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热爱遇见自由,连呼吸都变的滚烫。318川藏线系列到了被称为“日光城”的拉萨,其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现在的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藏区稳定“要城”、雪域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p> <p class="ql-block">318川藏线西藏拉萨段,主要以布达拉宫为点、G318为线、拉萨河谷为面行进,途经墨竹工卡县、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达孜区、曲水县等区县,同时到了当雄县。当然拉萨作为西藏交通中心,城区部分可是几进几出的。</p> <p class="ql-block">以布达拉官、大昭寺为中心,包指罗布林卡方圆1.3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我的美篇“【世界遗产】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已有详述,在此简单略过。</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口,地处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市工布江达县的分界上,这里是拉萨——林芝旅游线上的一个休憩之地。</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p> <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出生地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位于318国道旁一个村庄边上,具体为强巴敏久林宫遗址。</p> <p class="ql-block">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这里是群山环绕、水草丰足的圣地,古时曾是西藏贵族们的“粮仓”。</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松赞干布的父亲当政的时候,这里曾建有强巴敏居宫,松赞干布就出生在这座宫殿里。如今,这座传说中的宫殿已不复存在,后人在原址前建了一座牌楼,标示这里的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创制藏文,推行佛教,并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其执政期间迁都拉萨,修建布达拉宫,奠定了西藏的政治与文化基础。</p> <p class="ql-block">拉萨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有气势恢宏的地质景观、磅礴玉洁的雪峰冰川、美丽恬静的草原风光、波光万顷的高原湖泊、气象万千的地热云雾和郁郁湿润的湿地林卡。</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在藏语中被称为“吉曲”,意为“快乐的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流经达孜、拉萨、堆龙德庆等地,于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551公里。海拔高度由源头5500米到河口358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谷总面积628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3600米,是西藏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下游冲积平原灌溉面积达26万亩,年粮食产量超9万吨,与年楚河谷、雅鲁藏布江山南谷地并称西藏三大粮仓。</p> <p class="ql-block">河四周被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蓝天下是缓缓飘动的白云,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的清晨,水蓝得晶莹、剔透、纯粹,一排绿树倒影水中,此景如画,在我的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高寒、缺氧、干旱和强辐射一向是青藏高原四大环境特征,但令人意外的是,拉萨河谷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更加冷暖宜人。</p> <p class="ql-block">蓝天之下,拉萨市区内外的宫阙、庙宇、山峦、林卡显得无比亮丽,一片灿然,构成世间独一无二的神奇画卷。</p> <p class="ql-block">不同时段的布达拉宫,都能显示其别样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政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红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殿,其外墙涂以红色,象征着佛教的庄严和神圣。</p> <p class="ql-block">宫中珍藏大量壁画、经书、佛塔、唐卡等文物,是藏民族的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这座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的宏伟建筑群,不仅是藏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高耸入云,海拔高达37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古建筑之一,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石砌木构、重阁叠置、金瓦铺顶、气势雄浑,是雪域高原至高无上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宫殿之上,还是夕阳西下时的余晖映照,布达拉宫总是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美丽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念青唐古拉山脉,平均海拔5000—6000米,南侧当雄盆地为一断裂凹陷,故南侧地势陡峭,相对高差达2000米左右,地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是念青唐古山脉的主峰,也是离拉萨最近、海拔最高的一座极高山。</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61km2。</p> <p class="ql-block">扎西半岛在纳木错湖的东南端,向北延伸到湖中,是个由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公里的半岛。</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迎宾石是两块溶蚀石,也称为夫妻石,是纳木错的门神。相传,纳木错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须来到此地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后方可朝拜纳木错,以保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蓄水量庞大,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经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纳木错风景区已于2007年被准予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于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前有著名的唐蕃会盟杯,寺内供有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等身像,无数信众不远万里磕长头而来,就是为了一睹这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一座环境优美规模最大的藏式园林。</p> <p class="ql-block">鲜花盛开的餐厅,最多的时候,一天三顿都光顾这里。</p> <p class="ql-block">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10月落成开馆,2009年7月对外免费开放,是一座集收藏与保护、教育与研究、开放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册封五世班禅金印(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1663-1737)为“班臣额尔德尼”,赐金印、金册。