让人眼前一亮,是拍照打卡的绝佳背景。 因“我的阿勒泰”而火的城市游牧小卖部。 二道桥清真寺,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整体色彩以绿色和金色为主,象征和平与庄严。穹顶设计精美,顶部饰有新月标志,两侧矗立着高耸的宣礼塔(邦克楼)。清真寺共四层,内部装修简洁而庄重,铺设地毯,墙壁饰有伊斯兰艺术图案和经文书法。 像这样的主题商铺,比比皆是。 水果店里,打鼓的耄耋老人。 吹唢呐的年轻人,嘹亮、悦耳。 新疆国际大巴扎的地标。 走出大巴扎,我们即将告别新疆。<div>再见,大美新疆!</div> <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7月13日下午,我们乘CA2810航班离开乌鲁木齐回津。</font></font><div><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第一辑美篇的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出机场;本辑的最后一张照片,拍我们进机场,历时半个月的新疆之旅圆满结束。</font></font></div> <p class="ql-block"><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后记</font></font></p><p class="ql-block"><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我的“新疆南北摄影之旅”共八辑,终于完成了,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我们旅行的历程,更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些记忆。八辑美篇800幅照片,不及所拍照片的十分之二,许多照片难以割舍,无奈容量有限,待日后再与朋友们分享。</font></font></p><p class="ql-block"><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旅行拍照,有益身心,只要健康条件允许,出去走走、看看、拍拍、写写,动腿、动手、动心、动脑,真可益寿延年。我们几个老同学,都是奔八的人了,还合计着再境内外走几趟。给自己多一些空间与时间,丰富阅历,乐在其中。</font></font></p><p class="ql-block"><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font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感谢朋友们的阅读与捧场!</font></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