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流程清晰层层进 心得深刻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一一听评政治组许淑娥老师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少年有梦》复习课</span></p><p class="ql-block">一、听课</p><p class="ql-block"> 1. 导入环节(5分钟):许老师以“我的梦想时光机”为主题,展示3位不同职业人士(医生、教师、航天工程师)少年时期的梦想故事短视频,随后提问“视频中人物的梦想有什么共同点?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快速激活学生对“梦想”的已有认知,自然引入复习主题。</p><p class="ql-block"> 2. 知识梳理环节(15分钟):采用“问题链+思维导图”结合的方式。教师围绕核心知识点设计问题:“什么是少年的梦想?”“少年梦想与个人目标、时代脉搏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分享答案,教师同步在黑板绘制思维导图,将“梦想的含义、特点、实现路径”三个核心模块清晰呈现,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框架。</p><p class="ql-block"> 3. 易错点突破环节(8分钟):许老师展示3道典型易错题(如“少年梦想只要符合个人兴趣就行”“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等错误观点辨析),让学生先独立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再邀请学生上台讲解思路,教师针对高频错误点(如混淆“努力是实现梦想的途径”与“努力必然成功”)进行补充强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精准理解。</p><p class="ql-block"> 4. 实践应用环节(10分钟):开展“我的梦想计划书”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复习内容,从“我的梦想目标”“梦想与时代的联系”“近期努力计划(具体到每周行动)”三个方面撰写简短计划书,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点评,教师选取2-3份具有代表性的计划书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梦想需落地行动”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5. 总结升华环节(2分钟):许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思维导图核心内容,最后以“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收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呼应课程主题。</p><p class="ql-block">二、听课心得</p><p class="ql-block"> 罗建锋:许老师的教学设计贴合学生认知规律:整堂课从“感性导入”到“理性梳理”,再到“实践应用”,层层递进。导入环节的短视频贴近学生生活,能快速吸引注意力;知识梳理的思维导图让零散知识点变得系统,有效降低了复习难度;实践环节的“梦想计划书”则将理论知识与学生个人成长结合,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乏味。</p><p class="ql-block"> 张云锋: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她没有采用“满堂灌”的复习模式,而是通过分组讨论、错题辨析、撰写计划书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回顾与应用中。尤其是同桌互评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3情感与价值观教育自然融入:课程不仅关注知识的复习,更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从梦想与时代的联系,到努力计划的撰写,再到最后的总结升华,始终围绕“少年梦想需与国家、时代同向,且需付诸行动”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梦想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p><p class="ql-block"> 可优化之处:易错点突破环节,若能让学生提前收集自己平时作业中的错题,结合自身错误案例进行分析,可能会让学生对易错点的印象更深刻;实践应用环节的时间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完善计划书,可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给学生更充足的实践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