</p> <p class="ql-block">元朝的十一行省及宣政院辖区简图</p> <p class="ql-block">馆藏历史文物,尤对印章颇有兴趣,那可是西藏属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如顺治帝赐五世达赖喇嘛金印、忽必烈册封白兰王之印、木钮铁印、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时中央赠的玉质提梁壶等。</p> <p class="ql-block">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有造像、历史文物、法器等,其中的艾旺寺泥塑菩萨头像是馆藏珍品,慈眉善目、神态祥和、文雅清秀,突出表现了魏晋至唐代早期的泥塑风格,见证了西藏地方与祖国其它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p> <p class="ql-block">皮质箭套</p> <p class="ql-block">17-18世纪镂雕鎏金铜马鞍</p> <p class="ql-block">西藏博物馆,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璀璨明珠。这里全面展示了西藏的历史文化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你在欣赏珍贵文物的同时,深入了解这片神秘土地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2017年由国家投资6.6亿元实施西藏博物馆新馆改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6.2万平方米,新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陈列展示区、藏品保管区、公共服务区、文物保护研究区、综合办公区等。</p> <p class="ql-block">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类乌琼瓦风格造像为明代时期的典型造像,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受到明朝官迁造像风格影响,多采用黄钢铸造,所以胎体较为厚重。</p> <p class="ql-block">这里陈列的琵琶、箜篌等系器有可能是当年两位公主带进吐蕃的中原和西域乐器。</p> <p class="ql-block">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按材质有织锦、缂丝、刺绣、堆绣、绘画、珍珠之分,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藏戏服饰是中国西藏传统戏剧表演的核心元素,以面具系统为核心分类,融合宗教象征、民族工艺与角色塑造功能,形成独特的艺术体系。</p> <p class="ql-block">卡若遗址复原的房居,以这种半地穴式建筑较多,在新石器时代类似的半地穴房屋是我国黄河流域最普遍的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绿松石在西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吐蕃时期,绿松石就是人们佩戴的护身符,而且绿松石是吐蕃的告身制度中位于第一位的等级标志。</p> <p class="ql-block">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慈禧太后御笔“福寿”真迹是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见证。该作品为慈禧太后亲笔书写,内容包含“福”“寿”二字,采用榜书形式,字体端庄饱满,书写于描金云龙纹绢幅之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西藏博物馆楼顶一角,要不是这阳光城的阳光太阳光,来杯咖啡看拉萨风景,倒是挺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西藏博物馆的西侧是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展馆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为主题、以“新旧西藏对比”为主线、以“民主改革”为重点,共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的旧西藏”、“民主改革”“建设新西藏”、“昂首阔步新时代”五个部分铺展。</p> <p class="ql-block">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对面就是西藏革命建设改革纪念馆,2021年正式开工,202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建成拉萨的红色新地标,总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中展示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现代化建设等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到西藏得偿偿藏餐,来到小巷深处的吉祥圣雪藏餐馆,可能名人来得多,引得进藏的人慕名而来,领号排队吧。</p> <p class="ql-block">菜品很有特色,主打康巴汉子、吉祥三宝等招牌藏餐,价格亲民。</p> <p class="ql-block">餐馆老板有独特的家族故事:从公公辈开始就是老党员,西藏那个时代的第一个大学生,周总理接见老板公公的照片;婆婆攀登过珠峰,是那个年代第一个去登珠峰的女子;她的哥哥走马帮;她的嫂子是唯一一个不用氧气登顶珠峰的人。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让自己找到了曾拥抱拉萨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p> <p class="ql-block">它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三面环山,南面是一片慢坡地,树木和灌木覆盖着,前临拉萨河及开阔的谷地平川,整个寺院依山势逐级修建。</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的法事颇多,场面最大的要算“哲蚌雪顿”,藏历六月三十日“雪顿节”当天,先是以哲蚌寺为中心,清晨展览巨幅佛像唐卡画,接着举行藏戏会演,实为僧俗同乐的乐节日。</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墨竹工卡以下河流迂回曲折,多汊流,谷底宽一般为3~5公里,拉萨附近可达7.8公里,属典型的宽谷河段。</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平坦而清澈、温情而厚重,没有什么河流能有比她更多变的色彩,没有什么河流能比她离天更近,更没有什么河流能如此触动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拉萨河承载有多少,但知道她的每一滴水珠,每一个险滩,每一片滩涂,千百年来款款流淌都在诉说。</p> <p class="ql-block">曲水大桥位于西藏曲水县城西雅鲁藏布江上,是雅鲁藏布江上第一座现代公路桥梁,该桥于1966年8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738.04米,宽10米,桥名由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张国华题写。</p> <p class="ql-block">大桥曾是拉萨通往贡嘎机场及羊卓雍错方向的咽喉要道,318国道经桥北穿过,连接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公路及中尼公路,桥南联系藏南地区。原桥停止使用后规划作为红色遗迹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拉萨河在曲水汇入雅鲁藏布江,其中的支流墨竹曲和尼洋河源于米拉山后背道而驰,尼洋河最后也汇入雅鲁藏布江,可以说两条河殊途同归,不禁想起“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要怎么去”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灵魂扝问</span>。</p> <p class="ql-block">公路边岩石上画的是“天梯”,哪家有老人过世则画一个,是藏族的宗教文化。在西藏本土原生宗教苯教的传说中,天有十三层,由一条天梯连接天上和人间。藏民相信,人死后可以通过附近画于山崖上的“天梯”爬上天国。</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西藏山南,敬请期待。</p>