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这个九月

张锁龙

<p class="ql-block"><b>这个九月,我的热血沸腾,沉浸于意义非凡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盛况中,雄壮威武的仪仗方队,排山倒海的徒步方队,战功显赫的战旗方队,铁流滚滚的作战群,惊心动魄的战略打击群,震撼环宇的空中梯队,中国军队迈上革命化、现代化、知识化、科技化的新阶段,向世人壮严宣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b></p> <p class="ql-block"><b>这个九月,我沉迷于“九·三”大阅兵中,扑朔迷离的陆、海、空、信息、无人、后勤保障等模块化、体系化的作战群、反导群、保障群,亮相新装备占84%,向世人展示:中国军队将用新装备应战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权益,保障和平与稳定。</b></p> <p class="ql-block"><b>这个九月,我震惊于“九·三”大阅兵中,震惊中外的战略打击群,亮相的巡航导弹方队、高超声速导弹方队、核导弹第一方队、核导弹第二方队,伟大的祖国进入“敌人有的,我们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有”的时代,射程复盖全球,强大的核威慑力,足以止战促和平,捍卫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b></p> <p class="ql-block"><b>这个九月,我沉思于“九·三”大阅兵中,所有亮相的新装备,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怎么得来的?在网络搜索中学习、在苦思冥想中思索,寻找答案?</b></p> <p class="ql-block"><b>说来正巧,常州国际会展中心,正在展出的“2025中国(常州)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展”,我一遍遍地系统参观,—次次集成学习,从中悟出了系统的答案:量变到质变的飞速发展,不是心血来风,—蹴而就的,是有个发展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党的领导,科学家的领军和广大专业人员共同奋斗中得来的。</b></p> <p class="ql-block"><b>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守住赖以生存的家园,就要有保卫自己国家的军队,要军队强大,就要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研发制造战胜敌人的先进武器装备,武装自己的军队,守卫国土,御敌于国门之外。不然“落后就要挨打。”</b></p> <p class="ql-block"><b>今日的震憾,源于昔日九十余年艰苦奋斗的军工,为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担起“挺起民族的脊梁”的重担,从井冈山建立人民军队,1931年10月2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建立“中央兵工厂”,标志着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的诞生。自此,人民军工蹒跚起步,在战争硝烟中—路走来,逐惭成长。从“筚路蓝缕,战地军工奋楫沙场”;到“开基立业,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从“改革开放,富国强军矢志前行”;到“迈进新时代,奋进民族复兴伟业”。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砥砺奋进坚持抓军工,夯实的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军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军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建国后抓军工的领导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右) 我国第一颗氢弹(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毛泽东主席视察击落U2飞机的火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陆军装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海军装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空军装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为:三线建设的军工企业</b></p> <p class="ql-block"><b>今日的辉煌,源于伟大爱国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拼搏中获得的。展出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个个元勋事迹感人,每个人看过都激动不已。</b></p> <p class="ql-block"><b>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创立航天科技体系,领导中近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发,奠定中国航天事迹基础。</b></p> <p class="ql-block"><b>邓稼先,原子弹与氢弹理论设计领军者。他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完成关键爆轰模拟与核试验方案。</b></p> <p class="ql-block"><b>郭永怀,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是唯—唯一—位烈士,主导核武器空气力学研究,因空难牺牲时仍以身躯保护绝密资料。</b></p> <p class="ql-block"><b>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主导氢弹理论突破,提出“于敏构型”,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快实现氢弹突破的国家。</b></p> <p class="ql-block"><b>黄纬禄,中国“巨浪之父”,中国首枚潜地导弹“巨浪—号”的总设计师。突破水下发射技术,推动导弹武器系统化。</b></p> <p class="ql-block"><b>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主持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研制,担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推动航天工程系统化。</b></p> <p class="ql-block"><b>今日的展望,我国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大批年轻科学家茁壮成长,后继有人。他们继承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砥砺奋进在“卡脖子”的技术攻关上。</b></p> <p class="ql-block"><b>DeePSeeK创始人、科学家38岁的粱文峰,在上海芯片峰会,当众飙泪,攥着话筒手背青筋暴起:“老子的算法只认五星红旗!”底下三百多号人突然全体起立——有穿白大褂的猛拍桌子,有秃顶教授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这时候麻省理工回来的科学家梁凯铭抢过话筒,—句“我们这代人欠向祖国道歉”让整个会场直接破防。</b></p> <p class="ql-block"><b>这些拿命拼的科技狂人,粱文峰团队去年春节集体住实验室,年夜饭是泡面配老干妈豆豉酱。有次设备过热起火,35岁的张工抄起灭火器就冲,脸熏得跟包公似的还在笑:“烧了头发不要紧,数据保住了!”</b></p> <p class="ql-block"><b>某985实验室监控拍下震撼一幕:凌晨三点,23岁的林晓雨瘫在操作台边,手里还攥着半块发霉的面包——这姑娘已经72小时没合眼。她导师老陈更绝,女儿出生时他在做光刻胶测试,等冲到产房孩子都满月。但这帮人说值!“比起钱学森那代人,我们这点苦算个屁。”</b></p> <p class="ql-block"><b>满怀信心,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科技人员领军,有千百方专业队伍和全国各项各业紧密配合协作,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流军队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为保卫祖国和捍卫世界和平,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b></p> <p class="ql-block"><b>在观看、参观中,按奈不住我激动的心情,祖国!母亲!我爱你!祖国万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