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雨树

余每雨

<p class="ql-block">飞机落地新家坡已是夜晚,华灯已上,街道挺安静,只有我们的大巴车徐徐前行。灯下,我注意到一排排行道树,树形奇特,树干下部挺,中段横向分叉若干,各枝干又交错向上,顶端树冠伞状铺开。这树形真漂亮!晚上看的不真切,很期待白天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比印尼略热,大抵印尼地域广又是海岛,海风和降雨会带走一部分热气,而新加坡虽在海边,但地小建筑密集,温室效应便有些闷热。</p><p class="ql-block">行道树除了少部分棕榈,便是雨树。热带地区雨水充沛,植物多苍翠欲滴,绿意盎然。晨起,下榻旅馆对面是白房子公寓,小道边就有高大的树,树干偶尔抽枝的叶子都是湿漉漉的。当时并不知道这也是雨树。</p><p class="ql-block">地导在大巴上简单介绍了下新加坡,但我还是恋恋不舍的望着窗外 一侧的雨树在头顶滑过,交错汇合延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为下方的车流行人遮风避雨,关键这绿意委实令人心醉。仿佛走入了绿野仙踪。</p><p class="ql-block">走过南京的中山陵梧桐大道,还有家乡的三台山的栾树景观道等等,有荡气回肠的,有金色璀璨的,有大气史诗般的,不论春夏秋冬都会呈现不同的美来。但这里常年润润的绿意,更让你心平气和。外子不禁叹道:不愧花园城市!规划的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雨树趣一:寄生那么多植物,竟然还是生生不息。我们常看到寄生植物为了获取更多的养分,缠绕着主干攀援而上,很多寄主被耗尽生命,因为寄生体把根扎在了寄主体内。这里的雨树寄生的大多是蕨类,它们是孢子类的远古植物,鸟儿,风雨都是它们的传播载体。种子落到树的皲裂处,便会贴着树皮生长,另外生出气根,自主吸取空气中及树表积溜的水分,雨树和这些寄生的蕨类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你看到树干上的蕨类长势都非常好,新加坡人也并没有人为打掉这些寄生体。共生,共享阳光雨露,多么和谐的生态啊!</p> <p class="ql-block">雨树趣二:雨树叶子功能有点像含羞草,晚上闭合,收集聚拢水汽,次日见光舒展开,水滴便下落,不知情的还以为下小雨呢。新加坡含泪独立后,规划行道树,李光耀和政府团队经过认证,引进了源于南美洲的雨树。几十年后,这些雨树已成了参天大树,构造成今天的景观大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总理值得称颂。</p> <p class="ql-block">雨树趣三:雨树会下雨就算了,竟然还能定时闭合。除了下雨时叶子闭合,每天下午5点左右 ,树叶能感知傍晚即将来临似的,整体树叶闭合。所有又被称为五点钟树。</p> <p class="ql-block">看到雨树的名字,就想起初中课本里的非洲猴面包树,雨树同样源于沙漠干旱的地方,耐高温贫瘠。到了新加坡则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绿化景观文化,甚至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ID。不得不说,生长在新加坡的它们很幸福。</p><p class="ql-block">每一次出行,都会发现你不认识不了解的东西,但每一次你都有所斩获,这便是旅行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