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粒粮食一粒汗”汗水是生命的消耗,粮食是生命的滋养。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了将自身生命能量转化为滋养他人生命的能量的过程。“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自古尊”,这是一个庄严、朴素而伟大的生命循环,正如电视剧命名为《生万物》颇有几分深意的。</p> <p class="ql-block">“月儿轻轻垂怜过山谷,带我看那风尘的乡土,岁月一朝一夕的沉浮,是我心安处。”随着雷佳轻柔的歌声,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生万物》的作家赵德发先生,他本身就是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著名作家,他对故乡的土地和人民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与热爱。笔下的乡土变迁以鲁南沂蒙山区土地变迁为背景,讲述了以宁、费、封三个家族两代人的悲欢离合与命运跌宕起伏。</p> <p class="ql-block">小说创作于90年代中期,时隔30年小说被拍成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和八套播出,收视率居高不下,登顶央视频道收视榜首。剧中人物的命运牵动和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心,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观众,因为有很多年轻演员的加入,也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收看。《生万物》把传统的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农民依赖土地,以土地为生存基础,同时土地也是农民的精神归宿。</p> <p class="ql-block">创作阵容强大,由刘家成执导,女主角宁绣绣由杨幂演绎,女配角左费氏、宁苏苏由秦海璐和邢菲演绎。男主角封大脚由欧豪演绎,男配角宁学祥、费文典由倪大红和张天阳演绎,还有林永健、迟蓬等著名演员特别主演。开篇点题,用老年女主人公宁绣绣旁白回忆的剧目,天牛庙村首富之女宁绣绣出嫁当天被山上土匪绑架,父亲宁学祥舍不得卖地赎女儿,随即将二女儿宁苏苏顶替嫁给了绣绣青梅竹马的恋人费文典,后来宁绣绣被庄户汉子封大脚救出后与父亲断绝了关系,赌气嫁给了家境贫寒的封家封大脚,从此深闺大小姐便学着干农活,并慢慢明白了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受进步思想的启发,绣绣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村里的妇女一起摆脱封建思想桎梏,一起除匪患,拥军抗日,在清苦又充满传奇的二十年岁月中,绣绣最终和父亲和解。</p> <p class="ql-block">在《生万物》中宁家和费家均属于地主阶层,靠土地垄断维护经济地位,虽然费家土地没有宁家多,但祖上是大户人家,家底殷实,更有文化底蕴和注重生活品质。费家大嫂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秩序维护者,通过贞节牌坊、族权控制家族子嗣传承和土地租赁手段,巩固家族利益。而封家和村里大多数人家一样贫困潦倒,常以野菜、粗粮稀粥充饥,剧中我比较喜欢大脚娘的扮演者迟蓬,本来就是山东人,且也60多岁了,她的演绎很有年代感,原生态质朴,角色中她是个心中充满爱的婆婆,不管她丈夫费二(林永健饰)怎么不喜欢绣绣,她都是个永远支持绣绣的大脚娘,因此她的扮演也令不少观众共情。</p> <p class="ql-block">男主角扮演者欧豪我也很喜欢,他是一个十分努力接戏的年轻演员,不仅外形帅气,演技也一流。要知道,他是一个福州郊区渔民的后代,16岁就辍学送外卖补贴家用的孩子,丝毫没有家庭背景,凭着对音乐的喜爱,在“广州市艺术学校”(中专)毕业后,参加了湖南卫视选秀节目《快乐男声》获全国总决赛亚军,从而正式出道。一路走来,他接戏不断,上杂志、录专辑,2016年获“最佳全能艺人”奖,12年来共拍过电影、电视剧20多部,还上过2023年春晚,是个高产演员兼歌手。剧中他演一位正直善良的农民宁绣绣的丈夫封大脚。</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的公公祖籍在山东德州,他一生耿直,勤劳,当秀秀带着母亲口述回忆看这部戏时,引起我的强烈共鸣,那个年代正是我们父母辈们所经历的年代。据我公公回忆,当年他是十里八乡第一个考上的中专生去济南读书,在那个年代是无比荣耀的事了。由于公公的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兄弟4人靠着父亲留下的土地过活。由于公公的父亲是地主,好在当时村上的地主并没有像《半夜鸡叫》中作者高玉宝描写的那么坏,也那样恶,村上的地主和长工、佃户们都很和睦相处。后来招工来到大西北,后来成家后,把老母亲接过一直伺候到养老送终。再后来文化大革命,因为他成分不好还蹲过牛棚呢?有些人说这部剧把地主说的太善良了,脱离了实际,而我想说的是,地主坏不坏因人而异,因地方文化而异,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吧!</p> <p class="ql-block">1925年至1945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土地对于农民而言,远不止是生产资料,它是命根子与生存之本:土地产出粮食,是家族得以延续的根基。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大多围绕土地的得失展开。土地也是精神寄托与身份象征:农民的血汗、尊严和世代传承的记忆都深深嵌入土地之中。他们对自己耕种的土地有着近乎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经济价值,是一种灵魂的羁绊。更是冲突的根源与命运的推手:地主乡绅的兼并、战乱的破坏、时代的变革,都通过“土地”这个焦点作用于每个农民家庭,从而推动着人物的命运发生巨变。</p> <p class="ql-block">宁家可能代表了勤恳坚韧、恪守传统的农民形象。费家或许展现了在时代变革中寻找出路,或投身革命,或艰难求存的力量。封家可能作为乡绅或地主阶级,体现了旧秩序的维护者,也在时代洪流中经历着自身的瓦解与蜕变。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生万物》不仅讲述了一段历史,更探讨了伦理、道德、家族、信仰等在巨变中的坚守与变迁,充满了深厚的齐鲁文化和沂蒙精神底蕴。正如歌词写的“汗水奔赴着苍茫,沁润时光的行囊,人生几多漫长,我用穗芒丈量。”过去农民交租粮和我们现在纳税是一个道理,地主的地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祖上勤劳致富传下来的,租地交租粮是天经地义的,只是遇上大旱或大涝灾年,农民就苦了,因为农民是靠天吃饭,靠地生存的。其中塑造了农村各种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很有代表性,有地主的算计,也有地主为传承家业的执着,有正直、善良、仗义的农民,也有懒惰不堪背刺村民的二流子。</p> <p class="ql-block">《生万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厚重之作。它通过“土地”这个独特的视角,将宏大的国家叙事与微观的个体命运完美结合,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土地”如何真正地主宰和改变着农民的命运。它既是对一段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民族根魂的一次深情叩问。</p> <p class="ql-block">“托起不落的太阳,馈赠春光和麦浪”用这句话来总结观感,真是再恰当不过。《生万物》这部剧,就是用影像和故事,为这句凝练的歌词作了一部最详实、最悲壮、也最温暖的注解。 它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轻而易举得到的一餐一饭,背后是多么沉重的付出与多么深厚的情感。这句歌词勾勒出了人们对土地的眷恋、在岁月中的耕耘以及对生命历程的感悟。电视剧拢共36集,昨天彻底看完了,感觉回味无穷,值得一看再看的良心之剧了。</p><p class="ql-block">2025年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